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高二数学《轴对称》课堂练习题.doc
5页高二数学《轴对称》课堂练习题 【小编寄语】查字典数学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高二数学《轴对称》课堂练习题,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知识梳理】 掌握这部分内容,首先弄明白轴对称及轴对称图形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以及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知道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哪些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中考中常以填空、选择形式出现 【能力训练】 一.填空题 1.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一条_____________ 2.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 ,则其它两个内角为_____________度 3.写出6个是轴对称图形的英文字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五个具有轴对称性质的汉字:______ 5.等腰三角形有_____________条对称轴;五角星有_____________条对称轴;角的对称轴是这个角的_________________; 6.平面上不重合的两点的对称轴是____ _________,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它有_____________条对称轴 7.一个等腰三角形有两边分别为4和8厘米,则周长是______ _______厘米 8.举出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事物(至少三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若AC是等腰 ABC的高,则AC也是____ _________,还是___ __________ 10.等边三角形的周长是30厘米,一边上的高是8厘米,则三角形的面积为______ _______ 二.选择题 1.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等边三角形 B.等腰直角三角形 C.不等边三角形 D.线段 2.如图,轴对称图形有( ) A.3 个 B.4个 C.5个 D.6个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关于某直线对称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B.全等三角形是关于某直线对称的 C.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则这两个图形一定分别位于这条直线的两侧 D.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全等三角形关于公共边所在的直线对称 4.段、两条相交直线、等腰三角形和圆四个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4个 D.3个 5.如图,DE是 ABC中AC边的垂直平分线,若BC=8厘米,AB=10厘米,则 ABC的周长为( )厘米 A.16 B.28 C.26 D.18 6.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B.有一个角为 的Rt C.有一个角为 的等腰三角形 D.一个内角为 的三角形 7.当你看到镜子中的你在用右手往左梳理你的头发时,实际上你是( ) A.右手往左梳 B.右手往右梳 C.左手往左梳 D.左手往右梳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等腰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互相重合B.顶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C.等腰三角形一边不可以是另一边的二倍D.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三、作图题 1.找出下列图形的所有的对称轴,并一一画出来。
2.以直线为对称轴,画出下列图形的另一部分使它们成为轴对称图形: 3.如图,已知牧马营地在M处,每天牧马人要赶着马群先到河边饮水,再到草地吃草,然后回到营地,试设计出最短的放牧路线 4.如图,一个算式在镜中所成的像构成的算式是正确的,但是在实际中是正确的吗?实际中这个算式是什么?(写出即可) 四、解答题 1.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比另一个内角的2倍少 ,求这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考虑两种情况) 2.某居民小区搞绿化,要在一块长方形空地上建花坛,要求设计的图案由圆和正方形组成(圆与正方形的个数不限),并且使整个长方形场地成轴对称图形,你有好的设计方案吗?请在如图的长方形中画出你的设计方案 3.如图,有三条交叉的公路,现要在三条公路交叉所形成的区域内建一货运站,使得货运站到三条公路的路程一样长,请问如何确定货运站的位置?简单叙述你的方法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直线;2.35度,35度;3.ACDEHI;4.大,天,口,日,品,田;5.1,五,平分线;6.连结两点所得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一;7.20厘米;8.天坛,黑板等;9.中线,顶角的平分线;10.40 二、选择题:1-8:CBACDBBD 三、作图题:(略) 四、解答题:“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1.第一种情况:52.5度,52.5度,75度;第二种情况:48度,66度,66度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2.3设计图案略“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第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