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的手术治疗.doc
6页慢性鼻一鼻窦炎伴鼻息肉的手术治疗摘要:目的:研究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的临床疗 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70例慢性鼻 -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改良鼻内镜手术治疗, 将该组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70例病例作为对照组,患者采 用传统鼻内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治疗效果、并发 症发生情况结果:①观察组有68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7. 14%, 对照组有61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87.14%,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0. 05)o②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心理健康、生理功能、总体健康评 分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 05)③观察组并发症率为2. 86%, 对照组并发症率为12. 86%,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V0.05)结论:改良鼻 内镜手术治疗在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的治疗中应用效果更好,可以降 低并发症率,提高临床治疗方效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应用关键词: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对人类的健康构成很大威胁,己经严重影响到 患者的生活质量,该疾病的发病率较高,近几年,有逐年上升趋势,且患 者病情易反复,对其社会功能、心理、生理上均有一定影响[1]。
一般而 言,患者经药物治疗无效后,通常通过手术治疗改善病情,鼻内镜手术治 疗在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的治疗中应用广泛,通过采取手术治疗,可以 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病情,不过术后并发症率难以控制,为了降低并发症率, 需对这种手术方式进行改良本文主要分析手术治疗对慢性鼻-鼻窦炎伴 鼻息肉患者的临床疗效,选取我院收治的140例(观察组+对照组)病例 参与本次研究,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70例慢性鼻-鼻窦炎伴 鼻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改良鼻内镜手术治疗,将该组患 者作为观察组,男性38例,女性32例,年龄在18至71岁间,平均年龄 (37.296. 56)岁选取同期收治的70例病例作为对照组,患者采用传 统鼻内镜手术治疗,男性39例,女性31例,年龄在18至73岁间,平均 年龄(38.466. 14)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对比无显著差异(P>0. 05)o1.2入选与排除标准入选标准:①鼻窦黏膜、鼻腔存在炎症反应;患者有流涕、鼻塞等症 状;嗅觉功能减弱;面颊部有肿胀、疼痛感,在上述四种症状中,有两种 或两种以上②经鼻内镜检查,观察到鼻息肉,源于鼻道内黏性分泌物, 中鼻道堵塞或者黏膜水肿。
③经CT检查,可观察到鼻窦黏膜变厚排除标准:①将以往有全身各系统慢性疾病或伴有其他严一重疾病体征 的病例排除②将仅为囊肿病例排除③将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确诊为乳头 状瘤、血管瘤等肿瘤患者排除④将不愿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排除1.3治疗方法对照组:传统鼻内镜手术治疗将鼻息肉及息肉样组织去除后,开放病变鼻窦,如果患者伴有下鼻甲肥大与鼻中隔偏曲,则需行下鼻甲成形术、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观察组:改良鼻内镜手术治疗以患者术前的鼻内镜检查、CT检查、 症状等为依据,明确手术范围,将鼻息肉与息肉样组织去除,尽量确保鼻 腔通气,保证窦口鼻道复合体黏膜结构的完整性,不将黏膜开放鼻窦广泛 去除,如果患者伴有下鼻甲肥大与鼻中隔偏曲,处理方法与对照组一致1.3观察指标观察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效果评 价标准:根据《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2]为依据评估手术疗效, 治愈:患者的流涕、鼻塞等症状彻底消失,经内镜检查,显示窦口开放良 好,术后不存在脓性分泌物;有效: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经 内镜检查,显示术腔部分区域存在肥厚、水肿症状,或者形成肉芽组织, 存在少量的脓性分泌物;无效: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无改善。
生活质量评价标准[3]:利用SF-36量表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患 者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情感角色、社会功能等指标,分值越高,表明 患者生活质量越-高1.4统计学方法收集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经统计软件 (SPSS19. 0)分析基本信息资料,计数资料给予卡方(X2)检验,计量资 料给予t检验,其表示形式为土标准差(x土s), P<0. 05表明数据对比有 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 1患者的治疗情况观察组治愈、治疗有效、治疗无效患者分别为48例、20例、2例, 总有效率为97. 14%对照组治愈、治疗有效、治疗无效患者分别为38例、 23例、9例,总有效率为87.14%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更为理想,与对照 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V0.05)患者治疗效果分析(表1)2. 2患者生活质量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估如表2所示,从术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评估上看, 观察组的心理健康、生理功能、总体健康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o患者术前、术后的生活质量评估(表2)2. 3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有2例并发症病例,其中窦口堵塞1例、术腔粘连1例,并发 症率为2.86%。
对照组有9例并发症患者,其中窦口堵塞3例、呼吸道并 发症4例、术腔粘连2例,并发症率为12.86%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对比 有统计学意义(P<0. 05)o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表3)3讨论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在临床中较为常见,手术治疗在该疾病的治 疗中应用非常广泛,主要为鼻内镜手术治疗,患者接受治疗后,可将鼻道 窦口复合体病变清除,确保窦腔通气的有效性[4]然而部分患者经传统 鼻内窥镜术治疗后,并未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随着医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我院对传统鼻内窥镜术进行改良,改良鼻内镜手术不仅可以取得传统手术的疗效,还能够控制并发症率,促进患 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将鼻腔正常的黏膜与结构最大限度保留,对窦口鼻道 复合体功能具有保护作用,与传统鼻内镜术相比,改良术的应用效果更好 [5-6] o通过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接受改良鼻内镜术治疗后,患者的治 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总体健康评分明显提升,并发症率低于对照 组,这表明这种手术方式治疗效果确切,安全性高有研究表明,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通过实施改良鼻内镜手术 治疗,其生活质量、症状均可得到一定改善,不过部分患者症状不能够完 全缓解例如流涕、嗅觉功能减弱等未能够彻底根治,这表明部分患者即便 接受手术治疗,也很难达到根治的目的。
为此,临床医师需以患者具体病 情为依据,选择合理的手术治疗方式总之,就本次研究结果而言,我们 了解到改良鼻内镜手术在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的治疗中应用效果良 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 冯娟,吴国英,阿依恒?曲库尔汗,等.鼻内镜手术治疗伴与不伴 鼻息肉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疗效[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4, 37(09): 1161-1163.[2] 沈敏,万俐佳,姜义道.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 效和影响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2014, 43 (22): 2929-2931.[3] 李琪,韩泽利,张学渊,等.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伴与不 伴鼻息肉的疗效比较[J].西南国防医药,2012, 22 (12): 1312-1315.[4] 张田,陈剑秋,朱春生,等•变应性因素及变应性鼻炎与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的相关性探讨[J]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4, 28 (17): 1278-1281.[5] 王磊,谢景华,吉晓斌,等.鼻腔冲洗液剂量对慢性鼻-鼻窦炎伴 鼻息肉患者手术预后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4, 11 (24): 4-7.[6] 王英力,赵群,吴彦桥.上鼻道开放在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 者术后嗅觉改善中的作用[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5, 15 (02): 105-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