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观察生活细节让作文有话可说.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19750744
  • 上传时间:2022-06-2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04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观察生活细节让作文“有话可说”    沈淑岑摘 要: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与字词、阅读教学相比,作文更需要学生的体验与感悟,因而需要学生有平时的积累,有属于自己的素材而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在作文教学时,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转化为语言文字,呈现在文本中然而现实中,学生的作文却总是略有感悟、浮于表面,因此,我们应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引领Key:素材积累;写作提升:G623.24:A     :1992-7711(2020)07-114-1记得三年级第一次写作文,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布置学生写一篇关于暑假生活的短文作文交上来一看,学生们都不约而同地寫到了夏天的天气:生1:暑假到了,天气变热了!生2:今天很热生3:暑假的一天,天很热生4:夏天可真热!……不难发现,学生提到了夏天的天气,都是一个“热”,没有任何具体的描写在作文教学中,我们教师往往试图以自己的认识,来指导学生写出“优秀”的文章,但结果总是事与愿违实际上,这都是没有引导学生细心观察,没有培养学生的真情实感而导致的结果一、为了写而写的“热”看到学生写的这几句话,我心中不禁思考: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只会说“热”?又想:既然要写,那为什么不写得别出心裁,让作文的开头更加吸人眼球?夏天的确是炎热的,但是难道这“热”只是一个“热”字吗?或者说,学生是从哪里感受到这份“热”?1.是自己皮肤上传来的感受?2.还是天气预报上的数字?3.又或者是通过眼睛、鼻子、耳朵看见的、闻见的、听见的呢?4.更有甚至,会不会有同学只是根据自己的刻板印象来写“热”?无论是以上哪种途径或来源,学生到最后都归结成一个字——“热”!这样的“热”是形而上的,是没有根据的,这就如同没有根的小树,是没法焕发出生机,没法成长成大树的。

      作文“空、假、大”现象普遍存在,究其原因,一是学生没有生活积累,二是学生没有细心观察没有了这两样过程,当然写不出具体的细节;没有了细节,当然就不可能感人意识到这个问题,我就知道这需要我们老师去关注、引导、开发不然,往往是教师付出了许多的时间和精力,学生还是只有一个“热”字,这样下去,作文教学质量怎能提高?二、五情发而写天“热”叶圣陶说过:“生活如泉涌,文章如溪水,泉涌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我们要从生活入手,从学生入手,积累、选择作文素材,引导学生“写真事,抒真情”,并逐步形成自己的作文素材对于一个简单的“热”,学生该如何直接而深刻地表达,我作出了以下两点作文教学设计:(一)从学生的感受出发鉴于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教材中课文语言的运用,都体现着作者的个性特点、生活体验和审美特征因此,学生的热也应该通过自己的感受来发现于是,我在作文指导课上对学生作了如下引导:师:大夏天到了,你有什么感觉?生:太热了师:从哪里能看出一个人很热?他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生1:热得满头大汗,汗水从头上沿着眼睛、鼻子一路流到下巴尖;热得汗流浃背,连衣服都湿光了,挤一挤或许能挤出一盆子的汗水生2:热得一出门,好像变成了蒸笼里的包子,快熟了!生3:热得好像变成了液体,能变成各种各样的形状,都站不直了。

      ……师:从你们的描述中,老师看出来,这夏天的确很热!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过:“五情发而为辞章学生对这夏天的“热”其实是有体会的,不然哪里知道什么是冷?什么是热?并且,每个人的体验肯定也是不同的,他们对“热”的认知肯定也是不同的,但他们没有把自己的情感体验转化为文字,串联成词句,构建成文章那么,我们就要告诉学生,既然天气很热,就要写清楚“热”是从哪里感受到的,“热”给了你什么样的感觉,这样才能生动、具体地告诉读者“热”的程度,在此基础上,学生才会写出真正的作文二)由学生的观察发现让学生写“热”,更多的应该通过学生的眼睛、学生的鼻子、学生的耳朵去发现、去观察在作文指导课上,我是这样做的:师:夏天和春天是一样的吗?生:不一样,夏天很热师:最直接的,是从哪里看出来这“热”的?生:太阳变得更加亮、更加热了!师:这是你通过什么发现的?生:眼睛师:那通过眼睛,你还能看到夏天与其他季节的不同之处吗?生1:树木更加葱绿、更加茂盛,池塘里的荷花开了生2:树叶被太阳晒得蔫蔫的,没精打采的师:除了眼睛,你还能从哪里感受夏天的热?生1:用耳朵听到树上的知了在“知了知了”地叫个不停生2:用鼻子闻到柏油马路被太阳烘烤过后烧焦的味道。

      ……不难发现,学生发现“热”的由来各不相同,这都是因为他们不同的观察角度和观察方式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门户,是作文的起点通过学生的描述,不难发现其实学生是能通过自己的感官来感受到夏天的“热”,但在写作时他们没有具体写出来因此,在指导学生写“热”时,要通过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来充分体验“热”,让写作有话可说作者单位: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天和小学,江苏 苏州215000)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