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河南省南阳市宛城中学高三地理联考试卷含解析.docx
12页2022年河南省南阳市宛城中学高三地理联考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基于粤、苏、贵、桂四省区1990年的省际人口迁移、自然增长率、老年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专家预测了2050年这四个省区老年人口比重的变化读下图,完成14-15题 14.产生图中变化趋势的最直接因素是( )A.省际人口迁移差异 B.自然增长率的变化C.老年人口数量变化 D.经济发展水平差异15.上述因素对四省区城市化水平产生的影响是( )①广西城市化水平降低②贵州城市化水平降低③江苏城市化水平提高④广东城市化水平提高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参考答案:14.A 15.B14.【命题立意】本题通过不同年份老龄化程度对比,考查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因素解析:贵、桂两省区因经济欠发达,劳动力大量外迁,导致老年人口比重迅速提高;苏、粤两省因经济发达吸引劳动力迁入,老年人口比重相对下降资料给定的不是人口数量,而是比重,C错自然增长率应该是发达地区低于欠发达地区,使欠发达地区老年人口比重较低,B项错误D项是根本原因而非直接因素易错警示】从图中看出,1990年桂、贵两省的老年人口比重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处于发达地区的苏、粤则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50年预测数据,桂、贵两省的老年人口比重远远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促使年青人迁往发达地区,而使欠发达地区的人口老龄化加剧15.【命题立意】本题通过人口迁移对城市化的影响,考查综合分析能力解析:四省区间人口迁移流向为由桂、贵向苏、粤,而迁出区主要为农村,迁入区主要为城市因此,使得桂、贵两省由于农村人口减少而使城市水平提高,而苏、粤两省则由于城市人口增加而使城市化水平提高易错警示】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主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计算公式为:城市化水平=城市总数/(城市人口总数+乡村人口总数)2. 在方言中,横切山脉使山脉中断的河谷或山谷称为“陉”,这种谷底因为走向与山脉近于垂直相交,也称为“横谷”陉”,历史上常被利用作为迁徙、贸易、征战的道路系统下图为太行八陉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4. 历史上陉的功能主要表现在①交通通道 ②农业基地 ③人口集聚区 ④关隘要冲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5. 太行八陉中,交通意义最为重要的是A. 飞狐陉 B. 井陉 C. 白陉 D. 轵关陉参考答案:4. D 5. B本题主要考查交通线路,阅读材料了解陉的含义,认识陉的主要作用,在交通运输当中连结主要城市的交通线路最为重要。
4. 横切山脉使山脉中断的河谷或山谷称为“陉”,这种谷底因为走向与山脉近于垂直相交,也称为“横谷”陉”,历史上常被利用作为迁徙、贸易、征战的道路系统这说明历史上陉的功能主要是交通要道和关隘要冲,选择D5. 井陉横穿太行山脉,连结两个主要城市太原和石家庄,是主要的交通要道,交通意义最为重要,选择B3. 据重庆万州区公安通报,2018年10月28日上午10时许,重庆市万州区一公交车在万州长江二桥桥面与小轿车发生碰撞后,坠入江中救援搜救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三批下潜救援人员(每批2人)在位于长江二桥上游约28米、水深约71米处坠江的公交车上,成功救捞出第7名遇难者遗体,并还发现2名遇难者遗体同时,下潜作业也基本摸清坠江公交车水下情况,初步了解公交车呈30度角前倾、车辆结构部分受损完成下题事故发生后,119接警调度中心为查询119救援车辆的位置信息,所采用的技术是A. RS B. GIS C. RS和GPS D. GIS和GPS参考答案:D【详解】事故发生后,119接警调度中心为查询119救援车辆的位置信息,所采用的技术是GIS和GPS,GIS主要功能是查寻、分析,GPS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D对。
RS主要功能是获取遥感信息,不能查寻、定位,A、B、C错4. 下图是某天气系统过境前和过境时的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该天气系统可能是A.气旋 B.反气旋 C.暖锋 D.冷锋参考答案:D5. 2009年2月12日下午,我国四川泸州、宜宾南部一带天气异常燥热,宜宾筠连县在下午4时气温达到26℃,1小时后气温骤然升高10℃,达到36℃接下来的一个小时,气温又像坐过山车一般下降,在下午6时降到了23℃当地居民感觉2小时内,气温从初夏一下子迈入盛夏,接着一场大风又把大家从盛夏刮到了秋天而按照当地的气候特征,2月中旬是冬末初春的季节省气象台台长范晓宏介绍,根据该日的气象资料初步判定,筠连县出现了“焚风”现象下图为此次天气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处降水为锋面雨 B.b、c两处气温相等C.d处植被为洛叶阔叶林 D.迎风坡降水规律为少-多-少7.关于焚风强烈时造成的危害说法不正确的是A.使农作物枯萎 B.引起森林大火 C.随着水的三相变化b处吸热c处放热,空气干燥D.所经地区湿度降低参考答案:D C略6. 下图示意挪威位置和地形。
挪威是世界上水能资源开发较充分的国家该国大型水电站多为高水头(电站水库水位与发电机组所在位置高差大)电站据此完成12~13题 12、挪威大型水电站多为高水头电站的主要原因是该国: ( ) A.海岸线曲折,多峡湾 B.多山地,河流落差大 C.地形平坦,水网密布 D.河湖众多,少泥沙13、挪威为建高水头电站而修建的水库: ( ) A.很少引发库区移民 B.水位季节波动较小 C.占用大量耕地 D.可以保护鱼类和其他野生动物参考答案:12.B 13.A7. 形态各异,丰富多彩的坚硬岩石是地球固体表层的重要组成部分10. 不同大陆板块的碰撞挤压会产生高压环境,能够形成某些种类的变质岩下列能够广泛出露这类变质岩的区域是 A. 喜马拉雅山区 B. 日本太平洋岩区 C. 新西兰南北岛屿 D. 冰岛火山带11. 张家界景区群峰林立,山体陡峭、险峻,其主要岩石类型是A. 石灰岩 B. 片岩 C. 板岩 D. 石英砂岩参考答案:10.A 11.D8. 右图中圆圈表示某条纬线,A点为晨昏圈与该纬线的切点。
据此回答25—26题25、若A点地理坐标为(80°N,150°W),且此时北半球为冬半年,则伦敦时间为:A.2时 B.6时 C.18时 D.22时26、若A点为南极地区的中山站(69°22′S,76°23′E),则下列诗句中最符合图示对应时节的是A.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B.今夜月圆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C.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D.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参考答案:25-26 DC9. 读某地区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在我国这种地形广泛分布地区的主要热量带是A.寒温带 B.中温带 C.暖温带 D.亚热带参考答案:D10. 下列日期中,北京的昼长与2008年奥运会闭幕日那天(8月24日)北京的昼长最接近的是( )A.奥运圣火火种在希腊雅典采集的那天(3月25日)B.奥运圣火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的那天(4月23日)C.奥运圣火传递至协办城市青岛的那天(7月24日)D.奥运圣火在国家体育场被点燃的那天(8月8日)参考答案:B11. 读下列材料,完成 材料Ⅰ:世界正处在第一代生物燃料技术向第二代燃料技术的过渡时期。
第一代生物燃料技术,是直接用植物的油料生产生物柴油,或把粮食(玉米)转为乙醇的技术 第二代生物燃料技术是以非粮食为原料生产生物乙醇、生物柴油、生物质液化的技术 材料Ⅱ:过去的几年,国际资本主要涉足中国的风能和太阳能现在它们又“疯狂”向中国的第二代生物燃料技术领域挺进1.中国发展生物燃料技术的现实意义在于 A.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构成 B.减少对石油的依赖 C.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D.实现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2.国际资本“疯狂”涉足中国的第二代生物燃料技术这是因为 A.中国有丰富的生物燃料的原料 B.中国有正在成熟的生物燃料技术 C.中国有广阔的生物燃料市场空间 D.有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参考答案:1.B 2.C 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热带辐合带,又称赤道辐合带,是在南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的赤道槽内由南北半球的东北信风、东南信风或变向信风(季风)汇合而形成的狭窄的气流辐合区,也是多雨带在30°E以西的非洲地区,由几内亚季风与其他偏北风构成了热带辐合带下图为非洲热带辐合带在一年中最南、最北的位置分布图。
l)指出图甲和图乙所属的季节,并分析几内亚季风的成因2)概括30°E以西的非洲热带辐合带的空间分布特征,并简述该辐合带上多雨的原因3)分析Q地气候的主要特点及成因参考答案:(1)图甲表示北半球冬季,图乙表示北半球夏季成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越过赤道,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形成几内亚季风(或西南风)2)分布特征:一年中全部都位于北半球,呈南北来回摆动原因:在非洲热带辐合带上,有来自低纬度地区的大量暖湿水汽,产生大范围的空气对流,水汽不断上升,形成厚厚的积雨云,常伴有雷暴、大风、多雨等天气现象3)主要特点:夏季高温少雨(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成因: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气候高温少雨;冬季受西风带影响,从海洋带来暖湿气流,气候温和多雨详解】(1)由图示可以看出,图甲东北信风南移,赤道辐合带在赤道附近,说明太阳直射点南移,表示北半球冬季;图乙东北信风带北移,赤道辐合带在赤道以北分布,说明太阳直射点北移,表示北半球夏季几内亚季风的成因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导致的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有关: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南半球东南信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越过赤道,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右偏,形成西南风即几内亚季风。
2) 直观读图30°E以西的非洲热带辐合带的空间分布特征:一年中全部都位于北半球,呈南北来回摆动多雨原因从辐合带形成及降水形成条件角度分析:赤道辐合带,是在南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的赤道槽内由南北半球的东北信风、东南信风或变向信风(季风)汇合而形成的狭窄的气流辐合区;有来自低纬度地区的大量暖湿水汽,加之纬度低地面受热强烈,产生大范围的空气对流,水汽不断上升,形成厚厚的积雨云,常伴有雷暴、大风、暴雨等天气现象,多对流雨3)Q地气候特点结合其所处地理位置、大气环流特点,从全年的气温和降水特点分析:Q地处大陆西岸,30-40纬度间,夏季由于太阳直射点北移,Q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气候高温少雨;冬季由于太阳直射点南移,Q受西风带影响,从海洋带来暖湿气流,气候温和多雨;形成地中海气候点睛】热带辐合带可分为季风辐合带和信风辐合带1、季风辐合带季风辐合带是指在北半球夏季,来自南半球的东南风越过赤道后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