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铁公司氧气分公司氧气管道燃爆事故安全经验分享讲义教材.ppt
13页一、某钢铁公司氧气分公司氧气管道燃爆事故 事故经过 08年6月25日凌晨4时22分某钢铁公司氧气分公司七号氧调压站发生氧气管道燃爆事故,造成送炼铁的氧气专管停运8时,氧气公司召开专题会,讨论恢复生产及送氧方案通过堵板隔断受损管道将七号氧调压站前没有受损的氧气管道恢复运行,送炼钢管网 12时20分,氧气调度室通知I台氧压机压氮气对恢复的氧气管道进行吹扫,13时20分,氧气管道吹扫完毕后,关闭15#和19#阀门14时10分,氧气公司调度室通知五车间向管道送氧,同时通知二车间管维班班长王某稍微开启19#阀,A号、B号阀,用氧气置换氮气15时55分在A点化验结果含氧量97%事故分析 事故发生后,该钢铁公司迅速成立了事故调查组,对事故现场进行了勘察,对事故原因进行初步分析如下:(1) 用氮气对管道进行吹扫时,管道内残渣未吹干净,新投产的I台制氧机德方调试人员(制氧机系德国进口,故有德方人员负责调试工作)未经允许擅自将系统压力从2.14 MPa升到2.65MPa,导致管道内压力波动过大,而此时管网维护工曾某和黄某在接到班长王某检查19#氧气阀门开度命令时,擅自操作氧气阀门,导致残渣与管道阀门产生摩擦,造成管道燃爆。
2) 送氧方案未严格执行,安全措施、安全确认制未落实二、3.27沙钢制氧厂氧气管道爆炸事故 事故经过 2008年3月27日21时45分左右,张家港沙钢荣盛炼钢有限公司制氧厂氧气管道和相关阀门检修后,开启氧气阀门向炼钢支管送氧气在开启最后一道阀门时发生爆燃事故,造成苏某、袁某二人从21米平台坠落身亡 事故分析 事故背景:该公司赶时间赶进度.事故发生前一个月,因为工程进度慢,制氧厂厂长袁某曾被公司批评并扣除一个月奖金,而且27号当天,该公司副总还要求制氧厂必须加班加点完成工程并送氧,导致送氧前未严格按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检查验收事故分析 1、工程质量差,验收把关不严 由于赶进度,施工项目由4家单位分包,而施工单位又再2包,3包 ,工程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事故调查发现,发生爆燃的氧气管道焊接处未按要求用氩弧焊打底,且发现内有钢筋一根 随着氧气阀的开启,氧气高速流动,内部的钢筋(或焊渣)快速移动,带着惯性撞击阀体内侧,撞击的微小能源激发火花在高氧环境下的不燃物变成易燃物这样氧气阀门首先开始燃化,由于氧气带压很高,自然发生燃爆此时铁管变成铁水,高压氧将溶化的铁水吹出形成爆炸事故分析 2、管道、阀门检查、脱脂、吹扫不彻底。
送氧前制氧厂没有严格按规范对管道、阀门脱脂,对脱脂结果也未进行化验分析,事故调查时从该阀门的旁通阀中发现有油 因为氧气与可燃气体能形成爆炸危险的 爆鸣性气体,一旦达到了引燃引爆所需的能 量,就会发生激烈的、威力巨大的爆炸当 压力高于2.94MPa的氧气直接与油脂接 触时,就会发生激烈的氧化反应,并放出大 量的热,由于化学反应速度极快,因而很快 就能达到油脂的燃点而使油脂迅速燃烧,如燃烧发生在管道、容器中,其温度会急剧 升高,压力可增加10倍,从而形成爆炸 事故分析 3、未严格按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进行操作 按照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送氧操作应由经验丰富的当班操作工来进行,而不是由该制氧厂厂长操作 在操作方面,领导可能并不熟悉一些具体的操作要领,一般也无操作证(上岗证),属于无证上岗,已经属于违章操作,易导致发生事故防范措施 1、制氧装置禁油的管道、阀门、仪表、设备等,检修完成后必须严格脱脂,并通过化验分析确认脱脂剂是否饱和、脱脂是否合格,部分阀门或设备还应解体脱脂以保证脱脂合格2、管道经过检维修后,必须进行吹扫氧气如需动火焊接,必须用氩弧焊防止焊渣残留在管道中3、严格管理,各项操作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人员应定期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各级领导不得违章指挥、违章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