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第一张前言.ppt
32页学习,是一种信仰!,深圳市教师资格证 心理学,,学习,是一种信仰!,参考教材,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 《心理学》 张厚粲 主编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课程代码:0031,学习,是一种信仰!,章节分布,第一章 概论 第二章 意识与注意 第三章 感觉与知觉 第四章 记忆与学习 第五章 思维与创造性 第六章 智力,第七章 动机与情绪情感 第八章 人格 第九章 人际交往与社会影响 第十章 心理健康 第十一章 毕生发展,学习,是一种信仰!,题 型(P349),单项选择题 名词解释 简答题 论述题 案例分析题 要求: 30分客观题拿20分,70分主观题拿50分 (闭卷考试,150分钟,60分及格),学习,是一种信仰!,学习要求,课前:充分预习 精读教材 课中:认真听讲 理清脉络 课后:及时复习 反复研读 临考:突击重点 查漏补缺,学习,是一种信仰!,学习方法,第一步:先概览、通读全书,了解基本内容 第二步:细看,每章都先看大纲 第三步:系统学习材料 第四步:进行总结和概括,与大纲比较对照,了 解自己的掌握程度 第五步:考前以全真题自测,学习,是一种信仰!,记忆方法,问题——要点——关键词 纲要线索记忆法 考核目标的两个层次:【识记】、【领会】,学习,是一种信仰!,复习要领,单选:对概念、特征、人名、著作、学说观点理解要准确; 名词解释:按教材作答 简答题:只答要点,记住条条框框 论述题:抓住要点+联系实际,学习,是一种信仰!,第一章:概论,一、心理学的概念 二、心理学的分支 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四、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学习,是一种信仰!,一、心理学的概念,【识记】心理学的概念(P3)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
【领会】心理学的基本性质(P5) 科学的标准:客观性、准确性、可检验性心理学独特的性质: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性质 补充:科学心理学的诞生,知识补充:心理学流派,学习,是一种信仰!,学习,是一种信仰!,二、心理学的分支,【领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P5) ★心理学理论领域(探讨基本规律) : 1.实验与认知心理学 2.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3.发展心理学 4.心理测量学 5.生理心理学,学习,是一种信仰!,★心理学的应用领域(探讨实践实用) : 1.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2.教育与学校心理学 3.工业与组织心理学 4.广告与消费心理学 5.法律与犯罪心理学,学习,是一种信仰!,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领会】心理学各种方法的主要特点(P15) (1)观察法 定义(自然情境);特点(客观、真实;被动) (2)测验法 定义(量表为工具);特点(标准化;功能特定) (3)实验法 定义(控制条件);三类变量;两种类;特点(因果关系;人为性质) (4)调查法 定义(问题 回答);两种类;特点(简单省力;真实性难保),学习,是一种信仰!,四、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应用】心理学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的意义(P19) (1)认识内外世界 了解自己(穿衣;心情); 认识外部世界(交往;气质) (2)调整和控制行为 压力应对、习惯养成、复习应考,等等 (3)直接应用在实际工作上 各行业的应用(结合心理学应用领域),学习,是一种信仰!,四、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应用】心理学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的意义(P19) (1)认识内外世界 了解自己(穿衣;心情); 认识外部世界(交往;气质) (2)调整和控制行为 压力应对、习惯养成、复习应考,等等 (3)直接应用在实际工作上 各行业的应用(结合心理学应用领域),学习,是一种信仰!,历年真题,【名词解释】 1、什么是心理学?(09.7) 2、什么是测验法?(10.10),学习,是一种信仰!,历年真题,【单项选择】 1、心理学属于 :(09.7) A.自然科学;B.社会科学; 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科学;D.哲学 2、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科学,始于何时何人? (02.10) A.古希腊时期,亚里斯多德; B.1879年,冯特 C.1890年,詹姆斯 ; D.1913年,华生 3、科学心理学诞生于?(12.4) A.1819年 ;B.1867年;C.1879年;D.1898年,学习,是一种信仰!,历年真题,【简答题】 1、使用问卷法进行心理调查的优缺点。
07.4,08.4) 答:问卷法的优点是:节省人力物力 缺点是:问卷回收率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被调查者有时不认真合作,而使问卷的真实性受到影响 2、研究者在进行实验研究时,需要考虑哪些变量? 答:(1)自变量,(1分)即实验者控制的刺激条件或实验条件1分) (2)因变量,(1分)即实验者所需测定和研究的行为和心理活动1分) (3)控制变量,是实验者设法控制的自变量以外有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1分),学习,是一种信仰!,第二章:意识与注意,一 意识的性质 二生物节律 三 睡眠与失眠 四 催眠现象,学习,是一种信仰!,一、意识的性质,【识记】意识、无意识(P22) ★意识 意识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 具体说来,意识活动的内容包括:对外部事物的觉知、对内部刺激的觉知、对自身的觉知 ★无意识 指的是个体不能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 前意识:指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过渡层面学习,是一种信仰!,一、意识的性质,【领会】意识的四种不同状态、注意与意识状态的关系(P22) 1、意识的四种不同状态(P22) (1) 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2) 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3) 白日梦状态 (4) 睡眠状态 *特殊意识状态,23,意识的状态:可控制的意识状态、自动化的意识状态、白日梦状态、睡眠状态、特殊的意识状态。
领会),24,2、注意与意识的关系(P26) 注意和意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首先,注意不同于意识一般说来,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而意识主要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 其次,注意又和意识密不可分注意的分配和紧张程度的不同,显示了个体处在什么样的意识状态可控制意识状态 自动化意识状态 白日梦状态 睡眠状态 注意集中 注意很少 注意极少 注意基本停止,学习,是一种信仰!,二、生物节律,【识记】生物节律、日节律(P29) 1、生物节律: 人的心理活动体现出的周期性变化称为生物节律,是有机体生理功能周期性变化的结果,它们的存在表明有机体内部存在一个“生物钟”,随时监视着时间的进程 2、日节律: 在人和动物身上都存在它的主要表现为睡与醒的周期性循环,此外,还有一些生理方面的节律变化人的日周期实际是25 小时学习,是一种信仰!,二、生物节律,【领会】生物节律与睡眠(P30) 睡与醒是受内部节律调节的,如果不顾生物钟,而是在非正常时间睡眠,最常出现的情况是睡眠质量受损,如飞行时差学习,是一种信仰!,三、睡眠与失眠,【领会】脑电波与睡眠的阶段,失眠的种类(P31) 1、脑电波与睡眠的阶段 ▲第一阶段——过渡期——α波(持续1~7 分钟;脑电波为α波(12cps),频率较慢,但振幅较大) ▲第二阶段-轻睡期——θ波(持续10~25 分钟;脑电波为θ波(4~7cps)) ▲第三、四阶段——沉睡期——δ波(脑电波以δ波(4cps 以下)为主,而振幅极大) ▲REM 阶段——快速眼动睡眠(做梦;年龄越小,所占比例越高) 轻睡期~REM 循环约4~6 次循环;第一次循环中,REM 持续约10 分钟,最后一次循环,REM 可持续到一小时,28,睡眠的五阶段,,β波:清醒状态,学习,是一种信仰!,三、睡眠与失眠,2、失眠的种类(P33) ▲情境性失眠:由生活情境的改变造成,生活情境的改变主要涉及一些造成个体心理压力的事件;是暂时性 失眠; ▲假性失眠:心理上有失眠感; ▲失律性失眠:因生活程序突然改变而形成的暂时性失眠; ▲药物性失眠:咖啡因影响;对安眠药产生药物依赖。
学习,是一种信仰!,四、催眠现象,【领会】催眠的原理、催眠与睡眠的区别(P37) 1、催眠的原理: 一个人能否进入催眠状态,取决于其受暗示性的高低人的受暗示性高低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 ▲受两个因素影响: A、个体对催眠的态度以及对催眠者的信任感; B/个体的身心条件与个性特点的态度 催眠者运用催眠诱导可以使受暗示性较高的个体进入催眠状态,学习,是一种信仰!,四、催眠现象,2、催眠与睡眠的区别 ▲催眠状态是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意识活动并未停止,只是恍惚不能自主; ▲睡眠是一种自然的意识状态,意识活动基本停止,但仍有一些有意识的活动学习,是一种信仰!,谢谢!,THANK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