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诸葛亮的贡献.docx

17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420430671
  • 上传时间:2023-12-2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6.43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诸葛亮的贡献关于诸葛亮的史料和传说很多,诸如自比管乐、梁父吟、三顾茅 庐、隆中对、博望坡、火烧新野、东连孙吴、舌战群儒、草船借箭、 借东风、赤壁大战、三足鼎、白帝托孤、烧藤甲、七擒七纵、平南蛮、 空城计、杀张郃、上方谷、走仲达、秋风五丈原等等,都是一个个动 人的故事众所周知,历史上的诸葛亮和小说、民间传说中的诸葛亮的差距 太大了,陈寿评价他“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 可能最为恰当一、审世营事治学修身1、显赫的背景据一些史料上说,诸葛出生于名门望族西汉中期,诸葛家族出 了个大名鼎鼎的人物一一诸葛丰(在汉元帝时出任司隶校尉,相当于 首都警备司令的职务)到了东汉末年,诸葛家族突然大放异彩,英 豪辈出,成为三国时期显赫一时的大家族这一辉煌肇始于诸葛珪和 诸葛玄两兄弟诸葛珪是诸葛亮的父亲,当时在离家乡不远的泰山郡 任郡丞郡丞大致相当于行署副专员这么个职务诸葛玄是诸葛亮的 叔叔,是一位交游广泛的名士他很有学识和眼光,在他年轻时结交 的朋友中,有两位后来成为叱咤风云的人物,这就是大军阀袁术和刘 表一些史料上记载,诸葛珪娶章氏为妻,生有三男两女长子诸葛 瑾,次子诸葛亮,幼子诸葛钧在大哥之后,诸葛亮还有两个姐姐。

      他的大姐嫁给了襄阳有名的大家族蒯家蒯家是刘表统治荆州的重要 依靠力量,这个家族的多位成员都在荆州出任要职,诸葛亮的大姐夫 蒯祺后来官居太守之职诸葛亮的二姐嫁给了襄阳的另外一个名门望 族庞家,姐夫名叫庞山民而庞山民的父亲就是襄阳著名的学术领袖、 大师级的人物庞德公庞德公非常欣赏诸葛亮,并将自己平生所学全 部传授给他后来,诸葛亮还认识了庞德公的好朋友、大学者司马徽 诸葛亮的大哥诸葛瑾年轻时重点研究儒家经典,以孝顺而闻名后来 他避乱江东而被孙权重用,并逐步升迁到东吴的最高军事职务一一大 将军诸葛瑾的长子诸葛恪更是青出于蓝,一度在吴国总揽国政、权 倾朝野,诸葛亮还有一位堂弟诸葛诞他在魏国出任军政要职位极 人臣(这是后话)诸葛亮兴旺的家族,特别是其父辈、哥姐为其创造了常人难以比 拟的环境他依靠这一重要资源,为其出山做了“必要”的准备这也 应该是他的一大亮点吧2、观其大略诸葛亮读书时非常讲究方式方法的它主张治学的“灵活性”,因 为他不是搞学问的大儒,在引经据典时,要精确到X卷X页X行他要 从书本中获得的是思想和智慧,而不是长篇累牍的文字古代有“书 有百卷,其精要不过数语”的说法,所以他读书“观其大略”,也就是抓 住书的本质和闪光的东西,不是一字一句的死读。

      3、 十年磨剑、厚积薄发诸葛亮小时曾在一所由儒学大师执教的学堂里就读受到了系统 的儒学训练后从师当时的大师级学者庞德公,又受到大学者司马徽 的影响传说他对《诗》、《书》、《礼》、《义》、《春秋》等儒 学很熟,对法家的经典著作如《申子》、《韩非子》、《管子》和兵 法巨著如《孙子兵法》、《孙膑兵法》也很熟,而且对《史记》、《左 传》、《战国策》等历史则更熟(注:有人从其著作和在蜀的各种文 献中研究而得)他真是学识渊博啊4、 广交俊杰、贵人相助诸葛亮在“后积磨剑”的同时,还与荆襄名士广泛交接,如黄承彦、崔 州平、徐庶、石广元、孟建、王粲、司马徽、庞德公等人后来司马 徽和徐庶向刘备举荐他,说他是“卧龙”,多少应该与他的交往有关系 吧,这真是贵人相助啊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和刘表是连襟当年,荆州首屈一指的实力 派人物蔡瑁把两个妹妹分别嫁给了刘表和黄承彦也就是说,刘表是 他妻子的姨父,而蔡瑁则成了诸葛亮妻子的舅舅这些关系,为诸葛 亮观察事态提供了重要的途径这应该和诸葛亮那份著名的应聘策划 案《隆中对》战略思想的形成有重要的关系吧5、 高瞻远瞩、静观事态诸葛亮从15岁起(父母早亡),随伯父 进荆州,便一直通过他庞大家族所提供的各种途径来关注事态。

      他不 是盲目的观察,而是联系自己的理想,从更高、更远的角度去审视, 静静的等待机遇6、壮志凌云诸葛亮17岁起,自立门户,“躬耕于南阳”那时起,他常常自比管仲、乐毅,好为梁父吟与管乐看齐,这对于那个时候的读书人来 说,应该是最高的“奢望”了吧,差一点就是帝王了他知道,自己是 不能自发带出一支人马来起事,必须借力只要借力,便要对借给他 力的人忠诚,所以“管乐”已经是顶级理想了,而且帝王对他来说不能 体现“文人智慧和辅佐能力”,也不能体现“名顺”的问题小小年纪, 就有“出将入相”的大志啊7、文章绝伦、多才多艺诸葛亮的文章写得非常好,《前出师表》是千古绝唱,据说诸 葛亮对音律、八卦、奇门遁甲等还造诣颇深8、仪表堂堂、气度非凡陈寿说他“身长八尺,容貌甚伟”,1.84米高的个子,人帅而有气质9、恩宠于一身刘备对诸葛亮有“三顾”的奢华礼仪赤壁之战后,刘备任命了诸葛亮 第一个正式的职务——军师中郎将实际上,诸葛亮后来一直没有参 与用兵打仗,这又是什么原因呢?我想,刘备在任命诸葛亮这个职务 时,可能确实想把诸葛亮往带兵上培养,而后来可能发现诸葛亮不长 于用兵的原因吧(或者军中更有优秀者)军师中郎将是个什么官呢? 它是一个界于将军与校尉之间,大致相当于参谋长的职务。

      当时校尉 相当于今天的校级军官,在它之下还有相当于尉级军官的都尉,而中朗将的军衔则有点类似于今天美国军队中的准将这么高的职位,可 见,刘备对诸葛亮的培养和重用建安二十五年六月,刘备在成都称帝,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其官衔 的全称是“大汉丞相、录尚书事、假节”意思就是:汉朝丞相,代为 皇帝审阅和批复奏章,被授权在必要时以天子的名义指挥全国军队、 任命百官的意思这一年诸葛亮才41岁诸葛亮还有“白帝托孤”的荣宠刘备在弥留之际,对诸葛亮说:刘禅, 你能辅佐就辅佐实在不行,你可以取而代之诸葛亮听后痛哭流涕 地说:我一定竭尽全力,效忠后主,至死方休当然,这有刘备“将 诸葛亮一军”的嫌疑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在所有的帝王中,可能 只有刘备这样说过,也可能只有诸葛亮听帝王级别的人这么说过吧 由此也可以看出,刘备真是对诸葛亮“恩宠于一身”啊,当然,这也与 诸葛亮的才能与品行有一定的关系的10、刘禅的包容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刘禅的话,应该说刘禅是很明智、很大气的, 他为民作想,顺应历史潮流,这个争议很大,以后有空,我将专题分 析让我们来看看,诸葛亮在刘备去世之前一直是个幕后人物主要 是坐镇后方、备办粮草,后来官至丞相,在政治和军事方面,他参与 也是不太多的,特别是军事上,很少参与。

      刘备去世后由于刘禅昏 庸无能,诸葛亮才能总揽国政这实际上为诸葛亮提供了一个全面发 挥才智的机会试想一下,如果刘禅很有能力,急着要亲政的话,怎 么会有诸葛亮大放光彩的机会呢?所以诸葛亮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 是从刘备去世后开始的而刘禅在这时期总是“包容”,当然,这也跟 刘禅的能力有关,实际上是“明智,,的“包容”不管怎样,刘禅的宽宏 的“包容”,也是大气和智慧的显现啊,这是辩证法1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一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心力憔 悴,最后积劳成疾,54岁便撒手五丈原二、战略谋划1、 东连孙吴、北拒曹魏这个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不然,在面临众多诱惑、挑战的国际关系中, 能矢志不移的一贯坚持,确实是很难做到的啊唯一被曹操看上眼的 大英雄刘备没有做到,关羽更是做不到,诸葛亮坚持的最彻底阿2、 抚南诚民、厉制治国这个有目共睹3、 富民强国、农商并举这个做得非常漂亮4、 苦修兵务、待机北伐诸葛亮在当时蜀国的具体国情下,能够建 设出这样一支骁勇善战的军队,确实是不容易的阿待机北伐做得还 不错5、 攻占陇西、分化蚕食由于蜀国与魏国的国力差距悬殊太大,诸 葛亮制定的北伐战略是:攻取整个陇西之后,再拿下关中,一点一点 地蚕食魏国的地盘,增强自己的实力,为最终夺取中原奠定坚实的基 础。

      另外,那个时候,甘肃一带是重要的粮食和战马产地这里多为 骁勇善战的少数民族出兵陇西,不仅道路相对平坦,而且还能得到 当地的粮食和对蜀国来说十分宝贵的战马同时,还可以把少数民族 从魏国分化出来并得到充足的兵源,这样,蜀国的国力就会得到空前 提高所以,这是多么英明一个的北伐战略啊,很有见地三,治国安邦1、 蜀初的严治《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蜀记》中讲了一段法正 和诸葛亮讨论治蜀的思想大体意思是:法正认为初到蜀地,宜效法 高祖入关,约法三章,不宜严治,收取民心是本而诸葛亮对法正说: “君知其一,未知其二”,接着,他分析了蜀汉初期的“势”,指出:秦 朝因刑法过苛,百姓怨声载道,天下“土崩”;刘邦反其道而行之,仅 “约法三章”,便大获全功;但刘璋却过于软弱宽大,蜀中豪族专权自 恣,君臣之间连正常的纲纪都没有了,这才导致其统治的结束躅汉 政权是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基础、形势都与高祖时不同应该 与刘璋反其道而行之,“威之以法”,从严治蜀这一思想在当时确实 是非常明智的,虽然因为其过于“严厉”,而铸成了许多错事后来的 事实证明还是利远远大于弊的2、 通吃儒道法诸葛亮的至理名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 致远”,体现了他在自身修养上所持的道家思想,这一点对于蜀国其 他官员的影响是很大的;他忠于汉室,要求统一这是儒家思想的体 现,这是和道家又不同的;他教后主“申、韩、管子”,自己又以法制 国,显然在这方面信奉的是法家思想。

      可以说,诸葛亮是将几种思想 很好地结合起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对蜀国进行了治理,也确实取得 了非常好的效果3、 官宦勤廉、治政高效在诸葛亮执政期间,他大力倡导朴素廉洁 的执政作风,提拔了一批德才兼备、廉洁奉公的官员担任政府重要职 务,再加上严格的执法环境,久而久之,蜀国各级政府上行下效,勤 政廉政之风蔚然形成后来,又经过十多年的倡导和坚持,官员们大 多数都能主动做到廉洁自律,其清廉的执政风气为中国历史上少有 同时,这批勤廉的官员,办事利索,效率是很高的4、 立法施度、广开诚心诸葛亮从益州作手,建立了整套法令制度, 有益于国家,虽然是仇家,也会赏赐;违法犯纪,虽是至亲,也会处 罚这种公平的统治,在历史上应该是少有的吧5、 广拔良才广泛的启用人才(注:但不是等于杰出地识人、用人) 生前选择并重用董允、马谡、陈震、吕义、杨仪、张裔、杨洪、费诗、 杜微、来敏、尹默、谯周、邓芝、杨戏、张表、杨颙,甚至刘琰、向 宠、吕凯、马忠、王平、张痴、张翼、姜维、宗预、廖化等一大批 人才不过诸葛亮用人时“特别看重一个人的品德”6、 治理官衙、基础建设治理官府,修缮房舍、兴建桥梁、筑设道 路,开辟良田,为蜀国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7、 工械技巧,物究其极这可能是科学技术应用的雏形吧在诸葛 亮执政期间,大规模地改进了农业、手工业、商业等很方面的器械和 技术,而且还有一些创造发明这些改良后的技术和器械的广泛应用, 极大地提高了蜀国的农业生产和商贸运营8、务农殖谷,闭关息民诸葛亮执政最初二三年时间里,采取闭关息民的方法,大力发展农业;平定了南方后,又用南中地区的土地, 进一步壮大农业以充实国力,再加上以“严刑峻法”来打击“专权自恣” 的贪官污吏和地方豪强,蜀国上下呈现出一片清明、安定的局面9、兴修水利诸葛亮十分注重水利建设他专门设置了堰官, 并令1200名士兵常年驻守在当时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对 其进行保护和治理10、特色农业三国时期 蜀国尤其是成都的丝织业最为发达针 对这一情况,诸葛亮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养桑业他设立了专职锦 官同时,他自己也身体力行,带头养蚕务桑他家当时的所有财产 为“桑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对养桑业 的重视程度11、发展工商业诸葛亮非常关心盐铁业的生产同时还加强与魏吴 两国的通商,如蜀锦的对外贸易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