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评价的模式.ppt
22页§3 教育评价的模式2004-9-27主要内容• §3.1 西方的教育评价模式• §3.2 我国的教育评价模式§3.1 西方的教育评价模式• 一、行为目标模式(behavioral object mode) – 背景 • 以目标作为评价活动核心和依据的模式(第一个评价模式) • 泰勒(P.W.Tyler)提出并创立,故称“泰勒模式(Tyler Mode )” • 20世纪30年代期间教育测验运动不能测量出“人”的全部 • 把所要评价的内容分成具体可见的、可操作的学生行为目标,在 评价中可以围绕这些目标进行观测和测定; • 同时,Tyler强调对学习和教育结果进行测量、统计– 模式的一般步骤– 对该模式的评价§3.1 西方的教育评价模式• 一、行为目标模式(behavioral object mode) – 背景– 模式的一般步骤 • 确定教育活动的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 • 根据行为和内容对每一个目标加工定义,将目标适当分类并用行 为化的语言描述具体目标 • 确定应用目标的情景,即建立可以展示目标已达到的情境 • 设计给出应用目标情景的途径,比较好地激发学生做出已达到目 标的反应 • 设计和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 • 收集并分析学生行为表现的资料 • 把已收集的资料与所确定的行为目标进行比较– 对该模式的评价§3.1 西方的教育评价模式• 一、行为目标模式(behavioral object mode) – 背景– 模式的一般步骤 • 三种评价手段 – 评价专家测验,通过这些测验测得学生的行为变化情况 – 把学生置于特定情境之中,对学生的特定行为进行有目的的观察 – 用提问的形式使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借以引起学生做出能体现 其知识和能力的回答• 重要原则 – 客观性 – 效度 – 信度– 对该模式的评价§3.1 西方的教育评价模式• 一、行为目标模式(behavioral object mode) – 背景– 模式的一般步骤– 对该模式的评价 • 优点: – 扩大了评价的范围 – 提高了评价的功效 – 评价结构上的严谨性特点• 缺点: – 注重结果的终结性评价 – 评价技术上的限制 – 评价体系上的不完整§3.1 西方的教育评价模式• 二、CIPP模式(CIPP Mode) • 背景 – 1956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 – 美国教育改革运动席卷而来 – 巨额资金投入教育,其效用如何引起人们的关注 – D.L.Stufflebeam提出:评价不应当限于确定目标的达 到程度,而应是为决策提供有用信息的过程。
– 1966年,Stufflebeam提出了CIPP模式 – CIPP是:背景评价(Context Evaluation)、输入评 价(Input Evaluation)、过程评价(Process Evaluation)、成果评价(Product Evaluation)四种 评价的第一个英文字母的缩写• 模式实施的一般步骤• 对该模式的评价§3.1 西方的教育评价模式• 二、CIPP模式(CIPP Mode) –背景–模式实施的一般步骤 • 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即为 CIPP模式的四个步骤 • 背景评价 – 评定客体的综合地位、鉴定客体的不足、集中并整理能 用来纠正其不足之处的因素,并诊断哪些方法能提高该 客体的素质 – 目的:检查教育目标和教育重点是否同学生的需要相协 调,为调整教育目标和教育重点提供一个可靠依据 – 方法:一系列客体兴趣的测量及各类型的分析组成–对该模式的评价§3.1 西方的教育评价模式• 二、西方的教育评价模式 –2. CIPP模式(CIPP Mode) • 背景• 模式实施的一般步骤 – 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即为CIPP模 式的四个步骤 – 输入评价: » 对前后关系评价作出的改进计划能否实施作现状调 查 » 同时对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障碍作出估计 » 修订改进计划避免盲目实施 » 以避免失败和浪费时间、人力、物力• 对该模式的评价§3.1 西方的教育评价模式• 一、CIPP模式(CIPP Mode) –背景–模式实施的一般步骤 • 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即为 CIPP模式的四个步骤 • 过程评价: – 向计划人员和具体操作人员提供实施改进计划过程中的 反馈信息 – 为不断修正改进计划提供信息 – 定期评定改进计划实施的深度以及实施对象接受的程度 – 详细描述在实施过程中的各种价值以及旁观者和参与者 对总体实施质量的评判–对该模式的评价§3.1 西方的教育评价模式• 二、CIPP模式(CIPP Mode) –背景–模式实施的一般步骤 •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 价为CIPP模式的四个步骤 •成果评价: –测量、判断改进计划实施结果的目标达到程度 –改进计划是否确实弥补了客体的不足之处、满 足了学生的需求进行评价–对该模式的评价§3.1 西方的教育评价模式• 一、CIPP模式(CIPP Mode) – 背景– 模式实施的一般步骤 • 背景评价:为计划决策服务;输入评价:为组织决策服务; 过程评价:为实施决策服务;结果评价:为再一次决策服务 。
– 对该模式的评价 • 优点: – 将目标纳入到评价活动之内(决策导向评价) – 重视形成性评价 – 把评价看作学校工作的一部分• 缺点: – 评价缺乏价值判断 – 评价人员的作用受到限制 – 评价实施在适用性上的局限§3.1 西方的教育评价模式• 三、目标游离模式(goal free mode) –背景 • 20世纪60年代 • 1967年,Scriven对Tyler模式、CIPP模式进行了 批判 • 提出:教育评价的价值判断和总结功能 • 提出: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业余评价、专业 评价等概念,并认为形成性评价是活动进行中的主 要部分 • 作出评价结论的依据,不是制定者的预定目标,而 是活动参与者所取得的实际成效–模式实施的一般步骤–对该模式的评价§3.1 西方的教育评价模式• 三、目标游离模式(goal free mode) –背景–模式实施的一般步骤 • 说明、当事人、受评价者和评价的背景、 • 资源、功能、输送系统、 • 消费者、需要与价值、标准、 • 历程、成果、概括、 • 成本、比较、重要性、 • 建议、报告、后设评价–对该模式的评价§3.1 西方的教育评价模式• 三、目标游离模式(goal free mode) –背景–模式实施的一般步骤–对该模式的评价 • 优点: – 突破了目标的限制,转向以目消费者的需要为导向 – 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评价机制有机结合起来 – 重视对评价的再评价• 缺点: – 难以做出合适的价值判断 – 难以协调与管理者的关系 – 难以调动评价者的积极性§3.1 西方的教育评价模式• 四、应答模式(responsive mode) –背景 • 1973年,Wstake提出 • 以问题、特别是以直接从事教育活动的决策者和实 施者所提出的问题为评价的先导 • 通过评价与被评价各方面人员之间的持续不断的“ 对话”, • 了解他们的愿望、对教育的方案作出修改,……–模式实施的一般步骤–对该模式的评价§3.1 西方的教育评价模式• 四、应答模式(responsive mode) –背景–模式实施的一般步骤 • 描述一个方案 • 向有关听取人作说明报告 • 获得并分析他们的看法 • 向听取人报告经过分析的看法–对该模式的评价§3.1 西方的教育评价模式• 一、应答模式(responsive mode) – 背景– 模式实施的一般步骤– 对该模式的评价 • 优点: – 注重各类人员在评价中的作用 – 重视非正式的评价 – 评价认识论上的相对性• 缺点: – 问题的提出存在片面性 – 论证数据的主观性 – 评价实施上的困难性§3.1 西方的教育评价模式• 五、对手模式(adversary mode) – 背景 • 20世纪70年代,亦称“反向评价模式” • 采取准法律过程评委会审议形式的评价模式 – 模式实施的一般步骤(司法模式) • 争论提出阶段 • 争论选择阶段 • 辩论准备阶段 • 听证阶段 – 对该模式的评价 • 优点:评价范围更加广泛、评价更具有大众性、具有元评价的作 用 • 缺点:评价结果易受辩论技巧左右、不利于评价问题的解决、评 价花费过高§3.2 我国的教育评价模式• 一、发展性教育评价模式 – 发展性评价目标(品德、智能、心理、身体) – 发展性评价的原则(导向性、尊重性、激励性) – 发展性评价的方法 • 自评与互评结合,以自评为主 • 月评与期评结合,以月评为主 • 评定与测验结合,以评定为主 – 发展性评价结果的解释 – 发展性评价的操作(编制的评价手册) – 发展性评价的效果 • 发挥了教育评价的功能,使评价具有科学性、激励性和客观性 • 改变了学生被动评价的状况 • 通过对评价结果的解释,全体学生都可在相应层次内有所提高§3.2 我国的教育评价模式• 二、素质教育的三分合评价模式 – “三分合评价模式”的“三合” • 评价目的的三结合(少数尖子到全体受教育者、单一智育到全部 领域、共性标准加因材施教的个性发展标准) • 评价标准的三结合(团体参照标准、社会参照标准、个体参照标 准) • 评价主体的三结合(学生、学校、家庭)– “三分合评价模式”的“三分” • 评价内容的三分 • 评价过程的三分段 • 评价结论三分等文献调研作业• 内容(二选一) – 国内外的教育评价模式(名称、提出的背景、操作方式 、优缺点分析及操作案例) – 某类教育测量与评价及其运用(如某一类型的测量与评 价,给出其定义、操作方式及运用实例) • 作业完成的形式 – 文献综述(字数不限,要有相对规范的文献参引格式) • 提交方式 – 电子邮件:peixun@(标题中注明交文献 调研的作业) – 文稿投电子楼一楼信箱:42号 • 截止时间 – 10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