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儿古诗:劳劳亭歌.docx
3页少儿古诗精选:劳劳亭歌【原文】 劳劳亭歌(在江宁县南十五里古送别之所,一名临沧观) :唐·李白 金陵劳劳送客堂,蔓草离离生道傍 古情不尽东流水,此地悲风愁白杨 我乘素舸同康乐,朗咏清川飞夜霜 昔闻牛渚吟五章,今来何谢袁家郎 苦竹寒声动秋月,独宿空帘归梦长 【解释】 劳劳亭又名新亭,距建康(南京)大约十五里左右,是沿长江顺流而下的必经之地送别之人常在此驻足,目送行人渐行渐远后来,劳劳亭便成了离别感伤的代名词 【翻译】 金陵有个劳劳送客亭,亭边路旁长满了草青青 难过送别是万古不变的悲情,就像江水流不尽;此地秋风怒号,白杨树发出阵阵凄凉的哀鸣 我现在乘白色小艇巡游长江,似乎当年的谢灵运,看到这霜飞*的美景,不由自主地高声唱吟 往昔谢尚曾经在牛渚江面听袁虎高咏史篇五章,今日我来,何逊当年谢家郎 秋风中江边的苦竹发出的哀叹把秋月感动,我却只能单独一人睡空床,只能在梦里与谢尚将军切磋诗情与治国方略了。
【介绍】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宏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诞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2022年更名为昌明县,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南)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自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更多古诗观赏文章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李白的诗全集栏目 李白的诗歌创作带有剧烈的主观颜色,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扬情怀,很少对客观事物和详细时间做细致的描述潇洒不羁的气质、傲视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易爆发的剧烈情感,形成了李白诗抒情方式的鲜亮特点他往往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克制的奔涌而出,宛如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他的想象奇怪,常有异乎寻常的连接,随情思流淌而变化万端 【繁体对比】 全唐诗卷166【劳劳亭歌(在江甯县南十五裏古送别之所,壹名临沧观)】李白 金陵劳劳送客堂,蔓草离离生道傍。
古情不尽东流水,此地悲风愁白杨 我乘素舸同康乐,朗咏清川飞夜霜 昔闻牛诸吟五章,今来何谢袁家郎 苦竹寒声动秋月,独宿空帘归梦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