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清国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教案.doc
32页2011年9月份新招劳务工培训教案周清国2011年9月12授课时间:2011年9月10日授课地点:锦卓煤业调度楼授课对象:一般工种授 课 人:周清国授课内容: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授课目的:掌握煤矿安全生产方针和法律法规等知识,培养学员做懂法守法的现代新型技术工人的信心,强化学员法律意识,严格执行本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班 级课 时教 具任课教师课 程一般工种取证培训8周清国法律法规课 题煤矿安全生产方针及法律法规目的要求知识目标:掌握煤矿安全生产方针和法律法规等知识能力目标:强化学员法律意识,严格执行本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思想目标:培养学员做懂法守法的现代新型技术工人的信心重 点煤矿安全生产方针和法律法规的含义及意义难 点主要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理解运用课 型理 论 课(新授)教 法讲授法、板书演示法、案例法教学环节课堂主要教学内容一、组织教学目视全员,自我介绍;点名,讲明课堂纪律并宣布上课二、导入新课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高度重视煤矿安全生产,2002年11月1日施行的《安全生产法》明确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介绍学习本节课的目的和意义,并提出一些简单问题,激发学员的兴趣第一课时 煤矿安全生产方针1一、煤矿安全生产方针的含义及意义1、什么是方针比喻指导工作或事业前进的方向和目标2、什么是煤矿安全生产方针新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由原来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8个字增加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12个字3、《安全生产法》的颁布日期及意义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江泽民签署第七十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安全生产的专门法律安全生产法的出台和贯彻实施,对全面加强我国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增强全民族的安全法律意识,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范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其意义至少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有利于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二、有利于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三、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四、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4、安全第一的三层含义(1)职工生命安全第一。
人的生命是宝贵的,煤矿企业要关爱生命、关注安全,要牢固树立职工生命安全第一的思想;(2)职工身体健康第一煤矿生产不能以损害职工健康为代价,要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确保职工身体健康第一;(3)各项工作安全第一煤矿工作千头万绪,有许多工作需要做各级领导和每位职工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安全工作和其他工作的关系,要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切切实实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做到生产必须安全,不安全不生产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之间的相互关系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只有重视安全,才会去做预防工作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是总结我国数十年来安全生产工作正反两方面经验的结晶所谓“安全第一”是指在处理生产劳动过程中安全与其他工作的关系时,把安全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安全生产是全国一切经济部门和生产企业的头等大事,安全第一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客观规律的要求,是安全管理的长期指导原则 “安全第一”主要包括:①在组织劳动生产中,确立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第一位的原则,尽最大的努力避免人员伤亡和发生职业病;②在进行生产活动时,把严守安全法规、充分满足安全卫生需要的条件摆在第一位,不允许强调其他方面特殊而发生有损于安全生产的行为;③任何生产和经营活动与安全保障发生矛盾时,要服从安全保障,坚持排除了不安全因素后再生产;④衡量企业工作时,把安全生产作为首要的内容来考核。
安全生产不好的企业,不能被评为先进企业 2、“预防为主”是指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中,把预防措施置于主导地位,把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放在事故或事故险兆发生之前预防为主”主要应包括:①新建、改建、扩建工作及进行企业技术改造时,要全面考虑其技术条件符合劳动安全卫生的各项要求,劳动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②有计划地不断更新工艺设备,尽量采用符合劳动安全卫生要求的先进技术和装备,提高安全卫生的本质安全水平;③采用系统工程等现代安全管理方法加强经常性安全管理,及时消除各类隐患;④深入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和特种作业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意识和防灾消灾能力;⑤建立和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同时,要把安全生产工作作为重要内容,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和评比,并加强监督检查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第一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工作要实现安全第一,就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只有预防,才能做到安全不预防,就意味着要必然发生事故,安全就是一句空话事故发生了,再采取任何措施都晚了,只能是马后炮虽然也很重要,但挽回不了损失在预防和事故的关系问题上,只有以预防为主、预防为先,才能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把事故和职业危害消灭在萌芽状态。
预防为主的指导原则是要求我们在抓安全工作时必须打进攻仗、打主动仗,不能打被动仗在抓安全工作的各项制度、措施和办法中,要始终强调一个“积极、主动、预先”的原则抓宣传、抓教育、抓培训之所以重要,道理即在其中;抓制度、抓检查、抓总评,道理亦在其中;抓处理、抓处分、抓纪律,道理更在其中预防为主”还意味着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运用科普知识和先进的技术装备,采取有效管理措施,改善和创造优良的生产作业环境和作业条件,消除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的一切隐患和不良行为第二课时 煤矿安全生产方针2煤矿安全生产方针的贯彻落实1、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管理、装备和培训”三并重原则,是我国煤矿安全生产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管理”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对煤矿生产进行的组织、计划、指挥、协调和控制先进有效的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即使装备比较差,只要管理科学,安全生产就有了保障装备”是人们向自然斗争的武器,先进的技术装备不但有很高的效率,同时可以创造良好的安全作业环境,避免事故的发生培训”是提高职工素质的主要手段只有高素质的人才能使用高技术的装备和进行高水平的管理,才能确保安全生产的进行所以,管理、装备和培训是安全生产的三大支柱。
2、坚持煤矿安全生产方针标准1985年,在全国煤矿安全工作会议提出了煤炭企业全面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十条标准,其内容为:(1)企业管理的全部内容和生产的全过程都要把安全放在首位任何决定、办法、措施都必须有利于安全生产2)把坚持“安全第一”方针作为选拔、任用、考核干部的重要内容不重视安全生产、违章指挥、冒险蛮干的干部不是好干部,不能进入各级领导班子3)把安全工作纳入党政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和承包内容把安技措工程、安全培训等列入年度和月份生产工作计划完不成安全工作计划不能算完成承包计划,要追究经济责任 (4)有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落实,尽职尽责,并以履行职责好的坏定奖惩5)人、财、物优先保证安全生产需要安全人员配备齐全,安全物资保证供应,安全上该花的钱必须花6)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地执行《煤矿安全规程》、指令和文件7)党、政、工、团一起抓安全生产,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安全生产的全过程8)领导干部支持安全监察人员的工作,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之间出现的矛盾,坚持不安全不生产9)业务保安搞得好,安全教育广泛深入10)坚持文明生产,矿井面貌改观,安全状况明显好转,有安全感3、坚持各项行之有效的措施: 煤矿企业贯彻“安全第一”方针的措施,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四个必须”和“十个纳入”。
1)“三个方面” 下大力气全面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向管理要安全管理的重点放在现场执行煤矿安全法规,提高工程设备安装质量,切实抓好各项基础工作,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时间、安全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加强技术改造,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装备水平,实行科学治理加强安全技术培训,切实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技术素质,建立参加培训的激励机制,同时制定相应的强制性培训措施2)“四个必须” 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原煤炭部制定的“安全第一”的十条标准 必须严格遵守《煤矿安全规程》和多年来颁布的各项规定和指令 在体制改革中,各级安全监察机构必须加强,不能削弱 在企业扩大自主权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实行之后,必须保证煤矿安技措工程资金的提取和使用3)“十个纳入” 安全工作纳入各级领导的重要议事日程,行政正职直接抓安全,开好安全办公会议,定期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安全工作纳入企业各项计划各种远景规划、调整计划、年度计划等都要包括安全工程,并在资金、材料、设备及劳动力方面优先保证安全工作纳入班组、区队建设工作之中在加强班组、区队建设时,要以安全为首要内容 安全工作纳入科学技术管理轨道,采用安全系统工程等先进的安全管理方法。
安全工作纳入干部考核内容安全不好的单位负责人不能重用和提拔,发生事故受到处分者不能晋级、长工资 安全工作纳入评比竞赛条件发生死亡事故的单位取消参加各类评比的资格 安全工作纳入工资的奖金分配办法之中要求安全、质量与职工的切身利益挂起钩来 安全工作纳入经济承包合同安全指标作为完成合同规定的重要内容 安全工作纳入职工代表大会的议程检查、讨论安全生产状况、研究措施和意见作为职代会的重要议题 安全工作纳入各级监督检查工作的主要内容,并作为评定优劣的主要依据第三课时 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1一、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 我国煤矿法律法规体系由四个层次构成即: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行政规章1、法律法律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由国家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以权力和义务为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的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2、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国务院为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行政工作,根据宪法和法律,并且按照《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暂行条例》的规定而制定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类法规的总称3、地方性法规即地方立法机关制定或认可的,其效力不能及于全国,而只能在地方区域内发生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在当代中国,地方性法规是一种数量最大的法律渊源,包括一般地方性法规与特殊地方性法规4、部门行政规章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制定的规章称为部门规章二、煤矿安全法律的种类1、《劳动法》是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旨在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高速劳动关系,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部法律,其中有关于劳动安全卫生的规定 2、《矿山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是1992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适用于所有矿山的安全生产活动,对煤矿也是适用的3、《矿山资源法》是1986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1996年修订的关于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和保护的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