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贵州大学植物营养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ni****g
  • 文档编号:521768424
  • 上传时间:2023-07-2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6.81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有益元素:除了目前普遍公认的17种必需元素之外,有些元素对某些植物的生长发育能产生有利的影响,这些元素被称为有益元素或不是所有植物必须,但为某些植物种类所必须或在特定条件下所必须2. 根外营养:植物通过叶片/茎等地上部器官吸收养分并进行代谢的营养方式3. 最小养分律:作物产量受最小养分的支配,在植物各生长因子中,如果有一个因子含量最少,其他生长因子即使丰富,也难提高其产量4. 营养临界期:指某种养分缺少或过多,各种营养比例失调时对作物生长发育影响最大的时期5. 养分递减律:即其他养分充足时,由于增施某种养分,而产量也随之增加,但增加并不完全是直线的,随着养分的不断增加而产量的增加率却逐渐下降,即在达到最高产量后,产量则不再增加6. 养分归还学说: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养分,每次收获必从土壤中带走某些养分,使土壤中养分减少,土壤贫化要维持地力和作物产量,就要归还植物带走的养分对恢复和维持土壤助力有积极作用7. 最大效率期:是指某种养分能发挥其最大增产效能的时期8. 维茨效应:由于钙离子有稳定质膜结构的特殊功能,有助于质膜的选择性结果或营养溶液中钙、镁、铝等二价及三价阳离子,特别是二价钙离子在相当广泛的浓度范围内能促进钾、铷(Rb)等离子的吸收效应9. 硝化作用:通气良好条件下,土壤中的NH4-在微生物的 作用下氧化成硝酸盐的现象。

      10. 反硝化作用:嫌气条件下,土壤中的硝态氮在反硝化细菌作用下还原为气态氮从土壤中遗失的现象11. 复混肥:标明量的养分中含有N,P,K三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植物必须营养元素有化学方法或掺混方法制成肥料12. 有机肥:来源于植物或动物以提供养分为主要功效的含碳物料,或称能用作肥料的各种有机物质作用:①改良土壤性状,增强土壤肥力②提供作物养分,促进作物生长③缓解资源矛盾,保护生态环境)13. 拮抗作用:任意提高膜外某种阳离子的浓度必然会影响对其阴离子的吸收14. 氨基化作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首先将土壤中的复杂大分子化合物蛋白质、核酸、多聚体等分解成简单的氨基化合物15. 氨化作用:胺和氨被进一步微生物作用而释放出氨的作用16. 生理碱(酸)性肥料:由于植物选择性吸收肥料中的其一离子,而使土壤变酸或变碱的肥料称之为生理酸(碱)性肥料17. 肥料利用率:是指施在土壤中的肥料,在一定时期内,某种营养元素被作物吸收利用的数量,占总施肥量中该元素施入量的百分比18. 拮抗效应:指在溶液中某一离子的存在或过多时能抑制植物对另一种离子的吸收或转运现象19. 报酬递减律:从一定土地上所得到的报酬随着向该土地投入的劳动和资本量的增大而有增加,而单位面积的报酬却随着投入的增加而降低20. 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指某种养分能够发挥其最大增产效果的时期21. 肥料的概念:提供植物所需营养,能够改良土壤特性的物质22. 绿肥的概念:凡是用作肥料的植物绿色体均称为绿肥,它对于改良土壤、固定氮素、营养植物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章一. 必需元素的组成:19种碳C氢H氧O氮N磷P钾K钙Ca镁Mg硫S铁Fe锰Mn铜Cu锌Zn钼Mo氯Cl硼B镍Ni钠Na硅Si二. 判断必需元素的标准:1.如果缺少这种元素,植物的生长发育就会受阻,不能完成生活周期这是营养元素的不可缺少性2. 缺少这种元素,植物就会表现出某些特有的症状,而且只有补充该元素后症状才能减轻或消除这是必需营养元素的专一性或不可替代性 3. 该元素直接参与之诶的新陈代谢,如作为植物体中酶的组成分或酶的催化反应所必需对植物起直接的营养作用,而不是通过影响土壤的理化性质,微生物生长条件等改善环境的间接效果这是必需营养元素的直接功能性三. 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机制及特点(1) 被动吸收:职务及养分顺浓度梯度或电化学势梯度进入细胞自由空间的过程,又称为非代谢吸收主要是通过扩散和离子交换作用进行 特点:不消耗能量,吸收的养分也没有选择性,并且这种吸收交换反应是可逆的 方式:a离子扩散:当细胞外离子浓度高于细胞内时,将导致离子顺浓度梯度向向细胞自由空间扩散b离子交换:根部呼吸释放的CO2与H2O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解离为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吸附在根系表面,与土壤溶液中的离子进行离子交换,交换后的离子进入自由空间。

      (2) 主动吸收:指膜外养分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势梯度,需要消耗代谢能量,有选择性的进入原生质膜内的过程,又称为代谢吸收 特点:需要ATP 载体 吸收的养分有选择性且是不可逆的反应四. 根外营养的概念及特点1) 概念:植物除了可以通过根部吸收养分,也可以通过叶片,茎等地上部器官吸收养分,并进行代谢的营养方式 (2)特点.a直接供给营养,防止养分在土壤中的固定和转化 b养分吸收转化比根部快,能及时满足植物的需要 c根外营养可节省肥料,经济效益高 d能直接影响植物代谢,促进根部营养,强株健体 e调节植物生长,防虫 受气候影响大,不同离子对根外吸收不同 g肥效短,养分总量有限五. PH.水分 温度如何影响根对养分的吸收?水分:1.水分状况影响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发育 2.土壤水分影响土壤养分的浓度,有效性和迁移,进而影响植物对养分离子的吸收 3.土壤水分通过影响养分的形态,转化及有效性,间接影响植物对养分离子的吸收温度:1.温度对根系生长和根系活力,形态的影响 2.温度影响呼吸作用,间接影响能量的供给,从而影响根系对离子的吸收 3.影响酶活性,温度高,使膜由液晶转为液态 温度低,影响代谢,温度过低时,原生质水结冰,细胞胀破,形成冻害PH.1影响根细胞表面的带电性 2.影响原生质膜的通透性 3.影响养分有效性(土壤中矿物质的溶解和沉淀) 4.土壤反应直接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因而间接影响土壤中有效养分的多少。

      三. 影响根系吸收养分的因素有哪些? 1. 根系本身的形态特征 2根系的阳离子交换量 3湿度 4光照 5水分 6土壤PH 7.土壤介质中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8土壤质地四. 施肥的技术包括哪些方面? 1) 技术:肥料种类的确定 2.施肥量确定 3.施肥时间 4施肥方法2) 如何确定施肥量:a) 施肥量=作物当季养分吸收量-土壤当季供肥量/肥料中养分含量X肥料当季利用率肥料当季利用率=施肥区植物对该元素的吸收量—无肥区植物对该元素的吸收量/’所施肥料中该元素总量X100%第二章一、 植物对NO₃⁻,NH4-吸收,同化储存的异同点(1)吸收:铵态氮为被动扩散,硝态氮为主动吸收(2)同化:铵态氮直接同化,硝态氮先还原后同化(3)运输:铵态氮基本不进行长距离运输,硝态氮在木质部运输(4)储存:铵态氮不能累积,以酰胺形态储存,硝态氮可累积储存二、 土壤中N素的转化方式答:土壤中氮素的转化包挎两个方面(1) 氮素的矿化:就是有机态氮转化成矿质态氮的过程,其中经历3个连续的反应:氨基化作用、氨化作用和硝化作用,在通气良好的土壤中,以上反应均能顺利进行,其中转化的速度和过程受到土壤酸碱度,铵离子的数量,硝化细菌的数量,土壤通透性,水分及温度的影响。

      2) 氮素的生物固定:铵态氮和硝态氮及简单的有机态氮通过被植物吸收和微生物的利用成为有机体的组成部分,这过程成为氮素的生物固定五、N肥类型:可分为铵态氮肥,硝态氮肥,酰胺态氮肥,氰氨态氮肥,长效氮肥,硝—铵态氮肥六、如何提高N肥利用率(1)根据土壤条件合理分配和施用氮肥 (2)根据作物营养特性合理分配和施用氮肥(多需多施,少需少施)(3)根据氮肥特性合理分配和施用氮肥(4)合理的施用方法并配合硝化抑制剂是提高肥效的重要措施 (5)氮肥与磷肥,钾肥,有机肥配合能提高肥效(6)根据气候条件合理施肥(温度,降水)第三章一、磷的营养功能(一)磷是植物体内许多重要有机物的组成元素(1)磷参与组成核酸和核蛋白 (2)磷参与组成磷脂,植素(3)磷参与组成高能磷酸化合物(4)磷参与组成辅酶(二)磷参与或促进植物体内多种代谢过程(1)磷参与植光合作用各阶段的物质转化(光合磷酸化、CO2固定,双糖的合成等)(2)参与叶绿素体中三碳糖的转运,均以磷酸酯的形态进行转运(3) 蔗糖在筛管中的运输(三)磷促进氮素代谢(四)磷促进脂肪代谢(五)磷提高植物抗环境胁迫的能力(1)能够抗旱,抗寒,抗病,具有缓冲性(2)促进碳水化合物的运输二、植物吸收磷的形态 【1】主要是正磷酸盐:H2PO4->HPO42->PO43- [2]偏磷酸盐,焦磷酸盐(H4P2O7):吸收后转化为正磷酸盐 【3】少量的有机磷化合物:如核糖核酸、磷酸甘油酯、磷酸己糖等土壤溶液中的磷素包括无机态磷和有机态磷两种形态,而植物根系以吸收无机态磷为主(一)无机态磷大致可以分为水溶态,吸附态和矿物态(1)水溶态磷主要包括H2PO4-,HPO42-和PO43-3种磷酸离子(2)吸附态磷:指被土壤固相表面吸附的磷酸根或磷酸阴离子,土壤中无机磷99%以上以矿物态存在(二)有机磷:植素类,核酸类,磷脂类 三、磷肥的种类(1)水溶性磷肥:易溶于水,可被植物直接吸收的磷肥,属于速效磷肥。

      可包括普通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钾,磷酸铵2)弱酸性磷肥:又称为可溶性磷肥,这类磷肥有钙镁磷肥,钢渣磷肥,沉淀磷肥,脱氧磷肥3)难溶性磷肥:指含磷成分只能溶于强酸的磷肥,主要包括磷矿粉,鸟粪磷矿粉,骨粉等四、磷酸退化作用当过磷酸钙吸湿后,除易结块外,其中的过磷酸钙还会与制造时产生的硫酸铁铝等杂质起化学反应,形成溶解度低的铁,铝磷酸盐,使有效性降低的现象五、如何提高磷肥的利用率(一) (1)相对集中施用 (2)将磷肥与氮肥集中施用(3)将磷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4)旱重水轻,重点放在旱作植物上(二) (1)根据作物及轮作制度合理施用磷肥,水旱轮作中,重点放在旱作,磷肥优先施在敏感的作物上(2)根据土壤条件合理施用磷肥,首先在缺磷土壤上施用,水溶性肥料施用在石灰石和中性土壤上,弱酸溶性磷肥和磷矿粉施在酸性土壤上(3)磷肥与有机肥,氮肥,钾肥配合施用(4)提高磷肥施用技术,在固磷能力强的土壤上,采取集中施肥技术,在固磷能力弱的土上,采取分散施肥法六、土壤中磷的有效性降低的原因(1)生物化学固定(2)吸附固定(3)磷的移动性差(4)雨水淋湿(5)化学沉淀(6)植物吸收(7)闭蓄态固定第四章一、钾的功能(1)促进光合作用(2)促进光能的利用,增强光合作用 【1】能促进叶绿素的合成,保持叶绿体内囊膜的正常结构【2】改善叶绿体的结构,【3】促进内囊体膜上质子梯度的形成和光合磷酸化作用【4】使NADP+-----NADPH,促进CO2同化(3)有利于植物正常呼吸作用,改善能量代谢(4)促进糖代谢【1】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合成【2】促进光合产物的运输【3】协调“源”与“库”的相互关系【4】影响气孔开闭,调节CO2透入叶片和水分蒸腾的速率【5】产物运输(5)促进氮素吸收和蛋白质的合成【1】促进蛋白质和核蛋白的合成【2】提高作物对氮的吸收和利用,表现在促进NO3-的还原和运输(6)促进植物经济用水(7)促进有机酸的代谢(8)增强作物的抗逆性(抗旱、抗高温、抗寒、抗病、抗盐、抗倒伏等)二、草木灰:成分及性质 草木灰是农作物秸秆、枯枝落叶,山青野草、谷壳等燃烧后的残灰,其中90%的钾为K2CO3,若高温燃烧,则以K2SiO3为主,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试题库(单项选择题763题).docx 2025年教师招聘考试必考的面试考试题库.docx 2025年江苏生禁毒知识网络竞赛考试题库(280题).docx 2025年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库.docx 2025年江苏省第十届大学生就业创业知识竞赛考试题库(200题).docx 2025年煤矿安全监测监控证考试必刷题库附答案.docx 202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复习题库.docx 2025年江苏生禁毒知识网络竞赛考试题库(210题).docx 2025年江苏生禁毒知识网络竞赛考试题库(270题).docx 2025年教师资格证(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库(500题).docx 2025年江苏生禁毒知识网络竞赛考试题库(260题).docx 2025年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试模拟试题(五套).docx 202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库(400题).docx 202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复习题库.docx 2025年江苏生禁毒知识网络竞赛考试题库(220题).docx 2025年江苏生禁毒知识网络竞赛考试题库(290题).docx 2025年教师招聘考试最新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试复习题库.docx 2025年教师编制考试教育教学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复习题库(350题).docx 2025年江苏生禁毒知识网络竞赛考试题库(250题).docx 2025年江苏省大学生就业创业知识竞赛考试题库(200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