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诊内科留院观察病例疾病谱分析.docx
5页急诊内科留院观察病例疾病谱分析 【摘要】 目的 了解综合性医院内科留院观察病例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留观病例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38例患者在年龄、性别、居住地、疾病谱、转归、死亡时间等方面显示出一定特征性分布结论 急诊留观患者疾病谱广、病情重、死亡风险高,必需高度重视 【关键词】 急诊; 留院观察; 流行病学 急诊内科留院观察(以下简称留观)对象多为病情诊断不清或较危重者,对这类患者疾病谱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其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本文对此进行调查总结,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为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本研究涉及2009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在本院急诊内科就诊留观的所有病例 1.2 方法 收集三年内急诊内科留观病例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和诊断、转归等指标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0.0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分类变量使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一般人口学特征 2009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笔者所在医院急诊内科共接诊60772人次,留观2038例(3.4%)。
其中男1196例(58.7%),女842例(41.3%);年龄14~90岁,平均(51.519.9)岁;城镇居民940例(46.1%),农村人口1098例(53.9%);经留观后回家1045例(51.3%),住院569例(27.9%);死亡382例(18.7%),死亡时间0.7~432 h,平均(29.254.6) h 2.2 主要留观疾病分布 留观病例共2038例,其中16种疾病百分比超过百分之一,共1732例(合计84.9%)比例最高的是脑卒中(24.6%),除农药中毒、急性冠脉综合征、化学品中毒、高血压危象及严重过敏5类疾病外,其余病例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主要留观病例转归分布 各种留观病例转归情况有所不同,回家比例最高的是严重过敏(100%),住院比例最高的是急性上消化道出血(63.6%),48 h内死亡比例最高的是脑卒中(39.3%),48 h后死亡比例最高的是严重心力衰竭(25%) 2.4 死亡病例特征描述 死亡382例涉及12种疾病,比例最高的是脑卒中(60.7%);所有死亡病例平均年龄都在50岁以上;除急性冠脉综合征、蕈中毒和肾功能衰竭外,其余病例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由于病情复杂、严重,预后难以估计,到急诊科就诊的部分患者不能立即进入专科接受治疗,留院观察成为这类患者的常规处置流程。
了解其流行病学特征有利于医疗资源的分布和理论知识的准备[1] 与普通急诊门诊人群不同,急诊留观患者更多为中老年人群,年龄(51.519.9)岁,虽然有过半(51.3%)患者经过在急诊科治疗后病情好转,无需住院治疗,但有18.7%的患者最终死亡如此高的比例提示对急诊留观患者必须要高度的重视和全面了解与评估,必须积极干预可逆因素,降低其死亡率[2] 脑卒中(包括缺血性与出血性脑血管意外)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国人健康的疾病,由于专科床位周转相对较慢,导致此类患者容易在急诊形成拥堵,故其在留观患者中的比例也是最高的,男性较女性多,但没有明显的城乡差异,这提示本地区导致脑卒中的基础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控制形势严峻[3]各种中毒合计达到24%,居第二位(表1),其中农药、化学品、蕈中毒有明显的城乡差异,农村明显多于城市,考虑与农村知识文化层次、社会矛盾和接触相关毒物的便利程度均有联系[4]内环境紊乱、心脑功能障碍等诱因为主的急性意识障碍在留观人群中也占较大比例(11.1%),同样也提示对基础慢性疾病的防控与随诊质量有待提高[5] 对留观患者转归的分析中发现(表2),除脑卒中、严重呼吸系统感染、消化道出血、严重心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五类疾病外,大部分的患者接受治疗后病情稳定而仅需门诊治疗或回家,需住院治疗的患者相对较少,这提示随着急诊医学的发展,其在减少住院资源占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6]。
涉及死亡病例的疾病中,除严重心衰和蕈中毒外,死亡多集中在入院后48 h内,这提示很多急诊危重患者的抢救时间窗大多在48 h内,通过培养急诊医师早期目标性治疗的意识,有可能降低此期的死亡比例[7] 进一步分析提示,多数死亡病例有“年轻化”趋势(<65岁)(表3),脑卒中死亡病例(60.7%)明显多于其他疾病所致者,提示本地区该病和相关基础性疾病的防控形势非常不理想除肾衰、急性冠脉综合征、蕈中毒无性别差异外,其余死亡病例男性均明显多于女性,这是否与男性酗烟酒等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尚需进一步研究明确而对死亡时间的统计则显示因心脏疾病(严重心衰、急性冠脉综合征)就诊留观者死亡时间较其他任何疾病均短得多,这些患者在就诊后数十分钟到两小时内即死亡,表现出很窄的抢救“时间窗”,在急诊工作中必需高度重视抢救的时效性[8] 总之,急诊留观患者疾病谱广、病情重、死亡风险高,需要高度重视和迅速处置,如此才可能对其预后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 考 文 献 [1] 李春盛.加强急诊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7,16(10):1017. [2] 刘芳,谭磊,周文秀.探讨急诊疾病死亡谱的规律[J].中国医药导刊,2008,10(4):524-526. [3] 方向华,王淳秀,梅利平,等.脑卒中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1,32(9):847-853. [4] 张,张传会,张鹏,等.2006至2009年某市农药中毒情况[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1,29(1):53-55. [5] 董忠,李刚,谢瑾,等.北京市成年人主要慢性病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0,26(3):357-358. [6] 孙因诊,葛孟华,孙欢欢,等.医院急诊发展的SWOT分析[J].医院管理论坛,2011,28(10):19-20. [7] 卫俊涛.我国近十年来急诊死亡9594例主要死因回顾性分析[J].临床急诊杂志,2011,12(2):133-134. [8] 李百效.老年重症心力衰竭100例急诊内科治疗分析[J].中国中医药资讯,2011,3(4):23.第 5 页 共 5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