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考前检测试题B卷 含答案.doc
6页省(市区)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绝密★启用前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考前检测试题B卷 含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1、下列成语中,源于荆轲刺秦王的是( )A. 四面楚歌 B. 投笔从戎 C. 图穷匕见 D. 完璧归赵 2、某中学校长对素质教育检查组说:“我们学校对素质教育十分重视,课外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有科技小组,美术小组,音乐小组但现在学生正在上课,下午课外活动时,请你们指导该校长对素质教育的理解( )A.不正确,素质教育不等于课外活动B.不正确,素质教育不包括兴趣小组C.正确,素质教育要开展课外活动D.正确,素质教育要组建兴趣小组3、教师对解除收容教育、劳动教养后回校复学的未成年学生,应当( )。
A.限制其与其他同学接触 B.限制其使用学校的设施C.按其以往表现评价品行 D.允许参加学校各项活动4、新义务教育法修订的时间是( )A.1986年B.1982年C.2006年D.1990年5、友谊的深浅,由下列那一个成语可以看出情义最为深重?( )A.莫逆之交B.金兰之交C.刎颈之交D.点头之交6、依法执教的重要意义不包括( )A.依法执教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B.依法执教是依法治教的重要内容C.依法执教是人民教师之必需D.依法执教才能保证人权7、按测验的目的分类可分为诊断性测验、终结性测验和( )A.形成性测验 B.个别测验 C.人格测验 D.常模参照测验8、李老师多次得过全省教学比赛一等奖,35岁就评上了高级职称在学校里还是其他年轻老师的“师傅”但他仍坚持学习,积极参加教学研讨,有些同事不理解,认为李老师是“劳碌命”对于李老师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教师需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B.教师发展首先应该考虑团结协作C.中学教师不需要深厚的理论知识 D.中学教师应该合理安排闲暇时间9、下列作品中,不属于老舍创作的是( )。
A. 《茶馆》 B. 《龙须沟》 C. 《骆驼祥子》 D. 《林家铺子》10、当前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以教谋私,热衷于“有偿家教”的现象,这实际上违背了( )的职业道德A.爱岗敬业 B.关爱学生 C.终身学习 D.为人师表11、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草堂诗余》、《东坡乐府》、《稼轩长短句》、《白石道人歌曲》均是词集B.把长篇小说分成若干章节,每一章叫做“一回”,用这种形式写成的小说叫做“章回小说”,如《红楼梦》、《三国演义》、《烈火金刚》等C.《阿房宫赋》、《师说》、《论积贮流》、《项脊轩志》、《石钟山记》都在标题中标明了文体D.“念奴娇”“永遇乐”“水调歌头”“倘秀才”“西江月”“扬州慢”“雨霖铃”等都是词牌名12、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对教学辅助人员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实行( )制度A.教育职员 B.教育职员聘任C.专业技术职务聘任 D.教师聘任13、校风、教风和学风是学校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就课程类型而言,它们属于(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显性课程D.隐形课程14、张老师在教学中经常考虑的问题是:“对班上不同层次的学生,我用哪些办法教学更有效呢?“这些材料适不适合所有学生?张老师所处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是( )。
A.关注发展阶段B.关注生存阶段C.关注情景阶段D.关注学生阶段15、在Excel中,数据筛选是广泛使用的统计工具下列有关其功能的表述,正确的是( )A.将满足条件的记录显示,而不删除满足条件的数据B.将满足条件的记录显示,而隐藏不满足条件的数据C.将不满足条件的记录显示,而删除满足条件的数据D.将不满足条件的记录显示,而隐藏满足条件的数据16、“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的理论依据是( )A.个体需求具有层次性 B.气质类型具有多样性C.人类智能具有多元性 D.人类发展具有共同性17、“教育有法可依,但无定法可抄”,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A.情境性B.创造性C.示范性D.个别性18、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下列选项中,学校应当及时与其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取得联系的学生行为是( )A.上课聊天B.多日旷课C.不交作业D.谈情说爱19、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下列情形中,学校不能给予老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的是( )A.故意旷课,损害教学的B.体罚学生,屡犯不改的C.穿戴不整,影响仪表的D.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20、王某在距某初级中学不足百米处, 开了一家营业性电子游戏厅, 允许该校学生出入。
王某的做法( )A. 合法,王某具有自主经营的权利 B. 合法,王某并未强迫学生玩游戏C. 违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 违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21、下列文学作品中不属于“楚辞”这种诗歌样式的是( )A.《离骚》B.《九歌》C.《天问》D.《饮酒》22、张老师一心扑在工作上,没有时间自己的孩子学习他既欣慰于学生的成长又 对自己的孩子感到内疚张老师需要进行的是( )A. 行为取向的义利调试 B. 生活工作的角色调试C. 行为选择的动机调试 D. 师生之间的人际调试 23、测验题目对预测的内容或行为范围取样的适宜性程度,被称为( )A.效标关联效度B.预测效度C.构想效度D.内容效度24、根据法律的规定,我国义务教育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为( )A.教师负责制B.校务委员会负责制C.家长委员会负责制D.校长负责制25、教学过程的结构指的是教学进程的( )A.主要部分 B.基本部分 C.主要途径 D.基本阶段26、教师专业情意发展成熟的标志是教师的( )A.专业理想B.专业情操C.专业性向D.专业自我27、某地区教育行政部门未经公开招标,直接将当地两所较为薄弱的公办学校移交给一家民办教育集团承办,并规定对该校所有学生按市场价格收费。
该地区教育行政部门的做法( )A.合法,有利于促进学校本身的内涵发展B.合法,有利于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共享C.不合法,不得以任何名义改变或变相改变公办学校的性质D.不合法,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规避公开招标的原则要求28、刘老师正在上课,学生路路突然站起来,指出刘老师讲解中的错误,刘老师板着脸说:“路路,老师不如你,以后就由你来上课好了!”说完,刘老师若无其事地继续上课下列选项中,对该教师行为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维护了正常的教学秩序B.漠视了学生的主导地位C.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D.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29、政府的教育投入不见得真正有利于学生在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美国政府用于教育项目的投入的总量增加了150%,而此期间,学生在标准考试中的成绩却逐年下降上述论证基于以下哪个假设?( )A.学生在标准考试中的成绩是衡量教育项目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标准B.在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越来越多的学生对各种教育项目,包括政府资助的项目失去兴趣C.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学生在美国人口中的比例没有很大的提高D.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美国的教育投入本来是可较好地用于健康和福利事业的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1、汤老师接手3班班主任一个月了,他在课间经常把做作业的同学“撵”出教室,还“异想天开”的让学生自主设计去世界文化遗产的考察路线,让学生模仿在联合国发言,让学生设计一次公益募捐的方案就在其他老师议论汤老师的这些做法时,他又在“折腾”分层教学,现在他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准备,上课要同时兼顾班上多个小组的精神状态 有老师建议他少“折腾”,还说:“你关注大多数学生就行了,何必那么费劲,再说即使你这样辛苦,也不一定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学好。
汤老师依然坚持他的做法,在经过多次试验后,他慢慢发现分层教学还有很多窍门,比如可以把分层教学和“小先生制”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所思所得例如,在学完《屈原》之后,学生交上来的作业有读后感,有续写、改写,有诗歌、图画、短剧,角度多样,观点鲜明,一段时间之后,汤老师发现学生越来越乐于在作业中另辟蹊径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了问题:结合材料,从学生的角度,评价汤老师的行为2、材料一:李老师是一名中学美术老师,他常常说:“美术课堂不仅要教会学生画画,还应该培养学生更多的能力有一次,在和学生聊天时,李老师听说学生家里都有不少闲置的废旧衣物,弃之可惜,留之占地于是,李老师组织了“变旧为新”创意大赛,号召大家收集家里无用的旧衣物,将其进行改造,这一活动吸引了很多学生和家长参与,有的学生将旧衣服改成符合时尚潮流又具有独特魅力的新衣服;有的学生将旧衣物裁剪成布条、布块,制作成灯笼,小布娃等布艺饰品……学生们给旧衣物赋予了新的功能和价值,制作出缤纷多彩的作品在教学中,李老师经常运用绘图技术进行视觉教学,听音乐作画、古诗词意境配画等,他还带学生去郊外写生每年市里举办美术展览,他都带学生去参观,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用心体会,李老师的美术课成了学生追捧的热门课,他个人也被称为学校最受学生喜爱的“十大明星老师”之一。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育观的角度,评析李老师的教育行为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一位著名演员在一次表演课上,对即将成为职业演员的学员们说:上山的人永远不要瞧不起下山的人,因为他们曾经风光过;山上的人不要瞧不起山下的人,因为他们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爬上来根据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论说文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第 6 页 共 6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1、C2、A3、D4、C5、C6、D7、A8、A9、D10、D11、D12、C13、D14、D15、B16、C17、B18、B19、C20、D21、D22、B23、D24、D25、D【解析】教学过程各阶段的有机结合形成了教学过程的结构26、B27、C28、D29、 【参考答案】A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