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国外高校德育工作简述及对我国的启示.doc
5页国外高校德育工作简述及对我国的启示 摘 要: 德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通过对中外各国高等教育德育现状的阐述,可以了解各国高等教育的德育工作状况,并可从中得出对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启示 关键词: 中外高校 德育 简述 启示 教育除了“单纯”的培育和传授学问外,还应当为同学供应美化其思想品质的机会德育始终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虽然高校在德育工作中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但现今高校的德育工作在教育的内容、途径、方法等方面还是有不足之处随着各国教育文化事业沟通的不断加强、加深,通过了解国外高校德育现状,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国高校德育供应借鉴 一、德育的内涵 德育从字面上讲即道德教育要澄清什么是德育,首先需要考虑什么是道德、教育与道德之间的关系道德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之间关系的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1),包括私德、公德和职业道德在学校教育中,私德教育是为了培育同学在与他人交往中良好的个人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公德教育是为了培育同学的社会公德意识和良好的社会公德行为;职业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学校教育让同学拥有在今后社会工作中符合职业道德要求的道德意识道德行为(2)。
道德包含抱负层次、原则层次和规章层次三个层面的要求道德抱负是最高的道德境界,是学校期望同学去追求达到的,道德规章是要求同学必需遵守的道德规范,道德原则是在某些情境条件下可以变通的行为规范(3) 二、国外高校德育现状 (一)美国高校德育 美国高校德育的主要内容有公民教育和道德教育高校公民教育是为了让同学了解本国政治制度、宪法和公民的基本权利,对同学进行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公平等思想的宣扬和教育道德教育是为了培育同学科学的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4)在道德教育实践过程中,美国高校主要通过课程教学、课外活动和环境熏陶等方式进行首先,通过课程进行直接的道德教育美国高校的通识教育,是一种在高校本科教育中供应应同学肯定程度的学问以培育具有综合推断力量人才的教育培育方式(5),美国的高校都在通识教育中设置公民和道德教育课程,在专业课程中也进行公民和道德教育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公民和道德教育的内容如在行政管理学院设置行政伦理学另一种是以公民和道德教育为目标的专业课其次,通过课外活动进行间接的道德教育课外活动包括校内活动和社会活动美国高校的校内活动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校方发起的活动,如很多高校利用入学教育让同学了解校纪校规、介绍校规等。
另一种是同学自发组织的活动同学参与的社会活动主要有社会政治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6)如反对战斗、环境爱护、提倡男女公平运动,通过参与社会政治和服务活动,同学可以通过实践活动促进自身价值观念的成熟和科学化,学会关怀他人,增加对社会的责任感再次,通过环境熏陶进行道德教育美国高校都很重视校内文化建设,在校内物质文化上,加强其物质环境的建设,校内硬件设施的设计上渗透校内精神,努力营造学习氛围;在精神文化上,对同学进行入学教育,增加同学的归属感,培育同学对学校的喜爱之情,增加同学对学校的责任感;定期组织同学参观历史建筑、博物馆、战斗遗址等,使高校生在无形中接受了道德教育 (二)德国高校德育 德国在《联邦德国教育总法》中对学校在德育方面的目标规定到:“使同学具有必要的思想品质和行为标准,使他们具有为进展社会生活、进展科学技术而献身的精神……”(7)德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实现途径主要是通过各学科、各专业的渗透德国高校普遍开设伦理学、神学、教育学、法学、经济学等类课程,这些课程是高校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主要载体,同时,学校还要求同学在学习主修专业时,都要从历史、社会和伦理学的角度探讨分析德国高校通过这种渗透方式对同学进行民主、自由、博爱的价值观念教育。
德国高校德育的另一条重要途径是通过考试制度(8)依据国家的要求,各专业资格考试都必需包含本行业规章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内容如教育等专业的同学,需要通过师德考试在德国,还通过社会团体、公共机构对高校生进行德育渗透这些社会团体和公共机构经常结合国内外的政治形势举办讲座、报告会、讲解国内和国际大事、法律学问、职业道德等(9)心理询问是德国高校实行德育的又一途径德国几乎全部高校都设有心理询问类机构,高校通过心理询问为同学供应生活、学习、就业上的挂念,指导同学思想和心理上的成熟,对健全高校生人格等起着重要作用 (三)英国高校德育 首先,通过课程教育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一方面,高校开设德育课程,如宗教课、道德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乐观引导同学进行思考,并指导同学进行自我反省,鼓舞同学探求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另一方面,在其他学科课程中渗透德育,如通过历史教学,培育同学的民族骄傲感其次,英国的德育教育尤其看重生活的感染和环境的熏陶英国高校对校内环境的设计、硬件设施的布局、教室环境的布置等渗透着德育的功能比如牛津高校优雅的校内建筑、学校的钟声构成了学校独特的文化特点,培育了一代代优秀的同学(10)再有,高校格外重视教师的个人品德和修养,强调教师在同学优秀品德形成过程中的引导和示范作用,留意教师的个人品质和修养对同学人格的影响,强调全体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应当通过自己的政治态度、道德品质和生活方式,对同学的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施加影响(11)。
此外,高校还格外重视发挥社会服务对同学德育的功能,鼓舞同学乐观参与社会服务活动,让同学在实践活动增长道德意识,提高道德责任感,养成高尚道德行为,培育道德情感 (四)日本高校德育 日本高校的德育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共性教育、人生观教育、国际意识教育、创业精神教育(12)日本高校的德育途径也是接受多种方式相结合首先,重视教师的言传身教学校要求老师要挂念同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指导和影响同学的道德行为其次,通过课程的设置进行间接灌输在日本高校中,任何专业的课程体系中都包含有很多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再次,重视与中学校德育的联系,日本高校与中学校的德育具有系统性、层次性,彼此在德育目标、内容、方法上侧重点不同,相互连接,分工合作同时,日本高校通过各种社会实践促进德育(13)如日本高校鼓舞同学到工厂、公司、商社去干临工,培育同学的责任感、职业规范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等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马上删除资料共共享,我们负责传递学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