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8高考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地理).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ni****g
  • 文档编号:539784067
  • 上传时间:2023-01-0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8.99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18高考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总 纲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以下简称“高考”)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是考试评价、复习备考的依据《考试大纲》明确了高考的性质和功能,规定了考试内容与形式,对指导高考内容改革、规范高考命题都有重要意义《考试大纲》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参照《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并考虑中学教学实际而制定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考考试内容改革注重顶层设计、统筹谋划,突出考试内容的整体设计,科学构建了高考评价体系高考评价体系通过确立“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这一高考核心功能,回答了“为什么考”的问题;通过明确“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考查内容以及“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个方面的考查要求,回答了高考“考什么”和“怎么考”的问题。

      《考试大纲》是高考评价体系的具体实现,也体现了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成果和方向《考试大纲》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和各分省命题省市在命题中都应当严格遵循的,是制定《考试说明》的原则依据各分省命题省市在《考试大纲》的基础上,可以结合本省市高考方案和教学实际制订《考试说明》  本《考试大纲》的解释权归教育部考试中心地 理Ⅰ. 考核目标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地理科考核目标与要求地理学科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1)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 (2)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3)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2.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 (1)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

       (2)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3)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4)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 不同类型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3.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1)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 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2)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4. 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1)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2)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3)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结果4)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Ⅱ. 考试范围与要求考试范围主要包括《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必修地理 1、地理 2、地理 3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对所列考试范围的考查程度不超过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 必考内容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1.宇宙中的地球(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太阳对地球的影响2)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3)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2.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地壳物质循环1)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大气受热过程2)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3)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4.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3)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1.人口与城市 (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2)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3)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4)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1)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2)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3)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1)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三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1.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的含义1)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2)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2.区域可持续发展 (1)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2)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3)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4)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3.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1)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2)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数字地球的含义   选考内容   选考一 旅游地理1. 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1)旅游资源的内涵;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2)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进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的重要意义2.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1)中外著名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3. 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的设计(1)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及其影响;对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进行规划2)收集旅游信息,确定旅游点,选择合理的旅游路线4. 旅游与区域发展(1)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 (2)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选考二 环境保护1. 环境与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2)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2. 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1)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2)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3.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1) 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形成的一般过程。

      2)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4. 环境污染与防治(1)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2)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5. 环境管理(1)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2)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个人在环境保护中的作为2018高考文综地理考试大纲剖析及命题预测一、2018年考试大纲要求1.2018《考试大纲》保持稳定,坚持能力考查方向2018年地理高考大纲与2017年相比,在“考试性质”、“命题指导思想”、“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题型示例”等方面都没有变化,保持了高考考查内容的稳定性因此可以肯定的是大纲仍保持稳定,体现“以能力立意”的改革思路没有改变2.明确地理考核目标,认真体会能力要求3.考生临场能力要求:对新问题的心态稳定、迅速联想、及时应变能力;对新知识的举一反三、联系迁移能力;独立编制答案、文字准确、条理清晰的表述能力二、2017年全国文综地理试卷的特点1.命题思路创新,重视过程分析2.试题陌生度高,向即将颁布的课程标准靠拢3.提升能力要求,注重科学分析4.试题原创性强,体现公正、公平5.体现选拔功能,具有一定难度6.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地理学中的应用等知识三、2018年命题趋势分析1.知识重组的线索会有所更新2017年试题陌生度高,突出能力考查,反映了向即将颁布的课程标准靠拢的意向,重视思维过程,突出核心素养考查;突出体现在对知识重组的线索和过去有明显不同。

      2.选材切入的角度会更加新颖2017年的命题原创性明显,都是首次在考场上见面的材料,体现了公正与公平性;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后试题的选材、切入点的角度,也会更加新颖,体现原创性3.情境设置的思路会更加独特2017年试卷中创新性明显,有一些新的情境设计,新的知识组合;可见命题思路中通过选材和情境设置,力求体现“稳中求新”,因此我们分析2018年在也会沿着这个思路发展4.考查能力的设问会更加开放2017年试题的立意、情境都有新的构思,因而设问的角度新,创意也新,更加开放,出乎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根据“提供资料、设置情境、考查能力”的命题形式,更重视临场独立编制答案,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图像呈现的形式会有所创新2017年的试题具有一定难度,体现了选拔功能尤其在图像方面有所创新,对于各种图像的识别、判读与分析,对于教材以外新图的辨认和理解能力,空间思维与想象能力,值得在复习过程中予以足够的重视6.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地理学中的应用考查力度2017年的高考以中国传统文化作为载体,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对相关试题做出了很高评价,说明这样的出题策略符合国家的育人要求和高考选拔思路,也说明这对2018乃至未来的高考备考,具有导向性的作用!与地理相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包括:我国古天文观测和气象地质监测(如地动仪、日晷、二十四节气等)、古代文集中对地理现象的记录(如《山海经》、《徐霞客游记》等)、传统建筑(如黄土高原的窑洞、北京四合院、傣族竹楼、等)、传统民族服饰(如藏礼帽的帽沿宽大,包含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的蒙古族服饰等)、生活习惯和风土民情(如南米北面、南船北马、南床北炕、春联、年画等)、传统工艺(如剪纸、造纸术、印刷术、制茶术等)、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傣族的泼水节、蒙。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