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级五制男性生殖系统.ppt
34页男性生殖系统,Male reproductive system,李树蕾,组织学与胚胎学,男性生殖系统的概述,,生殖腺:睾丸产生精子、雄激素 生殖管道: 促进精子成熟,营养贮存运输精子 附睾 输精管 尿道 附属腺:分泌物构成精液 前列腺 精囊腺 尿道球腺 外生殖器:阴茎,一、睾丸(Testis),表面 浅层:浆膜(鞘膜脏层) 深层:白膜(致密结缔组织)于睾丸后缘形成睾丸纵隔 实质 250个睾丸小叶,1-4生精小管 生精小管→直精小管→睾丸网 睾丸间质 睾丸间质细胞 结缔组织:毛细血管 功能 产生精子和雄性激素,,,,,,,,,,,,,,,,,,,,,,,,,,,,,,,,,,,,,,,,,,,,,,,,,,,,,,睾丸 低倍 HE染色 浆膜 白膜 tunica albuginea 睾丸间质 睾丸小叶 testic lobule 睾丸纵膈 mediastinum testis 生精小管 seminiferous tubule,,睾丸 低倍 HE染色 浆膜 白膜 tunica albuginea 生精小管 seminiferous tubule 睾丸纵膈 mediastinum testis 直精小管 睾丸网,,,,,(一)生精小管 seminiferous tubule,长30-70 cm,直径150-250μm,厚60-80微米 生精上皮 生精细胞:5-8层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子细胞 精子 支持细胞 基膜 肌样细胞:收缩助精子排出 胶原纤维,,精子,精子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精子发生,,次级精母细胞,精原细胞,,,,,,胞质桥:同一精原细胞形成的子细胞以胞质桥相连,同步发育,,1.精原细胞 2 胞质桥 3 支持细胞 4脂滴 5 肌样细胞,,,,,,,,,,形态:紧贴基膜,圆/卵圆,直径12 µm 核型:46,XY(2n DNA) A型:核染色浅,干细胞,子细胞部分为A型、部分分化为B型 B型:核周有较粗染色质颗粒。
分化为初级精母细胞,精原细胞 spermatogonium,初级精母细胞 primary spermatocyte,形态:精原细胞近腔侧,圆形,直径18 µm ,核大而圆,核分裂象; 核型:46,XY(4n DNA) 经第一次减数分裂形成2 个次级精母细胞 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长,切片中可见不同分裂阶段的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 secondary spermatocyte,形态:位于近腔侧,直径12 µm ,核圆,染色深 核型:23,X/Y(2n DNA) 经第二次减数分裂(无DNA复制)形成2个精子细胞 第二次减数分裂时间短,故切片中不易见到,,精子细胞 spermatid,形态:位于近腔侧,直径8 µm ,核圆,染色质细密 核型:23,X / Y (1n DNA) 精子形成:精子细胞不再分裂,变态后转变为蝌蚪状的精子.,,定义:精子细胞不再分裂,经过复杂的变态,由圆形逐渐变为蝌蚪状的精子,这一过程称精子形成精子形成 spermigenesis,,,,精子细胞,精子,,①核染色质高度浓缩变长→精子头 ②高尔基复合体→顶体(acrosome)位于核一侧 ③中心体迁移→一个中心粒微管延长→轴丝→尾 ④线粒体聚集→围绕轴丝近核端→线粒体鞘 ⑤多余胞质汇集于尾部,形成残余胞质脱落,,精 子 spermatozoon,人精子长60μm,蝌蚪形,头正面观卵圆形,侧面观呈梨形,嵌入支持细胞顶端胞质,尾部游离于生精小管腔,人精子,人精子,小鼠精子,精 子 spermatozoon,头: 浓缩细胞核,前2/3覆盖顶体 顶体:溶酶体,含顶体素、透明质酸酶、磷酸酯酶 尾(鞭毛):轴丝构成中轴,外围9根外周致密纤维 颈段—中心粒 中段—线粒体鞘,供能 主段—致密纤维外有纤维鞘,辅助精子运动 末段—仅有轴丝,畸形精子,隐睾、感染、创伤、辐射、内分泌失调 超过40%导致不育,,2.支持细胞 (Sustentacular / Sertoli cell),LM:大,长锥体形,从生精上皮基底直达腔面;细胞侧面镶嵌生精细胞,故细胞轮廓不清,核三角或近卵圆形,染色浅,核仁明显,,EM: 细胞器丰富 粗面和滑面内质网 高尔基体 溶酶体 线粒体 糖原、脂滴 微丝、微管 紧密连接:基部侧面 基底室:基膜与紧密连接间,内有精原细胞 近腔室:紧密连接上方,内有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支持细胞超微结构模式图,血-睾屏障 blood-testis barrier,组成 毛细血管内皮及基膜 结缔组织 生精上皮基膜 支持细胞的紧密连接 功能 防止某些物质进入生精小管,维持精子发育微环境 防止精子抗原外逸,引发自身免疫,,血-睾屏障,支持细胞功能 在卵泡刺激素和雄激素作用下,分泌雄激素结合蛋白和抑制素(抑制垂体分泌卵泡刺激素) 微丝微管收缩推动成熟生精细胞向腔面移动,促使精子释放入管腔 分泌液体构成睾丸液,利于运送精子 吞噬精子细胞的残余胞质 参与血-睾屏障构成 支持、营养生精细胞,(二)睾丸间质,疏松结缔组织 睾丸间质细胞 (Leydig cell) LM:大,卵圆/多边形, 嗜酸性;核圆,染色浅, 核仁清晰。
EM:类固醇激素分泌细胞 功能:分泌雄激素(睾酮、雄烯二酮、双氢睾酮),启动和维持精子发生和男性生殖器官发育,维持第二性征,身材高大 肌肉结实 喉结突出 声音低沉粗犷 长胡须 遗精,,,,,,睾丸功能的内分泌调节,,(三)直精小管和睾丸网,直精小管 位近睾丸纵隔 短而细的直行管道 单层柱状或立方上皮 无生精细胞 睾丸网 直精小管进入睾丸纵隔 单层立方上皮 腔大、不规则,,二、附睾,睾丸后外侧 头部 输出小管(8-12条弯曲小管) 体尾部 附睾管(1条,蟠曲状),输出小管,高柱状纤毛细胞与低柱状细胞相间排列,管腔不规则 高柱状:分泌、摆动纤毛; 低柱状:吸收和消化腔内物质,附睾管,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管腔规则 主细胞:静纤毛,起始段高柱状,末段立方形,吸收和分泌 基细胞:矮小,位于上皮深层 上皮外有薄层平滑肌和含毛细血管的疏松结缔组织 收集、贮存精子和促进精子成熟 精子停留8-17天,获得运动能力 血-附睾屏障 主细胞近腔面的紧密连接,三、前列腺,被膜:富含弹性纤维和平滑肌纤维,深入实质形成支架 实质:30-50个复管泡腺,开口于尿道 尿道周带(黏膜腺) 前列腺肥大 内带(黏膜下腺) 外带(主腺):前列腺癌,,腺上皮:单层立方/柱状/假复层柱状,腺腔不规则,嗜酸性前列腺凝固体 功能:分泌物乳白色,参与构成精液,分泌活动受雄激素调控,本章重点,睾丸的一般结构 生精细胞的组成,精子发生过程的形态与核型演变,精子的光镜与电镜结构 睾丸支持细胞的结构特点和功能,血-睾屏障 睾丸间质细胞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附睾管的一般结构和功能 前列腺的一般结构和功能,Mr. sperm,,,Mis. Egg , I miss you very much!,,Mr. Sperm , I miss you very much to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