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四川省内江至遂宁高速公路--设计交底.doc

17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380040707
  • 上传时间:2022-11-2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01.50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四川省内江至遂宁高速公路施工图技术交底材料(第1勘察设计合同段)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二ОО九年八月一、工程概况四川省内江至遂宁高速公路第1勘察设计合同段路线走向符合《四川省交通厅关于内江至遂宁高速公路初步设计的批复》的路线方案基本走向全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80km/h,路基宽度24.5m,桥涵与路基同宽,桥涵设计汽车荷载等级采用公路-I级,其余技术指标按交通运输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的有关规定执行路线起点位于内江市白马镇吉家湾村南侧的内宜高速公路,起点桩号为K0+693,路线终点位于资阳市安岳县九龙乡小观村,终点桩号为K53+722.682,路线全长53.030km,其中整体式路基全长52.150km,全线无断链全线主要控制点有内宜高速公路、成渝高速公路、成渝铁路、老成渝路、沱江、内江市双才镇农场、资阳市安岳县恐龙化石保护区等;沿线经过的主要乡镇有内江市市中区的凤鸣乡、靖民乡、四合乡,东兴区的富溪乡、双才镇、新店乡、双河镇以及资阳市安岳县南薰乡和宝华乡路线跨越的主要河流为沱江,经过的水库有双才水库、松林水库、金鼓山水库、七一水库、群利水库等小型水库。

      路线跨越的主要公路有内宜高速公路、成渝高速公路、老成渝路、规划G321、S206等,跨越的铁路为成渝铁路全线共设置互通式立交6处,其中枢纽互通式立交2处,停车区1处,特大桥1座,全长904m,大中桥共33座,全长4548m,分离式立交9座,通道24道,小桥17座,涵洞92道沿线大型构造物设置情况详见下表1二、主要设计依据《四川省内江至遂宁高速公路第1合同段勘察设计》的中标通知书《四川省交通厅关于内江至遂宁高速公路初步设计的批复》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技术标准、规范表1 沿线大型构造物设置一览表序号工程名称中心桩号结构型式起讫桩号中心间距(km)1白马枢纽互通K0+693定向型K0+693~K1+572.5077.6132玉王庙枢纽互通K8+305.774复合定向型K7+240~K9+1501.6443沱江特大桥K9+950(118+210+118)m预应力砼连续刚构+15x30m预应力砼T梁板K9+498~K10+4023.7524门家冲大桥K13+701.57X30m 预应力砼T梁K13+592.5~K13+810.51.4305史东互通K15+131.864单喇叭K14+640~K15+7404.7346张家院大桥K19+8665X30m 预应力砼T梁K19+727~K20+0053.7317双才互通K23+597.097单喇叭K23+140~K24+12010.2998双河互通K33+896.496单喇叭K33+340~K34+3693.3649文峰停车区K37+260K36+760~K37+8002.82010老院子大桥K40+0809X30m 预应力砼T梁K39+941~K40+2194.47411文峰互通K44+553.558单喇叭K43+976~K45+1004.84112高家沟大桥K49+39513X30m 预应力砼T梁K49+196~K49+5944.32813第1合同段终点K53+722.682—三、设计要点(一)、路基横断面布置及加宽、超高方案1.一般正常路段(1)横断面布置:路基全宽为24.5m,双向4车道,行车道为4×3.75m,中间带宽为3.0m(其中左右侧路缘带各0.5m,中央分隔带2.0m),硬路肩为2×2.5m(各含路缘带0.5m),土路肩为2×0.75m;(2)中央分隔带采用平齐式,中间填土并植树绿化,一般每2km设一处开口,另在互通立交、服务区等两端增设开口。

      3)公路用地界:排水沟或截水沟外缘以外1m为公路用地界;桥梁通道为投影范围以外1m为公路用地界2.超高路段曲线半径小于2500m时设置超高,按设计时速80km/h的一般情况(最大8%)取值本路主线最大超高值为4%二)、一般路基设计 1.路基设计洪水频率为1/100 2.路基填土前应先清除草皮、表土、树根等,然后进行填前碾压或夯实,并达到密实度要求;地面自然横坡(包括纵断面方向)陡于1:5时,填土前应挖台阶,台阶宽度应不小于1m,并挖成2%~4%的向内倾斜坡度3.对路基基底视地形、地质、地下水位、填方高度等不同,进行相应的处理一般路段,清除表层30cm厚的耕植土并在填前进行夯实;水稻田地段,清除表层30cm耕植土后,采用排水、翻晒或换填等措施进行处置后,再进行路基填筑清表的耕植土、清淤的淤泥质亚粘土均应集中堆放,用于绿化、环保工程3.路堤边坡侵入常年积水的水库、鱼塘时,先排水清除淤泥,以“设计水位+浪高+0.5m安全高度+中央分隔带边缘至路基边缘高差”为控制线,控制线以下范围内填水稳性好的石渣或碎石土碎石土为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50%的土石混合料若没有设计水位资料,一般以其现有的拦水坝坝顶高程为控制线。

      4.路基边坡(1)填方边坡路基填方边坡当路基填土高度小于10m时,采用直线形边坡,边坡坡率为1∶1.5;当路基填土高度大于10m时,采用折线型边坡,上部8m边坡坡率为1∶1.5,下部12m边坡坡率为1:1.752)挖方边坡挖方边坡高度小于10m时,采用直线型边坡;当挖方边坡高度大于10m时,采用台阶式边坡,每8~10m高设边坡平台一道路堑边坡垂直挖深超过30m时,各级坡率由边坡稳定计算结果确定对于一般挖方段,土质挖方边坡可根据土的含水量及密实程度采用坡率1:1.0~1:1.5石质挖方边坡坡率根据岩性和风化程度按表1选定表1 边坡坡率取值表岩性风化程度坡率粉砂岩、细砂岩、砾岩、花岗岩及混合花岗岩、等微风化1:0.5弱风化1:0.5~1:0.75强风化1:0.5~1:1全风化1:0.75~1:1.25泥岩、页岩、片岩等软质岩石微风化、弱风化1:0.75,强风化1:1全风化1:1.5(三)、不良地质路段和特殊路基设计1.深挖路堑边坡根据地质钻孔和物探成果资料,设计中对典型路段进行了稳定性分析计算一般情况下,尽量采取放缓坡率并加强坡面防护的方式来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在卸载受限制路段,主要采取格子梁加锚杆的方式来加固,可保证边坡的长期稳定,减少挖方数量及永久占地。

      2.填挖交界处项目部分路段穿越低山丘陵区,填挖交界频繁根据填挖交界位置又细分为纵向填挖交界与横向半填半挖纵向填挖交界处治:纵向填挖交界处应设置过渡段,过渡段采用级配较好的砾(角砾)类土、砂类土、碎石填筑过渡段长度10~15m,路床顶、底部铺设土工格栅横向半填半挖处治:为减少填挖之间不均匀沉降同时保证填方稳定性,在填挖交界处路床顶部、底部铺设土工格栅挖方区土质路床应进行处理,填方区优先采用渗水性好的材料填筑3.软土地段沿线软土主要分布于测区山间洼池、水田、水塘地段,由于地势低洼、地下水丰富或地表积水,长期受水浸泡,造成土质软化及有机物淤积区内软土主要以淤泥质粘土为主,一般范围较小,影响长度较短,总体对公路影响较小根据路堤填筑高度和软基厚度的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处置措施1)设计要点①容许工后沉降:桥台与路堤相邻处≤10cm,涵洞或箱型通道处≤20cm,路堤≤30cm,路堤与结构物相邻处因工后沉降引起的纵坡变化率≤4‰②稳定和沉降计算按成层地基进行③地基和路堤的抗剪强度均采用直接快剪试验和固结快剪试验指标④稳定验算和沉降计算已考虑路堤在施工期由于地基沉降而多填筑的填料荷载2)浅层软基处置①当软弱土层厚度≤2.0m时,根据实际地形,采用换填或设排水沟进行处治。

      如果路线位于冲沟地形后缘或斜坡软基地段,有排水条件时,按间距5~8m设置1.2~1.5m深片石排水沟进行处理;当路线位于平坦地形时,一般采取局部换填方式处理,换填厚度1.0~1.5m②当软弱土层厚度在2.0

      土工格栅抗拉强度均应不小于80kN/m,延伸率≤10%,幅宽≥4m,每卷长度≥50m4.高填、陡坡路堤(1)高路堤高路堤处置以保证路堤稳定性为目标,以提高压实度为主要工程措施,防止不均匀沉降针对全线不同的地形、地质条件,根据地基承载力,将高填路堤划分为常规地基高路堤和软弱地基高路堤,按照以上分类,对典型路段进行稳定性验算,确定处理方案① 地基处理一般地基承载力较高,上覆土层较薄,地基一般不用特殊处治,清表夯实后按规定填筑;对含有软弱夹层的地基,地基承载力主要受软弱层控制,根据软弱层的厚度及填土高度分别采用清淤换填或复合地基处置综合处置,具体见软基处置② 路堤加筋为均化地基应力,保证路堤堤身稳定,根据高填路堤填高的不同以及地基承载力的差异,在高填路堤下部及顶部布置土工格栅土工隔栅采用单向聚乙烯土工格栅,设计抗拉强度≥80KN/m,延伸率不大于10%③ 冲击压实为保证高路堤压实度,减少不均匀沉降,对高填段落采用冲击压实增强补压填筑路基时,每填高4m进行冲击增强补压一次2)陡坡路堤路线部分路段布设于单斜山坡上,受地形横坡、地表覆盖层厚度及成因控制,部分路段采取半填半挖或全填的方式通过,如直接进行路堤填筑,极易发生沿填筑界面和路堤内部的剪切破坏,导致路堤失稳。

      根据陡坡稳定性分析,当陡坡路堤不稳定时,必须采取挡土墙、抗滑桩板墙等措施进行支挡当地表坡度陡于1:2.5且路堤边坡高度大于8.0m时,为避免路基不均匀沉降过大造成路面拉裂破坏,除要求开挖台阶外,还应在路面结构层以下铺设3层土工格栅进行加固当为半填半挖路基时,格栅应伸入挖方段不小于4.0m3)施工监测对填高较大的高路堤、陡坡路堤路段布置监测断面,以指导施工5.零填路基及土质路堑设计方案凡填方高度小于1.5m的路段视为零填路基,对路床范围(即路面地面以下0~80cm)填料或表土必须认真处理,当土层最小强度CBR满足规范要求且含水量适度时,可采取翻挖后压实处理;当土层含水量较大时,可通过换填CBR满足规范要求的路基填料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压实度不得小于96%当挖方路基路床强度指标CBR不符合要求或路床含水量过大达不到规定压实度时,必须对路面结构层以下土基进行处理,处理方式及压实度要求同零填路基6.鱼塘、库区处理路线穿越长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