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形容人生见识的歇后语.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菲***
  • 文档编号:309826171
  • 上传时间:2022-06-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2.98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形容人生见识的歇后语 卞和献玉—识者几人 卞和:春秋时楚国人,相传他发现了一块玉璞,先后献给楚厉王、武王,都被认为是欺诈并被截去双脚采用反问语气指有见识的人极少 临开会前,虽然略有些不安,却倒还能沉得住气我研究的是个冷门,据我所知,钻研这个项目的在全国也是屈指可数的卞和献玉,识者几人?(徐扬《快活的人》) 城楼上雀儿—耐惊耐怕的虫蚁儿 城楼:建在城门洞上的楼虫蚁儿:方言,称麻雀一类的小鸟比喻见过世面,经得起惊吓的人 经济道:“你老人家不与就罢了,如何扎筏子来唬我?”妇人道:“贼短命,你是‘城楼上雀儿,好耐惊耐怕的虫蚁儿’!”(《金瓶梅》) 大海里的水萍花—多深的水里都漂流过 水萍:即浮萍,花白色比喻人见识多,多惊险的场面都经历过 两个办公人说:“相好的,有啥章程摆出来吧我们跑过岗楼,也进过根据地!给日本人送过金票,也给八路缴过公粮大海里的水萍花,多深的水里都漂流过李英儒《还我河山》) 大江边的小雀—见过些风浪 风浪:原为水面的风和波浪,现指艰难险阻比喻人见过大世面,经受过锻炼 这些年,洪长岭风风雨雨经的不算少了,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大江边的小雀,见过些风浪啦!可这件事却使他格外震动和不安。

      毕方、钟涛《千重浪》) 见到大象说是长鼻子牛妖—少见多怪 指少见多怪 沫王爷自言自语:“这探子是个糊涂蛋,少见多怪,见到骆驼说是马背肿,见到大象说是长鼻子牛妖!”(金庸《鹿鼎记》) 见了骆驼说马肿背—少见多怪 见了骆驼不认得,误以为驼峰是马肿了背讥讽人见识少,遇到平常事也感到奇怪 见了骆驼说马肿背—真是少见多怪,我和他老夫老妻,切皮连肉,一个锅里吃饭,一个枕头上睡觉叶一青《脉案风波》) 井里蛤蟆—没见过大天 蛤蟆生长在井底,不知道天有多大比喻知识贫乏,见识短浅 王跑说:“二十亩地,你拉犁拉耙给你累死!我说你这个人哪,真是井里蛤蟆没见过碗大的天!只知道黄菜叶子好吃,就不知道大肉香李率《黄河东流去》) 扛着犁具上西天—耕过大地 西天:佛教徒指极乐世界耕:与“经”谐音指人见过大世面 事实呢,大松儿能倒不能,见多识广倒是真的,是扛着犁具上西天—耕过大地的卢万成《女人的河》) 龙王爷身边的虾子—见过大阵势 比喻地位低微的小人物却经历过大风大浪或大场面 平心而论,女儿嫁给王仁光,好赖胜似嫁给街上笨头笨脑的男将。

      人家龙王爷身边的虾子,见过大阵势呀!(熊***《野山风流镇》) 碾子里洗澡—浅得很 浅:本指不深,转指浅薄形容人见识肤浅 我拜的那个小师傅—义和拳的五世传人赵三多,年前也这么跟你说过看来人家那些高人,心路都差不多评书上的话,“英雄所见略同”不像咱们这号的,那点见识,算是“碾子里洗澡—浅得很”鲍昌《庚子风云》) 秋后的兔子—跑过几垄地,听过几声响 秋后的兔子:指至少已经生活了一年的兔子,自然跑过一些地块,听过几声响动比喻人阅历深,有一定的社会经验 老高毕竟是秋后的兔子,跑过几垄地,听过几声响,因此面对意外事件,他能镇定自若地应付 染房铺里的捶布石—经过大家伙的 捶布石:染坊用来整理布匹的石台大家伙:大的工具,这里指棒褪、碾子染过的布须放到捶布石上捶打碾压使之平整,捶布石自然会受到棒褪捶、碾石压,故为“经过大家伙的”指见过大世面或经过严峻考验 伍老拔说:“老忠哥倒是睡得着,一倒下头就打呼噜!”朱老星说:“他是染房铺里的捶布石,经过大家伙的.!”(梁斌《播火记》) 染坊铺门前的褪布石—见过些大棒褪三朝的孩儿—没开眼 三朝:指出生三天。

      开眼:睁开眼睛,转指看到了新事物,开阔了眼界指人没见识,或不开窍 谁知望保却突然动起肝火来:“你也真是三朝的孩儿—没开眼种出茶叶,没有人买;箍柴砍竹,没有人请;做生意,你没有本;养猪,你没有米里汗《新绿林传》) 少林寺里的杆杖—见过大案的东西 指经历过世面 他回头又一想,老婆不是那种人,能沉住气就是,东洋车可是个少林寺里的杆杖,见过大案的东西这是个有名的铁黑豆,炒死也不爆的人刘江《太行风云》) 王母娘娘的搓脚石—见过大世面 王母娘娘:神话中的天帝的后妃指人阅历丰富,经过大的场面 她到底是王母娘娘的搓脚石—见过大世面,定了定神,移步向前,做出手段,从金环、如意手中把咸丰接了过来何云等《紫塞烟云》) 王母娘娘的锤布石—见过大阵势桅杆顶上挂灯笼—有明的光棍儿 有明:与“有名”谐音本指灯笼发出的光明,转指人出名光棍:本指桅杆儿,转指识时务的人指出了名的有见识的人 你们别瞧不起人,咱也是桅杆顶上挂灯笼,有明名的光棍儿!(马国超等《马本斋》) 第 5 页 共 5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