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能四园林树木土肥水管理汇编.ppt
117页技能四 园林植物土肥水管理,教学目标 1.掌握一般土壤的改良方法 2.掌握施肥方法 3.掌握园林树木灌排水技术一、园林树木根系的分布,(一)园林树木根系形态 园林树木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可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 1.主根型 有一个明显的近似于垂直的主根深入土中,从主根上分生出侧根向四周扩展该类树种在通透性好且水分充足的土壤中根系分布较深,故又称深根型根系,松、栎类树种中最为常见2.侧根型 没有明显的主根,由若干原生和次生的根组成,大致以根颈为中心向地下各个方向辐射扩展,形成网状结构的吸收根群,如杉木、槭、水青冈等树木的根群3.水平根群 由水平方向伸展的扁平根和繁多的穗状细根群组成,根系分布较浅在耐水湿的树种中较为常见,在排水不良的土壤中更为多见二)树木根系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 组成树木不同根系的根,以其伸展方向的不同,可分为水平根和垂直根两种: 1.水平根 多数沿土壤表层平行伸展,其在土壤中分布的深度和广度因树种、土壤、栽培管理、繁殖方式的不同而不同苹果、柿、核桃、板栗、梨、银杏、樟树等树种水平根分布较深;落羽杉、刺槐、杉木、桃、樱桃等树种分布较浅在干旱瘠薄的土壤中水乎根能伸展到很远的地方,但须根稀少;在深厚、肥沃、肥水管理较好的土壤中,水平根分布范围较小,但分布区内的须根特别多。
2.垂直根 是指大体垂直向下生长的根系,其人土深度依树种、繁殖方式、土壤理化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土壤通透性差、地下水位高的地方,垂直根系分布较浅;土壤疏松、地下水位较深的地方,伸展较深银杏、核桃、柿子等树种垂直根系发达;刺槐、杉木等树种垂直根系不发达园林树木的水平根和垂直根伸展范围的大小,决定着园林树木营养面积和吸收范围的大小 根系没有涉及的土壤,即使养分再丰富,树木也无法吸收因此,园林树木只有扩大根系分布的深度和广度,才能有效地利用土壤中的矿质养分和水分一般来说,园林树木的垂直根系,其扩展的最大深度可达4~1 0 m,甚至更深,但其密集分布范围一般在40~60 cm的土层内水平根系的分布密集范围,一般在树冠垂直投影外缘的内外侧,这也是一般施肥的最佳范围大多数树木在其树冠投影约1/3半径范围内几乎没有什么吸收根二、园林植物施肥的基本知识,(一)园林植物所需营养元素及其作用 氮、磷、钾、钙、镁、铁、硼、锰、锌、铜等元素是植物细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其中任何一种元素过多或过少,都会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这些元素有的是园林树木的细胞组成成分,有的参与催化系统,有的起缓冲怍用等大量元素:氮、磷、钾、钙等元素,植物需要量大; 微量元素:镁、铁、硼、锰、锌、铜等元素,植物需要量极少。
各元素作用、特点及缺素症状,一、氮(N) 作用及特点: 促进植物营养乍长,使幼树早成形,老树 延迟衰老,提高光合效能对于同一枝条来说,萌芽、开花期含氮量最高,旺盛生长结束期最低植物以N03-和NH4+等离子状态从土壤中吸收氮,,缺素症状: 缺氮叶色黄化,枝叶量少,新梢生长势弱,落花落果严重;长期缺氮,表现萌芽开花不整齐,根系不发达,树体衰弱,植株矮小,抗逆性降低等;氮素过剩,引起枝叶徒长,影响枝条充实根系生长、花芽分化,降低抗逆性二、磷(P) 作用及特点: 能促进植物花芽分化、果实发育和种子成 熟,提高根系的吸收能力,促进新根的发生和生长,提高树体的抗旱、抗寒能力磷素集中分布在生命活动最旺盛的器官,树木展叶期含磷量最多,秋季下降以磷酸离子最易吸收,偏磷酸次之,磷酸根较难吸收,,缺素症状: 磷素不足,影响分生组织的正常活动,延迟树木萌芽开花物候期,降低萌芽率,新梢和细根生长减弱,叶片小,叶片由暗绿色转变为青铜色,叶脉带紫红色,严重时叶片呈紫红色,抗性下降;过量磷素可使土壤中或植物体内的铁不活化,叶片黄化,还能引起锌素不足,,三、钾(K) 作用及特点: 适量钾素可促使果实肥大和成熟,促进糖 类的转化和运输,提高果实品质和耐贮性;并可促进加粗生长,组织成熟,机械组织发达,提高抗逆性,,缺素症状: 钾素不足,叶和其他组织抗病力降低;缺钾树木不能有效利用硝酸盐,影响光合作用,营养生长不良,叶小,果小;枝条加粗生长受阻,新梢细,严重时顶芽不发育,叶缘黄化,常向上卷曲;钾素过剩,枝条不充实,耐寒性降低,氮的吸收受阻或镁的吸收受阻,并降低对钙的吸收,,四、钙(Ca) 作用及特点: 适量钙素,可减轻土壤中有害金属离子的 毒害作用,使树木正常吸收氨态氮,促进植物生长发育;钙能调节植物体内的酸碱度,中和土壤中的酸度 植物体内的钙大部分积累在年龄较老的 部分,缺钙首先在幼嫩部分发生,,缺素症状: 缺钙影响氮的代谢和营养物质的运输,不利于氨态氮的吸收;根系受害明显,新根短粗、弯曲,尖端不久变褐枯死;叶片较小,严重时花朵萎缩和枝条枯死 钙素过多,土壤偏碱性而板结,使铁、锰、锌、硼等呈不溶性,导致植物缺素症的发生,,五、镁(Mg) 作用及特点: 适量镁素,可促进果实肥大,增进品质。
镁主要集中在植物的幼嫩部分,果实成熟时种子内含量增多沙质土壤镁易流失,酸性土壤流失更快,,缺素症状: 缺镁叶绿素不能合成,发生花叶病,植株生长停滞,严重时新梢基部叶片早期脱落 施磷、钾肥过量易导致缺镁症,,六、铁(Fe) 作用及特点: 铁是多种氧化酶的组成成分,参与细胞防 的氧化还原活动活化铁对叶绿素的形成希促进作用,,缺素症状: 缺铁影响叶绿素的合成,幼叶失绿,叶肉呈黄绿色,叶脉仍为绿色,所以缺铁症又称黄叶病严重时叶小而薄,随病情加重叶脉也失绿呈黄色,叶片出现黄褐色的枯斑或枯边,逐渐枯死脱落,甚至发生枯梢现象,,七、硼(P) 作用及特点: 硼能提高光合作用和蛋白质的合成,促进 花粉发芽和花粉管生长,对子房发育也有作用;增强根系的吸收能力,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抗病力硼主要分布在生命活动旺盛的组织和器官中花期需硼较多,,缺素症状: 缺硼根、茎、叶的生长点枯萎,叶绿素合成受阻,叶片黄化,早期脱落或输导组织发育受阻,叶脉弯曲,叶畸形严重缺硼,根和新梢生长点枯死,花芽分化不良,落花落果严重,果实畸形 硼素过量可引起毒害,影响根系的吸收,,八、锌(Zn) 作用及特点: 锌与叶绿素、生长素的形成有关,缺锌可 间接影响生长素合成。
生长旺盛部分生长素多,锌的含量也多,,缺素症状: 缺锌生长素含量低,细胞吸水少,不能伸长;枝条下部叶片常有斑纹或黄化;新梢顶部的枝条纤细或叶片狭小,节间短,小叶密集丛生,质厚而脆,即为“小叶病”缺锌常和土壤中磷酸、钾、石灰含量过多有关,,九、锰(Mn) 作用及特点: 锰是氧化酶的辅酶,可以加强呼吸强度和 光合速度,对叶绿素的合成有作用,保证树木各生理过程正常进行,有助于种子萌发和幼苗早期生长,,缺素症状: 缺锰的植物糖类和蛋白质合成减少,叶绿素含量降低,新梢基部老叶发生失绿症,上部幼叶保持绿色,当叶片从边缘变黄时,叶脉及其附近仍保持绿色;严重时呈现褐色,先端干枯,,园林植物生长发育需要多种元素,但是营养元素之间往往存在相助和拮抗作用相助指当一元素增加,另一些元素也随之增加例如氮与钙、镁间存在相助作用拮抗指当一元素增加或减少,可引起另一些元素相应地减少或增多如氮与钾、硼、铜、锌、磷间,钾.镬阃等存在拮抚馋用施肥时要注意元素间的关系二)园林树木的施肥特点,根据园林树木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地的要求与条件,园林树木的施肥有以下特点: 1.园林树木是多年生植物,长期生长在同一地点,从肥料种类来说应以有机肥为主,同时适当 用 学肥料。
施肥方式以基肥为主,基肥与追肥兼施 2.园林树木种类繁多,作用不一,观赏、防护或经济效用互不相同,树木在栽植地的生长环境条件差异十分悬殊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施肥种类、用量和方法三)园林树木施肥原理,1.根据树种合理施肥 树木的需肥与树种及其生长习性有关例如泡桐、杨树、重阳木、香樟、桂花、茉莉、月季、茶花等树种生长迅速、生长量大,与柏木、马尾松、油松、黄杨等慢生耐瘠树种相比,需肥量大应根据不同的树种调整施肥计划2.根据生长发育阶段合理施肥 总体上讲,随着树木生长旺盛期的到来,树木的需肥量会逐渐增加,生畏旺盛期以前或以后需肥量相对较少,休眠期甚至不需要施肥在抽枝展叶的营养生长阶段,树木对氮素的需求量大,生殖生长阶段则以磷、钾及其他微量元素为主根据园林树木物候期差异,施肥方案上有萌芽肥、抽枝肥、花前肥、壮花稳果肥以及花后肥等如柑橘类几乎全年都能吸收氮素,但吸收高峰在温度较高的仲夏,磷素主要在枝梢和根系生长旺盛的高温季节吸收,冬季显著减少,钾的吸收主要在5一l 1月间;而栗树从发芽即开始吸收氮素,在新梢停止生长后,果实肥大期吸收最多,磷素在开花后至9月下旬吸收量较稳定,1 1月以后几乎停止吸收,钾在花前很少吸收,开花后(6月间)迅速增加,果实肥大期达到吸收高峰,10月以后急剧减少。
就生命周期而言,一般处于幼年期的树种,尤其是幼年的针叶树,生长需要大量的化肥,到成年阶段对氮素的需要量减少对古树、大树供给较多的微量元素,有助于增强其对不良环境因子的抵抗力3.根据树木用途合理施肥 树木的观赏特性以及园林用途影响其施肥方案一般说来,观叶、观形树种需要较多的氮肥,而观花、观果树种对磷、钾肥的需求量大调查表明,城市里的行道树大多缺少钾、镁、硼、锰等元素'而钙、钠等元素又常过量也有人认为,对行道树、庭荫树、绿篱树种施肥应以饼肥、化肥为主,郊区绿化树种可更多地施用人粪尿和土杂肥4.根据土壤条件合理施肥 土壤厚度、土壤水分与有机质含量、醵碱度、土壤结构以及三相比等均对树木的施肥有很大影响例如,土壤水分含量和土壤酸碱度与肥效直接相关,土壤水分缺乏时施肥,树木可能不能吸收利用而遭毒害;积水或多雨时养分容易被淋洗流失,降低肥料利用率另外,土壤酸碱度直 接影响营养元素的溶解度,这些都是施肥时需要仔细考虑的问题5.根据气候条件合理施肥 气温和降雨量是影响施肥的主要气候因子如低温,一方面减慢土壤养分的转化,另一方面削弱树木对养分的吸收功能试验表明,各种元素中磷是受低温抑制最大的一种元素干旱常导致缺硼、钾及磷,多雨则容易促发缺镁。
6.根据养分性质合理施肥 养分性质不同,不但影响施肥的时期、方法、施肥量,而且关系到土壤的理化性状一些易流失挥发的速效肥料,如碳酸氢铵、过磷酸钙等,宜在树木需肥期稍前施入;而迟效性的有机肥料,需腐烂分解后才能被树木吸收利用,故应提前施人氮肥在土壤中移动性强,即使浅施也能渗透到根系分布层内供树木吸收利用;而磷、钾肥,由于移动性较差,故宜深施,尤其磷肥需施在根系分布层内才有利于根系吸收化肥类肥料的施用量应本着宜淡不宜浓的原则,否则容易烧伤树木根系事实上任何一种肥料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实践中应有机与无机、速效性与缓效性、酸性与碱性、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等结合施用,提倡配合施肥四)肥料的种类,肥料种类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 1.化学肥料 化学肥料又称为化肥、矿质肥料、无机肥料,其养分形态为无机盐或化合物某些有肥料价值的无机物,如草木灰,虽然不属于商品性化肥,但习惯上也列为化学肥料,还有些有机化合的产品,如尿素等,也常被称为化肥化学肥料种类很多,按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种类,可分为 氮肥、磷肥、钾肥、钙肥、镁肥、硫肥、微量元素肥料、复合肥料、草木灰、农用盐等化学肥料大多属于速效性肥料,供肥快,能及时满足树木生长需要。
化学肥料还有养分含量高、用量少的优点但化学肥料只能供给植物矿质养分,一般无改土作用,养分种类也比较单一,肥效不能持久,而且容易挥发、流失或发生强烈的固定,降低肥料的利用率所以,生产上一般以追肥形式使用,且不宜长期单一施用,应和有机肥料配合施用2.有机肥料 有机肥料是指含有丰富有机质,既能提供植物多种无机养分和有机养分,又能培肥改土的一类肥料,其中绝大部分为就地取材自行积制的有机肥料来源广泛、种类繁多,常用的有粪尿肥、堆沤肥、饼肥、泥炭、绿肥、腐殖酸类肥料等虽然不同种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