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初二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第2课时)教学案1(新人教版).doc
5页《气候》教学设计(第2课时)一、学习目标1.通过读图总结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分析主要原因2.读图归纳我国降水的季节分配特点和年际变化特点3.利用我国干湿地区图掌握我国四类干湿地区的分布及对应降水量的范围4.通过了解不同干湿地区自然景观、农业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差异,树立人类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观念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我国降水量的分布2)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2.教学难点(1)影响降水分布的原因2)干湿地区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三、教学方法1.教法:读图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2.学法:案例感悟法,小组合作学习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好相应的多媒体课件,了解学生已掌握的我国降水知识学生:准备好上课所用的材料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展示图片,这是吐鲁番的荫房,将葡萄挂在里面,可以自然风干栖霞也产葡萄,我们的葡萄挂起来,能风干吗这说明吐鲁番哪方面的自然环境与栖霞差异很大再展示两地的民居:教师:你能看出这两地的民居有哪些差异吗反映了什么问题学生观察、回答民居差异的背后是降水的差异,那么,如何知道我国降水地区分布的特点呢?我们可以用等降水量线图来表示。
讲授新课内容一 降水的地区分布(一)认识降水空间分布特点教师讲述:如同气温一样,我们可以用等降水量线来表示降水的空间分布不同的降水范围着上一定的颜色,每一种颜色都代表特定的降水范围,这样可以更清楚地看到降水分布特点下面我们用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来研究降水量的分布特点读图,回答下面问题:1.我国降水空间分布均匀吗?找出降水最多和最少的地区,并指出其降水量2.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什么?3.找出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想一想,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与1月份哪条等温线接近?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我国降水空间分布很不均匀东南沿海超过1 600毫米,西北内陆部分地区不足50毫米总体上,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其中,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与1月份0℃等温线接近,经过秦岭──淮河一线在图上找出我国降水最多和最少的地区:台湾的火烧寮和新疆的吐鲁番新疆的吐鲁番是我国降水最少的地方,所以才有“荫房”,葡萄可以自然风干二)探究我国降水分布特点的成因(承转)为什么我国降水会有这样的分布规律呢?想一想,影响降水的因素有哪些东南沿海和西北内陆不同之处是什么学生回答承转)尽管我国降水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但有个别地区并不符合这个规律。
你能在图中指出在降水普遍较少的西北地区,有哪些多雨区吗?教师举例:乌鲁木齐以西的多雨区想一想,这里是什么地形区?学生回答教师讲述:天山是地势高峻的山脉,能抬升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水汽,形成地形雨,比周围降水多你还能找出其他类似的多雨区吗?学生找出其他多雨区,并说明这里所处的地形区方法归纳:一般来说,呈点状分布的多雨区,是地形的影响方法运用:运用欧洲地形图和欧洲降水量图,找出受地形影响的例子承转)降水对民居有什么影响呢?刚才我们已经看过了甘肃夏河县和浙江绍兴的传统民居,我们再欣赏例子,播放课件学生活动:看课件中图片风雨桥和窑洞,感悟降水对民居的影响内容二 降水的时间变化(承转)除了降水的空间分布外,降水的时间分配也对生产和生活有很大影响那么,如何表现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呢?学生回答教师:下面我们以广州、武汉、北京和哈尔滨为例,分析我国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首先,在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上定位,找出这四个城市一般来说,一个月的降水超过100毫米,可以认为是雨季读中国南北四个城市降水的季节差异图,完成下面的思考题:1.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的雨季分别是哪几个月?2.根据这四个城市的位置,归纳南北方雨季开始、结束的早晚和雨季长短。
3.尽管这几个城市的雨季开始和结束时间不同,但有共同的规律,看看降水集中在什么季节?学生读图完成这些问题教师小结思考:降水的这种分配规律,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学生分小组讨论,回答承转)我国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集中在夏季那么,不同的年份,降水差异大不大呢?不同的年份降水的差异,我们称为降水的年际变化以北京为例,读北京年降水量极值图,说说北京降水的年际变化特点思考:降水年际变化大,对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降水年际变化大,容易导致旱涝灾害,少雨年份容易导致旱灾,多雨的年份极有可能导致涝灾内容三 干湿地区(一)干湿地区的分布教师讲述:一个地区的干湿状况,取决于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气候湿润;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气候干燥根据年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我国可以分为哪四类干湿地区这四类干湿地区分布有什么特点学生活动:读图完成下面问题1.四类干湿地区总体演变方向是什么主要是受什么因素的影响2.对比降水量与干湿地区图,指出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半干旱区与干旱区之间的分界线,分别相当于几百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据此归纳各干湿区大致的降水范围。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四类干湿区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变得干旱,可见,影响干湿地区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承转)东北的大兴安岭北部、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属于哪类干湿地区?长白山除少数地区外,降水量低于800毫米,为什么这里会成为湿润地区?教师提示:干湿地区的分布除了受降水影响外,还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受纬度位置和地形的影响,这里的气温如何学生活动:分小组讨论教师小结:东北的大兴安岭北部、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纬度高、地势较高,所以气温低,蒸发弱,成为湿润区承转)我国西北地区大部分属于干旱区,你能找出半干旱区吗?学生活动:找出西北地区的半干旱区,思考并回答形成原因教师小结:天山、阿尔泰山能形成地形雨,成为半干旱区二)干湿地区的影响(承转)气候的干湿程度对植被、农业生产和农作物的分布有重要的影响读图归纳以下问题:1.各类干湿区以哪种植被类型为主?2.湿润区、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干旱区各发展哪种农业类型?3.湿润区、半湿润区耕地类型、主要农作物有什么差异?学生思考、交流讨论,最后回答教师小结思考:除了植被、农业类型和农作物的分布深受干湿地区影响外,干湿地区还会影响我们生产和生活的哪些方面?学生分小组讨论、回答三)归纳干湿地区干湿地区降水量气候、自然景观和农业湿润区>800毫米气候湿润;森林;发展种植业,耕地以水田为主半湿润区400~800毫米气候较湿润;森林草原;发展种植业,耕地以旱地为主半干旱区200~400毫米气候较干燥;温带草原;发展畜牧业和灌溉农业干旱区<200毫米气候干旱;沙漠、戈壁广布;发展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七、课后作业1.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面问题。
1)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 向 递减2)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 — 一线3)从民居上看,东南沿海多 ,西北内陆多 屋顶特点)2.读我国干湿地区图,回答下面问题1)从干湿地区上看,甲处属于 地区,降水量高于 毫米2)乙和丙的分界线大致相当于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丙处自然景观是温带 3)丁处所处的干湿地区是 地区参考答案:1.(1)东南沿海 西北内陆 (2)秦岭 淮河 (3)斜顶房 平顶房2.(1)湿润 800 (2)400 草原 (3)半干旱八、教后反思降水与干湿地区是典型的自然地理内容,我本着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导入环节注意生活化,最后落脚在降水与干湿地区对生活的影响中本节课中我注意到以下几点:1.设计问题引领学生读图如降水的季节分配,运用四个城市的降水量柱状图的比较,通过观察雨季长短、雨季开始与结束的时间,得出我国降水季节分配特点与地区差异2.注意了方法总结和方法运用例如,如果降水受地形影响,会形成点状分布的多雨区或少雨区,然后让学生运用欧洲地形图和欧洲降水图来演练。
3.重视挖掘图的隐含信息例如,运用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归纳我国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时,联系地形,分析了降水多雨区的原因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学生刚刚学过中国地形,但在降水量图上,很难想到这儿属于哪个地形区所以,探究地形对降水的影响时,应当同时让学生参考中国地形图,才能顺利得出结论另外,整堂课缺乏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活动,学生的学习总体上看,比较被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