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议高效阅读.doc
4页高效阅读教学之浅谈沙井黄埔小学 杨虹 人类进步的最大的显性特点就是知识、信息的剧增,速度、效率的飞速提高,而高效率地处理事物,包括高效的阅读能力就更是时代对现代人的要求了因而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肩负着无比巨大的任务《新课标》实施以来,广大教师联系自己的经验,为更好地落实《新课标》精神,更加注意以学生为主体,把阅读教学与学生的发展结合起来,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更加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态度的教育,以及学生美学价值和文化价值的教育 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就是培养学生“自能读书而不待老师讲”的能力与习惯,一切教法与学法的设计都应当为完成这一主要任务服务教会学生读书”就是教法与学法辩证统 一的联结点就阅读教学而言,所谓学法就是学生学习阅读的方法,教法则是指导学生学习阅读方法的方法 最好的学法是阅读效率最高的方法,而最好的教法就是指导学生学习阅读最有效的方法当前,如何深化阅读教学,提高学生高效阅读的能力,我想需要处理好这样几个问题一、正确认识教法与学法的关系 摆正教法与学法的关系,就要首先确立“自主”观念,纠正“他主”倾向。
所谓“自主”,就是把学生当 做阅读训练的主人,把训练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在明确训练什么、为什么训练、应当训练到什么程度、应当怎 样训练的前提下清醒自觉地进行训练,实现阅读能力与习惯的自我发展设计训练程序,安排训练环节,都要从有利于学生自主训练的角度着眼,而不是把学生当作训练的客体,当作教师讲课的配角,用教师的串讲或是 问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让学生糊里糊涂地围着教师的教案、板书转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指导学生当好训练 的主人,取得最大的训练效益,而不是越俎代庖,把学生当作教师表演的道具 另外,教法与学法是两个并行不悖又密切联系的概念,它们概括的是教学方法的两方面内容教法的改进应当以学法为依据,应当符合学法的客观要求,但教法是指导学生学的方帮助学生掌握 学法不可缺少的因素,二者的着眼点不同教法与学法应当并重,二者不存在谁重谁轻、谁主谁从、谁为谁服务的关系二、正确处理阅读教学中内容理解和形式理解的关系 高效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培养学生正确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与习惯的基础下,迅速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效率,以激发学生课内外读书的兴趣和积极性,大大提高课外阅读总量这里的“理解”既包括对语言文字内容的理解,即大纲所说的“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也包括对语言文 字表达形式的理解,即“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从读的方面 讲,理解表达了什么内容是主要目的,但对表达形式的理解又有助于加深对表达内容的理解;从写的方面讲,只有把内容理解与形式理解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读写结合,更大限度地发挥阅读训练的效益因而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内容理解与形式理解的关系,使二者有机地统一于阅读训练之中,以训练提高学生高效阅读的能力二者的关系应该是互相结合、互相渗透、互相促进,而不应是互相替代、互相干扰这里,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从阅读教学的任务、特点看,理解课文表达了什么内容是阅读训练的主要目标,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上当前强调阅读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既包括理解语言文字的训练,也包括运用语言文字的训练,而理解语言文字的训练当然应包括理解内容的训练和理解形式的训练两个方面不能把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片面地理解为加强语言文字表达形式的训练,把内容理解排斥在语言文字训练之外;也不能因为我们反对过分繁琐地分析课文内容,就因噎废食不敢进行必要的内容理解的训练否则, 阅读教学就会偏离主要训练目标试想,读课文连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都不甚了了,思想感情上不能与作者沟通,不能从中汲取教益,这怎么能算读懂了、会读了呢?阅读能力和习惯的培养又从何谈起?还谈什么高效呢? 第二,理解课文是怎样表达的,的确有助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但从阅读教学的总体过程来看,理解内容是理解表达形式的基础,阅读训练中应该有先后之别。
阅读训练伊始便内容形式一起抓,甚至本末倒置, 不符合阅读教学规律脱离课文内容的形式理解往往变成架空的分析,形式理解的训练也落不到实处 第三,理解内容与理解形式有多种结合方式就一篇课文、一段课文的教学而言,可以先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地理解课文内容,再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地理解课文的表达思路、表达方法;也可以在理解内容的过程中选择适当时机渗透形式理解的训练就课文一句话的教学而言,可以先理解这句话说了什么、表达了什么 ,再理解这句话是怎样表达的;也可以在初步理解了这句话表达的意思之后渗入表达形式、方法的理解,再进一步理解这句话表达的思想感情应当采用哪种结合方式,要视课文的特点、教学的需要而定,总的原则是, 形式理解必须在内容理解的一定基础上进行,二者不能相互干扰只有当形式理解的确具有推动、促进内容理 解的作用,又不会切断内容理解过程的情况下,形式理解才能渗透内容理解过程中穿插进行,而且只能短促突击,不能拉杂冗长内容的理解、情感的体会有自己独特的规律,不顾课文的特点,硬性地插入形式理解和运 用的训练,容易把理解内容、体会感情的过程隔断、切碎,导致两败俱伤试想,正当学生透过语言文字深入感受、入境入情之时,突然插入表达思路、表达方法的抽象分析,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过程被切断,学生思维活动交替紊乱,感受无法深切,思想感情上没能与作者共鸣,课文内容的理解怎能不受影响?可见,阅读教学必须遵循内容理解、形式理解的不同规律,深入探讨二者结合的具体方式,寻求最优的组合。
当今世界先进教育理论认为,教学的实质是师生在互动中关于生命的对话因此高效阅读教学的研究与实行,不仅要在节约学生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上做文章,而且要在节约学生的生命、提高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和体现人生价值上大做文章,使我们的阅读教学呈现个性化色彩,向多元化迈进 因而,只有我们教师能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注重内容理解和形式理解的最优组合,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阅读的习惯才能取得相应的提高,高效阅读教学的实施则可水到渠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