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认清自己的实力、确定考研目标.doc
4页一、清醒地认识自己的实力 首先要了解自己只有既认清形势,又认识自身实力,才能做出理性的选择,使自己 的成功概率最大化考生在对自己有了较清晰的了解后,选择专业时可能会更理性但适 合自己的专业可能有冷热之分,考试难度也有高有低之分,因此,需要考生进行综合考虑 考研教育网专家建议大家上网寻找关于考研专业的相关信息但是要提醒大家,像报 考热门专业这样的信息希望考生们能够理智看待这些内容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需 要理性分辨的因此,这些信息只可以作为一种参考热门”制造了盛世的景象,但一定要学会在太平中看危局05 年——09 年考研全国十大热门专业 排名 2005 年 2006 年 2007 年 2008 年 2009 年1 工商管理(MBA) 法律硕士 企业管理 工商管理(MBA) 工商管理(MBA)2 计算机应用技术 企业管理 MBA 法律硕士 法律硕士3 法律硕士 工商管理(MBA) 金融 计算机应用技术 金融4 企业管理 金融 英语语言文学 企业管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5 金融学 英语语言文学 法律硕士 外科学 行政管理6 通信与信息系统 计算机应用技术 计算机应用技术 金融学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7 外科学 会计学 会计学 英语言文学 会计学8 内科学 设计艺术学 美术学 行政管理 企业管理9 英语言文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内科学 通信与信息系统10 会计学 信号与信息处理 设计艺术学 信号与信息系统 英语语言文学全国报考人数 32.494 万 40.28 万 36.4 万 39 万 40.95 万事实是这样吗?我们从 09 年的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提供的数据中看到,08 年失 业人数最多(注:是失业人数,而不是失业率)的 8 个专业分别是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 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电子信息工程、会计学。
大家是不 是从中发现了几个热门专业那熟悉的身影呢!用此数据即可向广大考生发出一信号:热门 专业未必是好专业!“热门”下隐藏的危机是因信息的不对称和逻辑的不严谨一步步造成的,它主要体现在以下 两方面:大大增加考研难度,增加竞争风险,使考研决策的投入与产出两要素比例失衡部分热门专业在专业设计上考虑了未来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趋势及应该与之相匹配的 人才需求,但却忽略专业与实际需求的接轨,更很少考虑到底如何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职 业素养导致热门专业的果实成熟时,“求贤若渴”的用人单位都感叹怎么科班出身的都是 绣花枕头,而“望眼欲穿”的学子们又都“望洋兴叹”冒进的冲动与固守的执着 考研专业院校选择的不同方式并不直接和成功与否挂钩,关键是看实现目标的速率如 何过于冲动和过于保守都是要反对的冒进的人之所以冒进,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方面:性格原因,属于胆汁型,在这儿不用过多论述,不是“性格决定论者”;改变现实的愿望及 其强烈,认为自己的状况不应该是这个样子,成长中的投入产出比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 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很多时候都不仅是不喜欢,是恨!如革命年代对待阶级敌人一样的感 觉;不满意环境,尤其是对所在的大学,无法忍受堕落的氛围,似有《女人花》歌词中描 述的“真情真爱无人懂,孤芳自赏最心痛”的感觉;把考研定位成“咸鱼翻身”的最后机会,不 成功,变成仁!可以忍受贫穷,但忍受不了不进步,对优秀的人和物有天然的崇拜,情感 纠结严重。
考研右倾”的原因也可简单归纳:第一条同前,性格使然,不再赘述;不喜欢 目前的专业,或者有一个新的值得努力的专业,但转念一想,如果这步跨出去,四年本科 不就白学了!上几届的学哥学姐中有一两个“考研亡命徒”当了革命先行者,但最后都名落 孙山,惨淡收场!征求父母的意见,但未曾想父辈做决定的思路一贯是经验主义优先,同 时出于保护下一代的可贵本性,十有八九是反对冒险,没听说过“飞得越高,跌得越重”吗!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父母的谆谆教诲正好滋润了早已柔软的心田凡事预则 立,不预则废!”,一边在架进攻的大炮,一边在挖防守的战壕,在备考的同时不忘为奖学 金、四六级证书、求职简历苦苦挣扎,等到报名时,战壕已经挖得差不多了,进攻的热情 也早已消磨大半!第二步第二步 确定报考冷门、热门还是新兴专业确定报考冷门、热门还是新兴专业考冷门专业一般非常轻松,热门专业确实很难挤进去,新兴专业的难度与热度往往居 于前两者之间2004 年,全国报考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总人数为 35510 人,位居报考 总人数第二,仅次于报考人数逐年下滑的工商管理学硕士专业2003 年,报考北京一所著 名高校计算机应用专业总人数为 2000 余人,但除去保送名额,该专业只招收 40 人,录取 比例高达 50 比 1。
这就是热门专业,它们的特点是切合时代热点,社会需求强劲,所以就 业前景被人看好例如建筑、会计学、贸易、新闻、计算机、生物工程都属于这一类热门 专业但这类专业的特点就是报考人数非常多,因此竞争激烈,录取比例远高出研究生录 取平均比例,可以达到 10 比 1 以上选择报考热门专业的研友,一般是出于就业的考虑,而选择报考冷门专业的研友,往 往是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静心的研究生活由于冷门专业的发展一般比较完备,知识积淀 也较深厚,考试难度小,竞争不激烈,所以非常适合想做研究工作的研友报考另有一类 专业是新兴专业,这类专业兴起不久,未来社会对其有较多的需求比如前些年的计算机 应用技术专业就属于新兴专业,但短短几年后却已跨入热门专业的行列新兴专业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刚兴起不久,报考人数一般不多,竞争也远小于热门专业,所以已经成为了很 多研友的选择一)热门专业巧报(一)热门专业巧报何谓热门专业?就是在历年的考研中,报考人数比较多的一些专业,以下为近年来十大何谓热门专业?就是在历年的考研中,报考人数比较多的一些专业,以下为近年来十大 热门专业的基本情况:热门专业的基本情况:2008 年,十大热门专业则为:年,十大热门专业则为:1.工商管理硕士工商管理硕士 2.法律硕士法律硕士 3.金融学金融学 4.计算机科学与技计算机科学与技 术术 5.行政管理行政管理 6.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7.会计学会计学 8.企业管理企业管理 9.通信与信息系统通信与信息系统 10.英英 语语言文学。
语语言文学 报考热门专业的人数众多,竞争激烈我们如何在这竞争激烈的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 是需要智慧的,如何报考热门专业也有技巧,那就是寻找“空窗期”:1.热门专业择校的“空窗期”普通院校的热门专业,不像名校知名度那样高,但普通院 校的某些热门专业的师资却也是比较强的譬如,上表中的设计艺术学专业,很多“211”学 校的这一专业竞争可想而知而山东工艺美院也有此专业,并且还是重点学科,报考人数 相对较少,竞争也不是特别的激烈因此对热门专业,可在择校上做文章一些专业类学 校和中西部地区的“211”学校往往是考生择校的盲点,同学们可适当考虑一下 2.历年报考人数的“空窗期”有些学校报考情况分大年、小年有时候上一年报考人数 比较多,下一年人数会有所下降而且有的专业还会出现报考人数不足的情况,据笔者了 解,2007 年山东大学法学院的行政法报考人数就不足所以同学们在报考专业时,一定要 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尽量多找到一些内部“情报”3.热门专业内部的“空窗期”不是热门专业下的所有学科分支都是热门大法学下的专 业,民商法、经济法、刑法等是热门专业,但法制史和法理学却是热门中的冷门所以同 学们可就自己所报专业的学科分支作详细的调查,反复比较。
发现热门中的空挡,也许会 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二)冷门专业热报其实“冷门”、 “热门”只是相对而言,冷门专业学精学通了,学冷门专业的你就成了“热门 人才”如何做好“冷门热报”呢?1.选择虽是冷门、但却有发展空间的专业有些专业虽然不是热门,但有一定发展前景, 即使就业面窄,也有一定针对性报考这类专业一定要有前瞻性譬如说,有位同学学的 是经济可持续发展专业,入学时还是冷门,但是这几年政府对可持续发展抓得比较多些, 到毕业时已经成为热门专业再加上她写的论文与循环经济有关,被评为优秀硕士论文, 就业也不错2.选择冷门专业内在的热门很多基础学科像数学理论、理论物理、历史、哲学等基本上都被视为冷门,但在现代社会它的基础作用却越来越大,这些冷门会越来越热3.凭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不管是否冷门笔者的一位朋友本科阶段学的是 财经类专业,但他非常喜欢哲学,所以考研时选择报考社科院的西方哲学专业虽然这个 专业看起来枯燥无味,但他却乐在其中毕业后他在经贸委任职,丛事职业还是与财经类 专业有关他说表面上看来,学的西方哲学专业知识,工作中几乎用不上;但是哲学对他 的影响,却改变了他惯有的思维方式和人生态度正是这种改变,为他得到了现在的职位。
如果你有信心用自己的专业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那还担心什么呢?根据近年来的发展情况,以及综合搜索信息,可以看出,以下人才极有可能成为未来就 业领域的热门,分别是:网络人才、公关人才、未来体育明星的经纪人、企业家和外方代 理、国际商务策划、投资顾问、房地产/小轿车/保险业务推销员、环保和能源专家、名校 教师、时尚观测员、物业管理人员、心理医生因此我们在选择专业时,眼光要放长些远, 冷门专业不是绝对的,它终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三)特殊专业准报1.美术专业、音乐专业这类专业的考试形式、考试地点与考试时间与一般专业是不一 样的许多学校对该类专业的考生有特别的规定如果是该类专业考生,一定要仔细阅读 所报考学校的 2009 年详细的招生简章,以免给自己的考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2.统考和联考类专业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西医综合是全国统考类专业,专业参 考用书要根据国家统考大纲而法律硕士专业和工商管理硕士专业是全国联考类专业,考 试科目和普通专业不同报考该类专业的考生一定要仔细参照所报学校的招生简章,一般 来说对这两个专业,报考学校都有专门的招生简章四)新兴专业慎报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需要勇气的,一些新兴的专业,由于没经受实践检验,所以报这些 专业风险还是比较大的。
而且新兴的专业在师资和别的方面也不是很完善,建议考生要慎 重例如,地理信息系统、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资产评估、文 化产业管理、煤及煤层气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非织造材料与工程、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 等都是新兴的专业不要被专业名称所吸引而忽视了对专业的深入了解,新兴专业有其出 现的必然性,但也有其初生的不足,所以要谨慎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