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四节 区域经济联系(2)同步备课教学案 湘教版必修.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bin****86
  • 文档编号:61633676
  • 上传时间:2018-12-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75M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我带领班子成员及全体职工,积极参加县委、政府和农牧局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同时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全面提高了自身素质,增强职工工作积极性,杜绝了纪律松散课时2 产业转移[学习目标] 1.理解产业转移的原因2.正确理解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1.意义:既是对区际商品贸易与区际要素流动的一种替代,又可以促进劳动力、资本与技术在区域间的流动2.主要原因:原材料价格、工资与地价水平、公用事业费用等方面的区域差异,会导致产业向低成本地区转移3.近年来我国的产业转移案例:(1)沿海企业向内地的迁移:是为了寻求廉价资源和低成本在促进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同时,也会由于劳动密集型企业、高耗能和高污染企业的迁入,不可避免地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2)台湾产业向大陆转移:大陆廉价的劳动力、众多的发展机会、广阔的市场空间,对台商吸引力强,加速了大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3)广东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发达地区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产生人口稠密、交通拥挤、资本过剩、污染严重、自然资源不足等问题,使生产成本上升,经济效益逐渐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发达地区将资本、技术、劳动力等向区域内相对落后的地区扩散。

      4.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低级阶段,工业对环境破坏不大;重化工业阶段,“三废”污染严重,人地关系紧张;高科技产业阶段,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又趋于减少从地域分布上来看,发达地区往往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使欠发达地区的环境污染加重思考 产业转移的基本条件有哪些?答案 ①人均国民收入增长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首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向第三产业转移②区域之间经济总体水平存在差异因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创新活动主要发生在较发达地区,较发达地区有了更高级别的产业类型后,原有比较落后的产业比重就会逐渐降低,不发达地区往往就成为这些较落后产业的接收地阅读教材P32材料,思考:广东边远地区为什么具备显著的产业集群效应?这种产业集群效应对当地的发展有何积极或消极影响?答案 当地劳动力价格和房租、地价相对低廉,工业原料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条件和投资环境有了显著改善积极影响:国民经济收入提高,缩小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差距消极影响:自然资源大量消耗,环境污染加剧,环境质量下降知识点拨1.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在现实生活中,国际产业转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分析如下:2.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改变区域地理环境改变劳动力就业空间分布发达国家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使国内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上,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条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处于开发期和增长期阶段的产业,进行产品的设计和组织营销改变区域地理景观,将环境污染向外转移,环境污染状况得到改善就业机会向国外转移,国内就业机会减少,引起失业人口的增加发展中国家接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加快本国或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发展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阶段的产业,组织产品的生产与制造改变区域地理景观,接受产业转移的同时也接受了环境污染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1~3题。

      1.M地区吸引纺织工业转移的区位优势条件是(  )A.劳动力素质高B.原料丰富C.消费市场大D.用水充足2.大型纺织集团在该地区建立“农场——轧花厂——纱线厂”产业链,主要原因是(  )A.可形成集聚效应,降低生产成本B.土地资源丰富,利于扩大生产规模C.优惠政策多,基础设施完善D.产业基础雄厚,人才技术优势突出3.工业转移对该区域的影响包括(  )①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②推动城市化进程 ③生态环境压力加大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答案 1.B 2.A 3.D解析 第1题,M地区位于我国新疆地区,该区盛产长绒棉,原料丰富第2题,“农场——轧花厂——纱线厂”产业链的建设,可以保障集团资源供给,加强各生产部门联系,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第3题,工业转移促进该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化,推动城市化进程,但是也加大了生态环境压力专项提能5 产业转移示意图的判读 (1)找位置:在图中找出产业转移的转入地和转出地的地理位置2)找图例:找出图中箭头所代表的含义,转移的方向 (1)析产业:根据产业转移的方向,转出地与转入地的社会经济状况分析判断转移的产业类型,一般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

      2)析原因:产业转移的原因主要是寻找最佳区位,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较高利润,从转入地和转出地的区位条件分析产业转移的主导因素 产业转移一般先转移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进而转移资金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一般方向是由发达国家(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欠发达地区)转移,承接产业转移的地区在劳动力价格、土地价格、政策方面具有优势在东部沿海地区纺织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过程中,抱团转移成为一种新型转移模式如南通纺织和服装等企业组团“扎堆”投资有30多年纺织产业历史的太康,在太康形成了一座“南通纺织城”据此完成以下三题 (1)太康县吸引南通纺织产业迁入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交通便捷,进入市场快B.中原地带,市场广阔C.劳动力丰富且价格低廉D.基础设施完善(2)与企业个体分散转移相比,纺织和服装等企业抱团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A.环境改变较小 B.协作条件较好C.接近原料产地 D.地租更加便宜(3)纺织和服装等企业抱团转移对南通市的影响主要是(  )A.造成产业结构失调,不利于经济发展B.造成人口性别比失衡,社会失稳C.有利于促进城市化和工业化D.短期内造成部分劳动力失业答案 (1)C (2)B (3)D解析 (1)太康县位于河南省,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纺织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故C项正确。

      东部沿海地区交通更为便捷,基础设施更为完善,市场更为广阔,A、B、D项错误2)纺织企业和服装企业之间具有很强的生产工序上的联系,抱团转移可以更好地实现生产之间的协作,B项正确3)纺织企业和服装企业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大规模外迁在短期内会造成部分劳动力失业,D项正确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外迁会加快迁出地产业升级的速度,并不会造成社会失稳等问题教材P32~33 活动思考提示 (1)广东边远地区具备产业集聚效应的原因①随着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出现交通拥挤、资本过剩、污染严重、自然资源不足、劳动力成本升高等现象,产业广泛升级,资本、技术、劳动力等有向相对落后的区域转移的趋势;②广东的边远地区劳动力价值和房租、地价相对低廉,工业原料丰富,生产成本较低;③边远地区因投资环境的改善,具备承接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和拓展本地资源型产业的能力2)产业集群效应对当地发展的影响积极影响:加速这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缩小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经济差距消极影响:污染转移,会造成生态破坏知识小结20世纪90年代前期,在祖国大陆的台资企业以制鞋、灯饰、家具等为主;而到中期计算机外设部件则成为主导投资产业2000年以来,台湾开始将笔记本电脑和集成电脑等产业转移至祖国大陆。

      读以上材料及“台湾对大陆投资的地区分布变化图”,完成1~3题1.从产业部门上看,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的变化过程是(  )A.劳动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B.高科技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C.资金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D.劳动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2.从投资地域上看,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的变化过程是(  )A.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珠江三角洲、福建沿海转向长江三角洲B.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长江三角洲、福建沿海转向珠江三角洲C.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转向福建沿海D.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福建沿海、长江三角洲转向珠江三角洲3.关于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由于产业外移,台湾经济有了产业升级的空间和机会②不可能在祖国大陆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③生产的产品完全用于外销 ④随着对祖国大陆投资的增加,台商出现了投资定居倾向 ⑤台商赴祖国大陆投资的主要动力是内地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土地资源和广阔的市场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④⑤ D.②③⑤答案 1.D 2.A 3.C解析 第1题,制鞋、灯饰、家具等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中期计算机外设部件等,是资金密集型产业;2000年以来则以高科技产业为主。

      第2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商对祖国大陆的投资,从珠江三角洲、福建沿海转向长江三角洲第3题,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可能会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且产品销售方向以外销为主,也有内销4.山东省积极承接日韩产业转移,打造半岛制造业基地,使山东由“经济大省”变为“经济强省”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应主要布局在山东半岛城市群中以________和_______的城市 (2)①②③的三次转移,其目的都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产业向国外转移利弊兼有,简要说明此举对日本经济的不利影响4)从图中看,山东利用外资居前两位的国家是韩国和日本简要分析山东省能够吸引日韩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答案 (1)济南 青岛(2)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3)国内生产困难,失业率上升,市场萎缩等4)①地理位置靠近日韩;②劳动力廉价丰富;③市场广阔;④交通等基础设施较好;⑤内部交易成本低等40分钟课时作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大量迁入内地据此回答1~2题1.这种产业迁移(  )A.是第三产业的迁移B.是技术指向型产业的迁移C.阻碍了迁入地的城市化进程D.可能对迁入地的环境造成污染2.香港制造企业迁移的原因有(  )①香港地价较高 ②内地服务业发达 ③内地工资水平较低 ④香港人口数量剧减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②④答案 1.D 2.B解析 第1题,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属于第二产业,不属于技术指向型产业,故A、B项错误。

      香港企业迁入内地会促进迁入地城市化的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故C项错误劳动密集型企业中有的会产生工业污染,所以D项正确第2题,产业转移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因此要从降低成本和扩大市场角度分析广东东莞本地人口约150万,外来人口约200万现在东莞约有3 000多家电脑外围设备生产企业,已有“北中关村,南东莞”之说阅读上述材料,结合下图,完成3~4题3.外商在东莞大量投资电脑生产企业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东莞临近香港,海洋运输便利B.东莞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C.东莞经济发达,电脑消费市场广阔D.东莞环境优美,科技水平高4.关于珠江三角洲工业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资源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B.原料指向型→劳动力指向型→技术指向型转变C.轻度污染工业→中度污染工业→重度污染工业转变D.工业分散→工业集聚→工业分散转变答案 3.B 4.B解析 第3题,东莞科技水平并不高,只能生产电脑外围设备,市场也很有限,海洋运输不如其他沿海城市其优势主要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本地约150万,外来约200万)。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猜您喜欢
      高中地理 第4章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章末检测 湘教版选修.doc 交流电动机驱动与其控制.ppt 高中地理 第5章 环境管理章末检测 中图版选修.doc 高中地理 第4章 环境污染与防治章末检测 中图版选修.doc 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二节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同步备课教学案 鲁教版必修.doc 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同步备课课件 鲁教版必修.ppt 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同步备课教学案 鲁教版必修.doc 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单元活动 学会分析区域差异同步备课教学案 鲁教版必修.doc 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一节 人类环境课件 鲁教版选修.ppt 交流电动机与变频调速技术.doc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章电与磁第四节电动机.ppt 仓储与其自动化设备简单介绍.ppt 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蓬勃发展的旅游业 第二节 旅游业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课件 鲁教版选修.ppt 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蓬勃发展的旅游业 第一节 长盛不衰的朝阳产业课件 鲁教版选修.ppt 汽轮机结构:第七节盘车装置.ppt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二节 区域发展阶段同步备课课件 湘教版必修.ppt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 区域发展差异(1)同步备课教学案 湘教版必修.doc 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二节 环境问题及其实质教学案 鲁教版选修.doc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四节 区域经济联系(1)同步备课教学案 湘教版必修.doc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四节 区域经济联系(2)同步备课课件 湘教版必修.ppt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