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察院群众路线总结.docx
12页检察院群众路线总结1. 检察机关如何践行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工作路线回顾党的历史,兴衰成败都与党和群众的关系紧密相联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检察机关作为党领导下的司法机关,作为反腐倡廉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应当积极响应中央号召,深刻反思在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上存在的问题,主动研究深化群众工作、维护民生民利的措施,认真思考教育实践活动需要把握的重点,使检察工作更加贴近群众、更好服务群众,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围绕这些问题,笔者谈一些认识和思考四大问题影响群众工作 感情淡漠一些检察人员长期在机关工作,缺乏群众观点教育,直接与人民群众接触较少,不了解基层,不了解群众,对群众利益漠不关心;个别干警对群众的诉求漠然处之、敷衍应付、推诿扯皮,缺乏责任心,缺乏同情心在这一方面,有几种现象值得重视:高速公路快了,但到基层少了;信息资料多了,但调查研究少了;网络媒体多了,但和人民群众面对面的机会少了;用电脑处理公文多了,但办事的效率低了;一些干部官做大了、权力大了,但做群众工作的本事小了;文凭高了、学识上去了,但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却下来了。
履职懈怠法律监督职责履行不够充分有的地方查办职务犯罪力度不够大,不敢查办要案和不重视查办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案件;有些问题网络炒作了、揭露了,群情激奋了,才被动查处;有的执法不规范、不文明甚至违法办案,致使正常执法办案遭到群众质疑;有的诉讼监督工作质量效果不够好;有的工作思路不清,不研究如何更好地开展执法办案工作,不研究如何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而是热衷于一些务虚的东西对这些问题,群众有意见、有怨气、不满意 与民争利在当前利益多元化、阶层复杂化、资本与权力苟合趋势越来越明显背景下,掌控公共权力的不法官员谋求私利的欲望日益膨胀毋庸讳言,检察院作为当前这样一个特定时期的“强势部门”,虽不直接拥有经济管理职权,但间接影响还是有的现实中,个别干警利用检察权隐蔽经商,入股开矿办企业,有的协调或干预工程招投标,干扰了正常的市场经济活动,对合法经营者可期待利益造成威胁甚至侵害,社会有议论,群众有看法,应当引起警觉 违法违纪近年来,我们坚持狠抓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涌现出了一批在全省全国有影响的先进典型但是,少数干警特权思想、霸道作风依然存在,为检不廉、违法干预过问案件甚至徇私枉法、贪赃枉法情况时有发生,违规扣押、冻结涉案款物现象没有完全杜绝。
这些问题严重损害了检察机关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六个统一深化群众工作 把依法履行职能同做好群众工作有机统一起来这是坚持群众路线的逻辑起点一要主动站位全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二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做到人民检察为人民三要坚持“三个效果”有机统一具体讲,执法办案要实现三个目标层次:第一层次是“定分止争,明辨是非”,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性准确、处理适当、程序合法,经得起历史检验第二层次是“案结事了,息诉罢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第三层次是“深化职能,积极促进社会管理创新”,实现司法对社会的调整功能 把检察工作同群众工作有机统一起来这是坚持群众路线的法治前提运用法治思维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首先要尊崇宪法和法律,严格遵循法律规则和法定程序,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护人民权益和尊重保障人权同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手段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调整经济社会关系,善于运用法律手段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公平正义,善于运用法律手段预防惩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确保社会稳定转变执法办案方式在业绩评判上,由单纯重视提高办案数量,向数量、质量、效率、效果、安全相统一转变;在执法价值取向上,由总体强调严打、维护稳定向更加注重宽严相济、促进社会和谐转变;在案件管理方式上,由分散管理向集中、动态、透明管理转变;在办案方式上,从单纯办案、就案办案向更加注重化解矛盾纠纷转变,增加社会和谐因素。
强化法律监督同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有机统一起来这是坚持群众路线的基本手段依法查办危害民生民利案件要从群众最关心的公共安全、最关切的利益保障、最关注的公平正义等问题入手,严厉打击严重暴力犯罪、多发性侵财犯罪、黑恶势力犯罪等严重侵害群众利益、影响群众安全感的刑事犯罪,积极介入重大矿难事故、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件、重大监管安全事件调查,严查背后的渎职犯罪,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妥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对上访群众,有理的坚决纠错到位,恢复被损害的公正;对有情绪的,要耐心教育引导,解开心结;对有困难的,积极协助党委政府,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加强与民政、财政等部门的协调,采取资金补助、社会援助、办理低保等措施,开展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着力解决法度之外、情理之中的问题,彰显司法人文关怀2. 检察室如何践行群众路线一、紧跟党委决策部署,立足检察职能,在充分履职中提高群众工作能力 检察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其一切工作都必须立足于检察职能本身同时,基层检察机关处于群众工作的第一线,对保障和改善民生有义不容辞的职责因此,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最重要的一条途径就是在实施法律监督权的过程中维护公平正义、保障人民权益。
一)深入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着力营造清正廉洁的政务环境赢得群众信任充分发挥检察机关的自侦职能,坚决惩治阻碍政令畅通、影响经济发展、妨害民生民利、群众反映强烈、损害群众利益的贪污贿赂犯罪,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突出查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失职渎职、滥用职权的职务犯罪案件2012年以来,奎文区检察院共立查各类职务犯罪案件18件25人,涉及公安、城管、教育、质监等多个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行业(系统),涉案金额近1000余万元同时,有效利用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展室,积极配合地方党委开展警示教育,受教育党员干部达3000人次;与地方电视台联合制作《轨迹终极》反腐倡廉公益广告,向辖区内村两委成员发放《法律常识ABC》、向工程建设单位发放《廉洁工作手册》;与国土、交通等21个部门和单位建立职务犯罪风险防控机制;结合办案,协助18个发案单位健全完善预防措施;针对职务犯罪预防,向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检察建议27份,提供调查报告26件, 对惩防腐败体系建设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二)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着力营造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保障群众平安充分发挥批捕和公诉职能,按照地方党委的统一部署,与公安、法院等部门密切配合,积极投身全区百日“严打”、四项突出治安问题专项集中整治等活动,依法加大对黑恶势力、严重暴力、多发性侵财、危害校园安全、毒品犯罪的惩治力度,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维护了本地的安定和谐。
奎文区检察院结合本地经济发展特点,依法打击非法经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生产销售伪劣商品、金融诈骗、合同诈骗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为群众营造公平的创业氛围全面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轻微刑事案件采用快速办理机制,对家庭或邻里纠纷引发的刑事案件,促成当事人达成和解,对未成年人和在校学生犯罪案件,在依法从宽处理的同时,与家长、学校、社区共同做好帮教工作三)认真履行诉讼监督职能,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公平正义的阳光维护群众权益重点监督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罚代刑,以及刑讯逼供、暴力取证、违法采取强制措施等问题;注重监督纠正超期羁押、体罚虐待被监管人员等侵犯人权的问题,对查出的患有严重疾病的犯罪嫌疑人要及时建议看守所及时送医院治疗或及时变更强制措施,督促看守所做好在押人员反映的食、住、医等方面的问题;注重监督纠正民事行政裁判错误以及民事诉讼中存在的违法调解、违法执行等问题;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推进社区矫正对象等重点人群的回访帮教,帮助矫正对象回归社会,提高教育改造质量二、牢记执法为民宗旨,用心体察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在保障和服务民生中提升群众工作能力 坚持把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秉承“有限职责,无限服务”的理念,努力提高检察工作的亲和力和公信力,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安全、更幸福、更有尊严。
奎文区检察院从丰富群众工作载体入手,为检察干警搭建多种多样的平台与群众打交道,在实践中达到群众路线教育的实效一)认真搭建群众工作平台,努力使检察工作更加贴近民心、贴近群众通过设立检务服务中心、派驻检察室、民生检察联络点、聘请民生检察联络员等,构建起集控告申诉、阳光检务、民生热线、申诉听证、信息查询“五位一体”的“一站式受理、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服务群众工作平台深入开展“一名党员联系一个帮扶对象,一个党支部联系一个基层单位”活动和“进农户、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服务民生、服务经济”大走访活动,并将大走访活动常态化,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自2012年以来,共开展送政策、送法律、送信息、送建议活动29次,联系基层单位25个,走访社区18个、企业31家、学校7所、住户165家,解决实际问题58个,通过走访帮助邵家村依法追讨五年拖欠房租11万元,发放征求意见函、调查问卷500余份,征求意见建议37条,为群众解决涉法问题和实际困难75件二)用心参与社会管理,努力提升检察工作融入社会、促进和谐的水平和功能一是大力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留守儿童等特殊人群的帮教管理,积极开展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对生活确有困难的4名被害人发放救助金7万元,彰显司法人文关怀。
二是大力加强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工作,不断完善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工作机制,会同司法、公安等相关部门建立了刑释解教人员“衔接管理、安置帮教、定期回访”一体化工作格局,全区343名社区矫正人员全部纳入有效监管三是大力加强未检工作,专门成立未成年人刑事检察科,与区七个部门联合制定了未成年刑事案件帮教志愿者制度,公诉部门被评为203. 基层检察院如何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基层检察机关处于服务群众的第一线和最前沿,只有找准发挥检察职能与服务群众的结合点,深入群众听民声、强化监督保民利、化解矛盾安民心,才能不断满足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使检察工作扎根于深厚的群众土壤,永葆生机和活力1、把密切联系群众作为加强和改进工作的切入点,切实转变工作理念,主动到群众中去,听取民生民意,深入了解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新要求新期盼2、把事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问题作为工作重点,切实发挥刑事检察、职务犯罪侦查和诉讼监督职能,采取有力措施,改善工作机制,找准群众工作的结合点和着力点,充分保障群众的利益,提高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3、关注群众向往和睦,向往和谐,向往稳定的心理需求,把化解矛盾贯穿执法办案的始终,努力实现执法办案“定分止争、明辨是非”、“案结事了、息诉罢访”、“深化职能、积极促进社会管理创新”三个目标层次要求,实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当前,既是社会转型期,也是基层社会矛盾凸显期为此,应充分发挥检察室贴近基层、贴近农村、贴近群众的优势,构建“预防—调解—化解”三级矛盾化解机制,及时消除矛盾纠纷建立涉农职务犯罪预防机制由乡镇党委牵头,检察室出面协调基层派出法庭、派出所、司法所联合组成社会稳控小组,在镇、中心村及村委会建立三级调解网络,层层化解群众反映的各类矛盾纠纷;围绕乡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妥善处理影响党委政府工作大局的信访矛盾,做到“矛盾不上交,困难不外推、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全力维护基层社会稳定4. 基层检察院如何践行群众路线A 对基层检察院贯彻群众路线的几点认识 曹建明同志要求:践行为民宗旨,坚持务实作风,保持清廉本色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在新形势下,基层检察院应当如何贯彻群众路线,谈谈几点认识一、目前基层检察院贯彻群众路线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少数检察人员群众意识淡簿一些基层检察人员长期呆在机关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