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建】梁 板 墙 常见混凝土质量缺陷分析、处理、预防措施.pptx
29页梁 板 墙 混凝土质量缺陷分析,存在的质量缺陷,漏浆(蜂窝 麻面 烂角 沙线) 错台(接缝不严 灰浆流痕) 裂纹(收缩裂纹) 粘连(无光面 蜂窝 孔洞) 烂根(孔洞 露筋),产生原因分析: 1、模板拼接缝没有粘贴泡沫胶条,且板缝宽度≥1mm 2、混凝土和易性不佳,搅拌时间不充足造成水泥浆液流出,留下粉煤灰的黑色沙圈1、板缝漏浆,1、漏浆不严重、混凝土实体强度可靠时,使用打磨机将粗糙表面及黑灰色的粉煤灰水印打磨光滑即可 2、漏浆严重、产生蜂窝或空洞时,凿除空隙石子,当深度小于2cm,采用高出一个标号的砂浆填塞抹平;当深度大于2cm时,须采用高出一个标号的细石混凝土修补处理措施,判断漏浆严重与否,视缺陷面是否有粗骨料露出,且是否能敲掉,能敲掉粗骨料的,即为严重现象,不能敲掉粗骨料的为轻微现象 图中为非严重蜂窝严重情况,图中已有粗骨料露出,且使用錾子即能把石子翘掉,必须把露出的粗骨料翘掉后再进行修补蜂窝严重情况,1、模板拼接时,必须在拼接缝处粘贴泡沫胶条,特别是二次利用的模板,必要时要再次裁切后才能使用预防措施,2、调整拼模方式,由传统的拼模方式改为内嵌式拼模方式,特别是在剪力墙的端头处预防措施,,,,,,,,,,,,,,,,,,,,,,,,内嵌式拼模方式动画演示。
预防措施,,,,,,,,,,,,,,,,,,,,,,,,3、混凝土到场以后,试验部门要进行常规的坍落度试验,坍落度试验做完后,利用试验的混凝土在垫板上敲打振捣,观察其和易性,离析严重的混凝土,坚决退回 4、现场值班人员,一定要注意罐车到场时是否是转动状态,要求罐车在等待泵送时一定是转动状态,增加搅拌时间预防措施,本次在11#楼-3F施工中,发现多处错台现象,错台最大8mm,最小3mm最大的错台在斜坡道拐角处2、错台现象,在错台处局部伴随有轻微漏浆和沙线错台基本上在剪力墙上下贯通,错台旁虽有轻微漏浆和沙线,但产生错台的墙面较为光滑和平整2、错台现象,还有一种就是新旧混凝土接缝不严,造成灰浆外漏,形成混凝土瘤,特别是在外墙上,后期要进行防水施工,是一个较大的质量缺陷2、错台现象,产生错台的原因无非只有两种,要么是加固不到位,产生涨模,要么是模板加固太紧,模板侵入混凝土 由现场实际情况看,是因为模板加固不到位,有涨模现象造成的错台产生原因,错台超过1cm时,要使用扁錾子剔除凸出混凝土,然后再使用打磨机打磨平整 错台小于1cm时,可使用打磨机直接进行打磨 特别是在外墙,打磨后,要涂刷防水涂料处理方法,模板加固前,要确认墙内混凝土支撑条是否到位,密度是否符合要求,防止模板侵入混凝土,造成结构尺寸小于设计。
对于特殊结构部分,要采用拉杆双帽措施,防止拉斯松丝动,造成涨模预防措施,图中裂纹处靠近接茬处,没有覆盖到薄膜,产生裂纹,而覆盖好薄膜的地方,没有裂纹,而且裂纹延伸到薄膜处就停止3、裂纹,另一种情况:施工后覆盖有薄膜,但是因为放样或其他原因薄膜掀开太早,养生不到位人为造成的裂纹3、裂纹,对于楼板产生的裂纹,全部都是人为因素造成,一是覆盖不到位,留有死角没有覆盖造成局部裂纹,二是本来覆盖好的,正在混凝土收缩节段掀开塑料薄膜造成裂纹产生原因,对于裂纹小于1mm且长度小于1m的,可暂不进行处理对于裂纹大于1mm且长度大于1m的,需要进行灌入水泥净浆进行处理处理方法,由裂纹产生的原因即能确定,预防措施就是人为的将养护做到位: 一是混凝土表面覆盖的塑料膜要全方位覆盖,不得留有任何死角,哪怕是只有20cm宽的部位,也要将塑料膜裁切后进行覆盖 二是在养生关键时期(终凝后的24小时内)不得将塑料膜掀开,如若必须要掀开时(比如放线),只能掀开放线的局部位置,放样后立即覆盖 三是在混凝土接茬处,也要人工进行粗收面,防止接茬处裂纹向外延伸预防措施,第一种情况,粘连不是很严重的,只有表皮薄薄一层皮,且混凝土实体强度较高的。
4、粘连,第二种情况,混凝土表面有灰浆的分层迹象,但敲打后混凝土实体强度符合要求4、粘连,第三种情况,粘连很严重,拆模时将混凝土表面大面积粘连脱落,甚至产生空洞,露出钢筋4、粘连,一、拆模过早,刚刚终凝就拆模 二、浇筑下一层混凝土时,溅到模板上的灰浆,在浇筑上一层混凝土时没有及时剔除,形成隔膜,拆模时出现第一种情况,粘连和翘皮 三、模板二次使用,没有采用合理的脱模剂或者根本就没有使用脱模剂造成粘连产生原因,一、绝对要控制拆模时间,在混凝土凝固过程中(终凝后24小时内)不允许拆模 二、在分层浇筑时,对于粘连在模板上的且已经凝固的灰浆,最好要清理以后再浇筑上层混凝土 三、合理使用脱模剂,有裂隙和麻面的模板禁止使用预防措施,烂根,就是混凝土结构底部与旧混凝土接茬部分,存在蜂窝、孔洞、空洞、露筋等现象,烂根现象多出现在钢筋较密区域5、烂根,一、布料时,混凝土下落过程中被钢筋阻挡,粗骨料散落到一个角落后过度集中,加之振捣时无法观察,产生空洞 二、振捣棒振捣时,最大只能到旧混凝土表面,因粗骨料过度集中,振捣已达不到密实效果 三、底部钢筋保护层过小,在布料时石子顺着保护层下落过程中,卡在水平钢筋上,堵塞上部混凝土,产生烂根。
产生原因,剔除调烂根处的粗骨料,采用高于一个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或采用专用修补料进行修补处理措施,一、布料时尽量选择空旷的下料位置,且要靠近端头部位 二、振捣时最底层要尽量震动到底,并且尽量靠近端头部位 三、合理配置钢筋保护层预防措施,分析完毕,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