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二中高一期末试卷.pdf

12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37985218
  • 上传时间:2018-04-25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95.39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武汉二中 2014 - 2015 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联考 高一语文试卷命题学校:武汉二中命题教师:陈克淳审题教师:沈卉考试时间: 2015 年 7 月 2 日上午 9:00—11:00 试卷满分: 150 分 第 I 卷(阅读题共 70 分)甲必考题 一、 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红楼梦》和中华文化 周汝昌 《红楼梦》 以前的章回体“ 稗官 ”“野史 ” 绝无如此弘广深厚的文化内涵容量,曹雪芹以前的作者群, 也不曾有过像他这般才情灵慧的大手笔:两者凑泊, 形成了诞生这部伟大的文化小说的历史条件,正所谓前无史例,后继为难那么,这部小说究竟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文化 的哪些精髓、何等光芒呢? 简要而言,有两条主脉,贯串了全书这两条主脉,并非我辈读者的臆想创说,实由作 者自己明文提醒,即:一干裙钗、几个异样女子的“ 小才微善 ” 一部大书的主题眼目,豁然尽展于此作者的文风,语淡而意蕴,然其含蕴至丰 吾人须知:一“ 才” 一“ 善” ,便是雪芹对我中华文化这精髓命脉的最经济的简括和深识 才是什么 ?一般理解大抵以为是指“ 文才 ”“诗才 ” ,在《红楼梦》而言更是如此“ 无疑 ” 的 事意。

      其实这是看错了 试看:一、“ 无才可去补苍天”—— 石头二、“ 才自精明志自高”——探春三、 “ 都知爱慕此生才”—— 凤姐四、 “ 试才题对额 ”—— 宝玉五、 “ 才选凤藻 宫”—— 元春六、 “ 才华阜比仙 ”—— 妙玉这些例中,只有宝玉所试之“ 才 ” 实指文才,其余诸人,皆非此一狭义可限最明显的是探、凤二例,凤是今之所谓“ 文盲 ” ,其才与诗文 了无干涉元春入选,明言是由“ 贤德 ” 妙玉的才,以仙为喻,亦非仅指能诗而已这样一说,则《红楼梦》所重之才,所包甚为广博 原来, “ 才 ” 是中华大文化中的一项至关重要的节目,是中华民族对客观世界的一种高层 次的认识感悟在《易经》的《说卦》中就已提出了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 是谓 “ 三 才” 的理念三才概括了宇宙万物和人类的体性功能、生机动力,而人居三者之中,为“ 天地 之心 ” ,独占 “ 性灵 ” 之位这也就是“ 天人合一 ” 的哲思的另一逻辑形式天之才,表现为风云雷电,节序光阴地之才,表现为山川动植,品类众生人之才,则表现为智慧聪明,情思才干 所谓 “ 天人合一 ” ,实即 “ 天人本一 ” ,人也是天的一部分,也是天的精华体现。

      所以,在《红楼梦》中原始根由是女娲炼石,石乃“ 通灵 ”—— 是为天人一体可以互感互 通这中华哲思的“ 艺术解说 ” 才” , 从汉字造字学来讲, 它是植物生长而未成待展的意象—— 有如 “ 半木 ” 之形而“ 华” 即生命的升华, 在植物表现为开花,在人则表现为“ 才华 ” 而才华者, 在农工则为良耕巧匠,在士子即为诗圣文宗,在妇女亦必心灵手巧,针黹皆能此在古时,势所定才,“ 贵”“贱” 分途,男女异致,而“ 才” 的木质(体性)却是“ 其致一也 ” 《红楼梦》首标一字曰“ 才” ,其故在此有才者,必有情,“ 才情 ” 一词,紧系两者,是以曹雪芹又曰其书“ 大旨谈情 ” 那“ 微善 ” 的善,又当何解呢? “ 善” 的包容量也十分广博,但,通俗地讲,它的主意义在于品德—— 品德与才情,正是 我上文所标明的两大主脉两者并驾而方轨,成为中华民族对于“ 人” 的基本要求,亦即“ 鉴 定” 人的超标准尺度简单地 “ 区分 ” :才属情,善属性 孟子主性善《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 ,是为旧时启蒙教材的第一义《四书· 大学》开头说: “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在曹雪芹书中竟两次分引 过,堪称特例。

      贾宝玉公然宣称:除“ 明明德 ” 外无书 ! 从这一点来看, 曹雪芹所称于那些“ 闺女” (一干裙钗,异样女子)者,也应是“ 善” 在性地心田 —— 至少是以品德为主,而其他材 具技能居次 至此可知,一部《红楼梦》,主旨为的是给女儿传神写照,阐发幽光,而其所传,不离“ 才”“善” 两端即此一条主旨要义,亦足以可晓悟,这是中华民族的一部“ 文化小说 ” ,名实 相副,当之无愧,何用谦虚—— 节选自《新华文摘》2013.20 1.下面对文中 “ 小才微善 ” 的“ 才 ” 的概念的理解,切合文意的一项是() A. “ 才” 就是指人的智慧聪明、情思才干,它包括文才、诗才、理家才等 B. “ 才” 是中华民族对客观世界的一种高层次的认识感悟,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C. “ 才” 是“ 天之才 ”“地之才 ”“人之才 ” 的统称,它概括了宇宙万物和人类的体性功能、生 机动力D. “ 才” 指的就是与 “ 天之才 ”“地之才 ” 相对并列的“ 人之才 ” 它融 “ 天之才 ”“地之才 ” 之精 华为一身而具 “ 性灵 ” 特点,其常表现为人的智慧聪明、情思才干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家曹雪芹弘广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修养和杰出的才情灵慧融汇聚合,促成了他的伟 大“ 文化小说 ” 《红楼梦》的诞生。

      B.《红楼梦》中的“ 才” 包含广博,但因书中所写的人物之才多为“ 文才 ”“诗才 ” ,所以人 们很容易把 “ 才” 等同于 “ 文才 ”“诗才 ” ,这也是可以理解的C. 《 红楼梦》 中女娲所炼 “ 无才补天 ” 的“ 通灵 ” 之石,就是后来贾宝玉佩戴的“ 通灵宝玉 ” , 这是中华文化中“ 天人合一 ” 的艺术表现D.在《红楼梦》中, “ 才” 与“ 情 ” 紧密相联,有 “ 才” 必有 “ 情” ,如林黛玉集才与情于一身, 而“ 善” 则属 “ 品性 ” ,是人的品德的主要内容,如贾宝玉对晴雯、袭人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推理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深厚弘广的文化和杰出的才情灵慧一直未能在同一作家身上兼具,所以在曹雪 芹的《红楼梦》之前未产生伟大的“ 文化小说 ” ;这之后,如果有作家兼具这两个素质,就必定能创作出类似《红楼梦》的伟大“ 文化小说 ” B.才与善, 二者并驾而方轨,成为中华民族鉴定人才的超标准尺度小说作品只要表现 其中一条主旨要义,就堪称“ 文化小说 ” C.小说《红楼梦》表面只写“ 一干裙钗、几个异样女子” 的“ 小才微善 ” ,实际全书深蕴丰 厚广大的中华传统文化,是对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称其“ 文化小说 ” ,名实相符。

      D.除《红楼梦》外,中国古典小说再无第二部“ 文化小说 ” ,原因就是那些小说既无多少 中华传统文化因子,更没有扣住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来写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 题左忠毅公传 左光斗,字共之,南直隶桐城人举万历丁未进士,选授浙江道御史天启初,与给事 中杨涟俱以清直敢言负重望,每国家有大议,公卿大臣辄问光斗、涟云何两人公忠一体, 有所举劾, 必谘而后行, 权贵人皆凛凛畏之,一时海内有道高名之士皆从之游,而小人之趋 利贪权势者皆弗之便也巡视屯田水利,上书言国家倚漕东南不可恃光斗亲巡行阡陌,督 官吏,教民种植桑麻蒿秸,仿佛江南神宗不豫,太监刘朝、魏忠贤矫太子令,光斗封还不 启又奏太监陈登夺民籽粒,坏屯政,且请蠲十三场逋租,民咸复业焉寻又督学畿辅,光 斗能知人,往往所取士能预决其得失利钝,后皆卒如其言,无一爽者光斗念天下承平久, 人不知兵,而疆场多敌,每行部辄较诸生射,奏开屯学,又奏开武学光斗多谙朝廷典故, 而留心于当世之事,慨然以天下自任光宗崩,太监魏忠贤专国命,其党崔呈秀、魏广微尤 用事御史崔呈秀,初巡接淮扬,赇累巨万,高攀龙劾之,遂父事忠贤,魏大中亦劾大学士 魏广微,两人教忠贤逮杀涟、光斗等。

      会杨涟奏忠贤二十四罪,于是忠贤罢两人官而逐之 广微嗾忠贤劫光斗装以逮忠贤不应已而觇光斗就道惟襆被而已广微私自喜曰幸未劫也故事, 御史巡视屯田,屯吏馈金数百,御史受之以为常光斗独却不受,诸御史皆惭且恚,至是诬 奏之忠贤矫旨,遣缇骑逮光斗、涟入京考鞠,后杀光斗于狱先是光斗在狱,出片纸寄其 家日: “ 辱极,污极,痛极,死矣!死矣!如二亲何?愿以此报天子,报二祖列宗 是岁天 启五年七月也阅二年,烈皇帝立,诛魏忠贤等,赠光斗右副都御史,予祭葬,谥忠毅节选自《戴名世集》)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选授浙江道.御史道:古代行政区划名B.神宗不豫..,太监刘朝、魏忠贤矫太子令不豫:没有预料到C.寻又督学畿辅..畿辅:京城附近地区D.遣缇骑逮光斗、涟入京考.鞠考 :通 “ 拷” ,拷打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广微嗾忠贤劫光斗/装以逮忠贤/不应/已而觇光斗/就道惟襆被而已/广微私自 喜曰/幸未劫也/ B.广微嗾忠贤劫光斗装以逮/忠贤不应/已而觇光斗就道/惟襆被而已/广微私自喜 曰/幸未劫也/ C.广微嗾忠贤劫光斗/装以逮忠贤/不应/已而觇光斗就道/惟襆被而已/广微私自 喜曰/幸未劫也/ D.广微嗾忠贤劫光斗装以逮/忠贤不应/已而觇光斗/就道惟襆被而已/广微私自喜 曰/幸未劫也/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左光斗清直敢言,震慑权贵。

      他与杨涟二人担负重望,弹劾不法,抗拒阉党;他检举 太监陈登侵夺百姓粮食、破坏屯田措施的不法行为[来源:Z§ xx§k.Com] B.左光斗心忧社稷,防患未然天下太平日久,边境又值多事之秋,因此他在地方视察 时鼓励军事教育,并上奏启动对屯田军民讲习耕战,又上奏开设军事学校 C.左光斗发展农业,重视民生他亲自巡察田间,督责官吏,并引导百姓种植桑麻蒿秸 等作物又请求免除十三场的欠租,当地百姓都得以恢复本业 D.左光斗清廉被诬,惨死狱中 魏广微借左光斗担任御史巡视屯田时洁身自好,没有依 照旧例接受屯吏的赠金而遭到其他御史的忌恨之机,诬陷其下狱,致使左光斗惨死狱中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IO 分) (1)一时海内有道高名之士皆从之游,而小人之趋利贪权势者皆弗之便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光斗能知人,往往所取士能预决其得失利钝,后皆卒如其言,无一爽者。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 (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 题 山 村 戴复古①山崦②谁家绿树中,短墙半露石榴红萧然门巷无人到,三两孙随白发翁 万竹梢头云气生,西风吹雨又吹晴 题诗未了下山去,一路吟声杂水声 注:①戴复古,南宋诗人②山崦,山的西面 8.诗的前三联分别描绘了三幅山村风情画这些画面各有怎样的特点?作者是如何描 绘的 ?(6 分) 9.诗的最后两句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5 分[ 来源 :Zxxk.Com]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蜀道难》中李白用“,” 形容蜀道高 峻可以让人触摸云天,使人呼吸不畅徒呼奈何2)《师说》中韩愈强烈批判了士大夫之流耻学于师的风气,对向地位官职与自己不 同的人从师的情形,他们的态度是“,” 。

      3) 《阿房宫赋》极尽夸张铺陈,句中又隐含类比,比如用织布机上众多的工女形容 房屋上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礼仪讲授教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名句名篇默写.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1部分 写作 任务组五 微任务 作文书写——比天还大的事儿.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古诗词 任务组二 真题研练.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3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文言文(考点部分) 任务组三 任务四 仔细比对准确提取概括分析文意.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部分 语言策略与技能 任务组二 任务五 看准对象因境设辞做到语言得体.docx 高考化学 1.传统文化与STSE 答案解析.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现代文阅读 专题16 Ⅱ 真题研练.docx 高考化学 专项拔高抢分练 9.反应热与反应历程.docx 高考化学 专项拔高抢分练 1.传统文化与STSE.docx 高考物理 板块三  气体实验定律和热力学定律的综合应用.docx 高考化学 二题型3 无机化工生产流程题.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写作 专题17 Ⅲ 突破二 绘声绘色巧用细节描写生动丰满.docx 高考数学 中档大题练1.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教材文言文复习综合试卷.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古诗词 任务组三 微任务一 聚焦诗意准确选择.docx 高考数学 创新融合4 数列与导数.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必修5课文1 归去来兮辞 并序.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1部分 写作 任务组五 任务二 “三管”齐下美“言”有术文采抢眼养颜.docx 高考数学 满分案例三 立体几何.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