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范文范本打秋千教学评语(共3篇).doc
7页2022年范文范本打秋千教学评语(共3篇) YOUR LOGO 原 创 文 档 请 勿 盗 版打秋千教学评语(共3篇) 第1篇:打秋千教学设计湘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打秋千》教学设计灵武一小 杨玲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用自然真挚的声音演唱歌曲2.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和人合作 3.通过演唱歌曲使学生感受到童年的生活充满了乐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教材分析:《打秋千》是一首仡佬族民歌,歌曲旋律欢快、活泼形象的描绘了小朋友打秋千时的情景下滑音的运用不仅增加了歌曲的民族色彩,同时也增加了歌曲的趣味性歌曲的第二声部具有伴唱性质,节奏和旋律进行平稳,表示了小朋友在打秋千的过程中劲儿往一处使、相互配合的旋律,同时表示了仡佬族小朋友服装上或拴在秋千上的铃铛,随着他们打秋千的韵律发出的阵阵清脆悦耳的“叮当”的声响教学着重:引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1、歌曲中出现的附点四分音符节奏及下滑音处的了解 2、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在合唱中学会和人合作 教学准备:课件、电子琴、多媒体、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二、激趣猜谜,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在课余时间都喜欢做什么游戏?今天,杨老师就给你们带来了一次和游戏相关的谜语: 一次架子空中悬, 两条辫子挂上边, 小小主人来驾驭,来回动荡画弧圈。
打秋千)师:你们猜出来了吗?(秋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和秋千相关的歌曲揭示课题《打秋千》,简单了解仡佬族)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国贵州省的务川县仡佬族自治区居住着我国的一次古老的民族——仡佬族,那里的小朋友最喜欢的游戏就是打秋千了,仡佬族的服饰很有民族风味,他们的服饰或秋千上拴着许多小铃铛,这些小铃铛随着他们打秋千的韵律发出了阵阵清脆悦耳的”叮叮当当”的声响师:你们都打过秋千吗?打秋千的感觉是什么样的?老师这也准备了一次“秋千”(出示秋千的节奏图谱)我们一起来打一打吧!1=D 4/4(1)按固定音型朗读歌词, 强调了第一拍重音的感觉 (2)附点四分音符的节奏了解师:你能模仿一次推秋千的动作吗?推得时候有什么要领,要注意些什么呢?(第一下用点力气,然后轻轻的推)师:那我们加上动作再来一次好吗? (3)加入声势动作参加演唱二声部师:咦,我发现有的小秋千好像不一样,你听,有什么变更吗? (晃 呀么 晃)师:你觉得这次小秋千和前面有什么不一样?(打的更高了) (4)再次练习二声部演唱,提醒注意“晃 呀么 晃”这句 师:同学们推秋千推的这么好,那你们要不要打秋千呢?让我们一起去听一听这些仡佬族小朋友是怎样打秋千的吧!三、学唱第一声部1、聆听范唱,感受二声部的和声美。
师:听完歌曲,你感觉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欢快的,高兴、喜悦) 2、师生合作,动作参加(第一遍学生加入低声部)师:刚才我们已经学唱了二声部,接下来,老师来唱第一声部,你们来唱第二声部好吗?一起来帮老师推秋千师:你们要不要来打秋千呀?跟老师一起学唱高声部吧! 3、学唱歌曲⑴模唱旋律(唱歌谱)⑵学唱歌词(师生接龙、男少女接龙、组组接龙) ⑶演唱处理①下滑音的演唱处理师:刚才我们发现“秋千晃来又晃去呀”这一句的秋千是打的最高的请来观察一下歌谱,这一句有什么特殊的音乐记号吗? (师对比范唱没有下滑音和有下滑音的两种情况 ②换气记号 ⑷整体唱高声部师:高声部也会唱了,那我们来合作一下吧! 四、二声部合唱1、教师演唱二声部,学生演唱一声部师:听到你们的歌声,老师也迫不迭待的要加入到打秋千的游戏中去,接下来,你们演唱高声部,老师演唱低声部来为你们加油 2、生生合作演唱师:接下来我们分组,一组同学打秋千,一组同学推秋千,推秋千的同学加上你的动作,看哪组同学歌声最动听,动作最优美 3、男生演唱一声部,少女生演唱二声部 五、教师小结: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合唱歌曲《打秋千》,听着同学们的歌声,老师自己都仿佛回到了童年,感受到当时的快乐心情,好了,今天的音乐课就到这里,下课。
第2篇:正月打秋千正月打秋千进入农历正月,临夏山村的大树间,一架架秋千架起,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打秋千游戏打秋千,有两种基本姿式,一是自己坐在横板上,由别人在后面送,悠悠晃晃,飞得不太高,这种姿式适合于年幼儿童;二是站立在横板上,自己用力,使秋千快速飞升,这种姿式最受大人青睐整次白天,秋千是娃娃们的阵地,他们忽而如雄鹰展翅,欲飞蓝天;忽而闭目横坐,慢慢晃悠……喧喧闹闹、嘻嘻哈哈,一直到万家灯火残暴到了晚上,秋千又是小媳妇、大姑娘的天下了她们打秋千,不吵不闹,全都静悄悄的在朦胧的夜色中,只见一次次娇娜的身影在空中翻飞,留短发的,如飞扬的马鬃,飘逸着风采;梳长辫的,犹如一条游鱼,来回穿梭,令人神往待每人轮过一遍后,便开始玩花样了她们忽而两人面对面站在横板上,飞行中由反方向者用力,一张一弛,配合得非常默契不一会,秋千就荡到半空中,像满弦的弓箭在飞舞;忽而,一人坐在横板上,一人站在横板上,这样,坐者可以毫不必力地尽情享受,而站立者则要花费两倍的力量使秋干飞升,不一会便气喘吁吁,香汗淋漓了不外,这种花样多是两人轮流出力,倒也公平合理临夏山村的正月,就这样飞在了秋千上,天天飞、夜夜飞,直到正月十五当圆圆的月亮浮上中天,家家门口闪出一把用烨木扎成的火把,一只只汇聚到一块,形成一条长龙,向山顶移去,各家门口燃起火堆,欢快的人们争先跳跃。
当打火把的人们上山了,跳火堆的人们进门了,秋千的主人便来到秋干边,慢慢地提起它,抬头看看大树上的横枝,两手用力,嗖的一下,把秋千扔上横枝,架了起来月光下,树影斑驳中,秋干在横枝上静静地歇息了正月十六,秋千的主人爬到树上,把秋千卸下来,一年一度的打秋千就结束了第3篇:《打秋千》教案《打秋千》教学设计裕展希望小学 张亚娟一、教材分析《打秋千》是一首仡佬族民歌,歌曲旋律欢快、活泼它的节奏疏密相间,密表示在接下来摇,疏表示荡到空中,形象地描绘了打秋千时的姿态歌曲旋律为五声宫调式第1、2小节的旋律进行平稳,好像是小朋友刚坐上秋千时接着,旋律起伏比拟大,描绘了小朋友们在秋千上荡来荡去的情景下滑音的运用不仅增加了歌曲的民族色彩,同时也增加了歌曲的趣味性歌曲的第二声部具有伴唱性质,节奏和旋律进行平稳,表示了小朋友们在打秋千的过程中劲儿往一起使、相互配合的韵律,同时表示了仡佬族小朋友们衣服上或拴在秋千上的铃铛,随着他们打秋千的韵律发出的阵阵清脆悦耳的“叮叮当当”的声响二、教学目标1.准确地演唱歌曲,感受仡佬族人民高兴的心情2.了解民族歌曲的特点,并完整地演唱三、教学重、难点1.情绪高涨地演唱歌曲《打秋千》,表示仡佬族人民的快乐生活。
2.演唱歌曲时声音要协调统一3.准确了解歌曲的节奏4.准确了解结束句的唱法四、教学用具电钢琴五、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一)导入1.师:同学们喜欢运动吗?喜欢哪些运动?(学生举手回答)师:讲解“秋千”这项运动的由来,从而引出“仡佬族”我们国家的少数民族中有一次人口很少的民族叫“仡佬族”他们历来用歌唱来随同劳动,传授情感,娱乐生活2.师:观看仡佬族服饰 3.师:节奏练习2/4 x x│xx xx │xxx│x -║ 2/4 x xx │x. x│xx xx│x - ║ (边拍手边打节奏)(二)学唱歌曲《打秋千》1.听赏歌曲 2.学唱歌曲(1)朗读歌词 (2)教师范唱 (3)分句教唱 (4)边弹边唱 (5)完整演唱(6)伴奏跟唱3.师:歌曲情绪比拟欢快,老师来唱一段歌词,同学们来唱第二段歌词,要按歌谱的顺序准确地演唱 4.学生完整演唱三段歌词 5.师:纠正演唱时出现的问题注意长音要唱满,休止符的地方要唱准确) 6.学生反复练习演唱歌曲7.学生分两组完整地演唱歌曲三)表示歌曲1.分组设计表示歌曲2.学生分组演唱歌曲,体会打秋千的感觉3.完整演唱歌曲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学会了一首旋律欢快、活泼的仡佬族民歌,表示了小朋友们在打秋千的过程中劲儿往一处使、相互配合的韵律。
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学习中都要有这种精神七、教学反思《打秋千》是一首仡佬族民歌,歌曲旋律欢快、活泼,形象的描绘了小朋友打秋千时的姿态这节课我从音乐听觉感受入手,启发学生自主探索式的学习,并主动参加到音乐活动中来,使学生在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生生评价、师生评价中发展自己的兴趣喜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了《打秋千》是讫佬族民歌,歌曲旋律欢快、活泼,是一首小的合唱曲,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学生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几乎没有问题,只是在结束句的休止符的处理上有些拖沓,经过老师的示范、讲解,学生了解的不错 通过这节课,我发现只要老师用心教学,学生也会用心学习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心里,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鼓励他们,给他们学习的自信心,找出身上的闪光点,学生定会学得达到满意的效果荡秋千教学设计秋天雨教学评语秋天怀念教学评语千年圆梦在今朝教学评语价2020秋学期学生评语 后记:本文档可操作性强的文档模板,供您学习参考,减轻你的工作负担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文档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格式都按照公文标准排版好了,直接下载编辑/打印使用即可,上面前言和页眉部分使用时可以删除,谢谢!。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