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知识专题突破练专题10植物的激素调节真题重温典题特训矮补提升.doc

15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448635697
  • 上传时间:2023-01-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18M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直击考纲] 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Ⅱ)2.其他植物激素(Ⅱ)3.植物激素的应用(Ⅱ)考点28 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及相关拓展分析判断下列与生长素的产生、运输相关的叙述(1)科学家温特做了如下实验:把切下的燕麦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块切成小块再将经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结果胚芽鞘会朝对侧弯曲生长但是,如果放上的是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胚芽鞘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该实验证明了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某种化学物质(2013·安徽,5B)( √ )(2)如图所示,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两组胚芽鞘中的相应位置分别切取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其原因是a′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2012·新课标全国,5D)( √ )(3)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2008·江苏,15B)( √ )(4)在研究中发现,生长素在棉花植株中可以逆浓度梯度运输,缺氧会严重阻碍这一过程,这说明生长素在棉花植株中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因此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也是主动运输(2012·上海,31和2008·江苏,15D整合)( × )(5)某研究小组探究避光条件下生长素浓度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做了如下左图设计,其预测结果如下右图(2009·福建,5改编)( × )1.准确理解掌握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1)生长素的产生: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其合成不需要光。

      2)生长素的分布:①产生部位<积累部位,如顶芽<侧芽、分生区<伸长区;②生长旺盛的部位>衰老组织,如生长点>老根3)对生长素运输的理解方向:如图所示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由植物的遗传特性决定的;而横向运输是单侧光(向光侧→背光侧)、重力、离心力等因素引起的2.与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相关实验归纳(1)若验证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在胚芽鞘的尖端,则:(2)若验证胚芽鞘生长部位在尖端下部,则:(3)若验证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则:①实验操作(如图)②现象:装置a中胚芽鞘直立生长;装置b和c中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4)验证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则:①实验操作(如图)②实验现象:A组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B组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1.下图为温特研究植物向光性的实验设计,①~⑥是在黑暗环境中对切去尖端的胚芽鞘进行的不同处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温特猜想尖端产生的化学物质可以扩散到琼脂块中B.若在单侧光照下进行该实验,不能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C.④和⑥结果表明胚芽鞘向光弯曲与尖端产生的物质有关D.设置⑤和⑥组的目的是排除琼脂块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答案 B解析 通过⑤②组可知,空白琼脂块与放置尖端的琼脂块结果不同,说明尖端产生的化学物质可以扩散到琼脂块中并发挥作用,A正确;单侧光不会使生长素分解,且感光部位在尖端,所以光照对实验没有影响,B错误;④⑥对照可知,胚芽鞘弯曲与尖端物质分布不均匀有关,与胚芽鞘向光弯曲进行比较可知,向光弯曲也与尖端产生的物质有关,C正确;⑤⑥用空白琼脂块,可排除其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D正确。

      2.对小麦胚芽鞘及幼苗⑦⑧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箭头表示单侧光)(  )A.②⑤⑦ B.①②③⑤⑧C.①③④⑥⑦ D.②⑤⑧答案 D解析 首先据图了解每组实验的处理方法,然后分析生长素的分布,最后判断植物生长的方向①琼脂块a、b内生长素浓度相同,故直立生长;②中琼脂块放置偏左,但不影响生长素的向下运输,故向右弯曲生长;③锡箔小帽遮盖胚芽鞘尖端,使尖端不能感受单侧光刺激,故直立生长;④云母片阻隔使生长素不能向左侧运输,故直立生长;⑤云母片阻隔不影响生长素的横向运输,但影响生长素的向下运输,故向右弯曲生长;⑥云母片阻隔使生长素不能向下运输,故不生长也不弯曲;⑦暗室内的幼苗匀速旋转,单侧光不影响生长素的分布,故直立生长;⑧暗室和幼苗一起匀速旋转,幼苗会间断地受到单侧光刺激,故向小孔方向弯曲生长3.(示意图实验)为探究生长调节物质CFM对IAA的极性运输是否有抑制作用,取豌豆幼苗茎切段进行对照实验,实验组设计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组豌豆幼苗茎切段形态学上端朝上,对照组豌豆幼苗茎切段形态学上端朝下B.对照组羊毛脂中不含CFMC.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IAA作为测试指标D.若受体中IA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低,则说明CFM对极性运输有抑制作用答案 A解析 IAA的极性运输指的是IAA只能从植物体的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而不能反过来运输。

      故实验组和对照组豌豆幼苗茎切段的形态学上端都应该朝上,A错误;实验探究CFM对IAA的极性运输是否有抑制作用,自变量为CFM,实验组羊毛脂中含CFM,对照组羊毛脂中应不含CFM,B正确;受体中是否含有IAA,可作为CFM对IAA的极性运输是否有抑制作用的测试指标,C正确;若受体中IA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低,则说明CFM对极性运输有抑制作用,D正确4.(示意图类)下图是达尔文利用燕麦胚芽鞘所做的实验,该实验研究的目的是探究(  )A.胚芽鞘背光的一侧促进生长的物质含量是否较多B.胚芽鞘尖端对光线是否敏感,照光后是否引起胚芽鞘向光弯曲C.胚芽鞘是否表现向光性,取决于有无尖端D.生长素是否会受到强光的破坏答案 B解析 由图可知实验变量是对尖端进行了不同的处理,结果胚芽鞘生长方向不同,应是探究胚芽鞘尖端对光线是否敏感,照光后是否引起胚芽鞘向光弯曲,故B正确没有证明胚芽鞘背光的一侧促进生长的物质含量是否较多,故A错误胚芽鞘是否表现向光性,取决于有无尖端和是否感受单侧光,故C错误无法证明生长素是否受到强光的破坏,故D错误5.在人们认识生长素的历程中,曾有三种观点对植物向光性现象进行解释观点一:单侧光导致了生长素由向光侧转移到了背光侧;观点二:单侧光导致向光侧生长素分解;观点三:单侧光导致向光侧产生了抑制生长的物质。

      生物小组为探究植物向光性的机理,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通过对A、B、C、D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支持观点一;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支持观点二;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支持观点三答案 D>A=B>C A=B=D>C A=B=C=D解析 本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因而结果不是唯一的由于A、B处于均匀光下,因而生长素的含量为A=B,起对照作用若D>A=B>C,则说明单侧光导致了生长素由向光侧转移到了背光侧;若A=B=D>C,则说明单侧光导致向光侧生长素分解; 若A=B=C=D,则说明单侧光导致向光侧产生了抑制生长的物质[判一判](1)题1中③④弯曲生长的原理与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理相同( × )(2)题1的实验结果证明了尖端产生的某种物质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 × )(3)题2中③⑥的实验结果是胚芽鞘都不弯曲,但是原因不同( √ )(4)题3中实验自变量为是否含有CFM,豌豆幼苗茎切段放置方向属于无关变量,形态学上端都应该朝上( √ )(5)题4中胚芽鞘是否表现出向光性,取决于有无尖端和是否感受单侧光( √ )[想一想](1)如何判断胚芽鞘“长不长、弯不弯”?答案 一看胚芽鞘尖端以下的部分能否获得生长素,能则生长,不能则不生长也不弯曲;二看胚芽鞘尖端以下部分生长素的分布是否均匀,若均匀则直立生长,反之则弯曲生长。

      2)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的因素主要有哪些?答案 单向刺激(单侧光、重力、离心力等)和人为因素(云母片和玻璃片的应用等)考点29 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及相关应用分析1.判断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相关拓展的叙述(1)喷施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保花保果,但不能疏花疏果(2012·江苏,7C)( × )(2)同一植株根和芽生长所需的最适生长素浓度相同(2013·大纲全国,4B)( × )(3)顶芽的快速生长需要侧芽提供生长素,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2012·江苏,7B和2008·江苏,15A)( × )(4)将水稻幼苗分别培养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或适宜浓度NPA (生长素运输抑制剂)的溶液中,用水平单侧光照射根部(如图),测得根的弯曲角度及生长速率(如表),据此实验的结果可知生长素对水稻根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单侧光对向光一侧生长素的合成没有影响(2012·四川,4BC)( × ) 处理方式测定指标外源生长素(mg/L)NPA(μmol/L)00.0010.010.13弯曲角度α(度)3740312216生长速率(mm/天)151713118(5)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2009·江苏,9④)( × )2.判断下列关于其他植物激素的叙述(1)生长素可通过促进乙烯合成来促进茎段细胞伸长, 而草莓果实的自然生长过程与生长素无关而与乙烯有关(2013·海南,7D和2008·江苏,15C)( × )(2)如图所示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影响某植物乙烯生成和成熟叶片脱落的实验结果,由图可知生长素和乙烯对叶片脱落的作用是相互对抗的(2012·浙江,3C)( × )(3)如图是为了探究某植物种子成熟后需经低温贮藏才能萌发的原因,检测出该种子中的两种植物激素在低温贮藏过程中的含量变化结果。

      根据激素的作用特点,推测图中a、b依次为赤霉素、脱落酸(2010·海南,6A)( √ )(4)在黑暗条件下,细胞分裂素可延缓成熟绿叶中叶绿素的降解,表明细胞分裂素能延缓叶片变黄(2009·广东,10A)( √ )1.正确理解生长素生理作用的特性(1)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度①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同一器官上,引起的生理效应不同;而相同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生理效应不同②图中A、B、C三点所对应的浓度为最适浓度,根、芽、茎三者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大小关系是根>芽>茎③图中AA′、BB′、CC′反映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随浓度的增大逐渐减弱2)不同作物对生长素的敏感度①不同种类的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如图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敏感②A点浓度之后,抑制双子叶植物生长,但仍可促进单子叶植物的生长,可以用此浓度除去单子叶植物中的双子叶杂草3)同一器官不同浓度下的作用①若曲线表示植物的幼苗,其出现向光性时,且测得其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其背光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大于m小于M②若曲线表示植物的茎,在植物水平放置,表现出茎的背地性时,且测得其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小于m。

      ③若曲线表示植物的根,在植物水平放置,表现出根的向地性时,且测得其根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近地侧浓度范围应为大于i④若曲线表示植物的芽,在顶端优势中,且测得顶芽生长素浓度为m,则侧芽的浓度范围为大于i顶端优势现象中顶芽和侧芽的浓度大小在曲线图中的相对关系如下图所示:2.五种植物激素的比较及相互关系名称产生部位生理作用对应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