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公路隧道监控量测施工技术规范.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万****
  • 文档编号:124830965
  • 上传时间:2020-03-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6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公路隧道监控量测施工技术规范1.1 一 般 规 定1.1.1 采用复合式衬砌的隧道,必须将现场监控量测项目列入施工组织设计,并在施工中认真实施1.1.2 量测计划应根据隧道的围岩条件、支护类型和参数、施工方法以及所确定的量测目的进行编制同时应考虑量测费用的经济性,并注意与施工的进程相适应1.1.3 监控量测应达到以下目的:(1)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动态信息并及时反馈,指导施工作业;(2)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的变位、应力量测,修改支护系统设计1.1.4 采用复合式衬砌的隧道,施工、设计单位必须紧密配合,共同研究,分析各项量测信息,确认或修正设计参数1.2 量测内容与方法1.2.1 复合式衬砌的隧道应按表1.2.1选择量测项目表1.2.1中的1~4项为必测项目;5~11项为选测项目,应根据围岩条件、地表沉降要求等确定 隧道现场监控量测项目及量测方法 表1.2.1序号项目名称方法及工具布 置量 测 间 隔 时 间1~15d16d~一个月1~3个月大于3个月1地质和支护状况观察岩性、结构面产状及支护裂缝观察或描述,地质罗盘等开挖后及初期支护后进行每 次 爆 破 后 进 行2周边位移各种类型收敛计每10~50m一个断面,每断面2~3对测点1~2次/天1次/2天1~2次/周1~3次/月3拱顶下沉水平仪、水准尺、钢尺或测杆第10~50m一个断面1~2次/天1次/2天1~2次/周1~3次/月4锚杆或锚索内力及抗拔力各类电测锚杆、锚杆测力计及拉拔器每10m一个断面,每个断面至少做三根锚杆----5地表下沉水平仪、水准尺每5~50m一个断面,每个断面至少7个测点,每隧道至少2个断面。

      中线每5~20m一个测点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2B时,1~2次/天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5B时,1次/2天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5B时,1次/周6围岩体内位移(洞内设点)洞内钻孔中安设单点、多点杆式或钢丝式位移计每5~100m一个断面,每断面2~11个测点1~2次/天1次/2天1~2次/周1~3次/月7围岩体内位移(地表设点)地面钻孔中安设各类位移计每代表性地段一个断面,每断面3~5个钻孔同地表下沉要求8围岩压力及两层支护间压力各种类型压力盒每代表性地段一个断面,每断面宜为15~20个测点1~2次/天1次/2天1~2次/周1~3次/月9钢支撑内力及外力支柱压力计或其他测力计每10榀钢拱支撑一对测力计1~2次/天1次/2天1~2次/周1~3次/月10支护、衬砌内应力、表面应力及裂缝量测各类混凝土内应变计、应力计、测缝计及表面应力解除法每代表性地段一个断面、每断面宜为11测点1~2次/天1次/2天1~2次/周1~3次/月11围岩弹性波测试各种波仪及配套探头在有代表性地段设置----注:B为隧道开挖宽度1.2.2 爆破开挖后应立即进行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状况观察和记录,并进行地质描述地质变化处和重要地段,应有照片记载,量测记录表见附录E。

      初期支护完成后应进行喷层表面的观察和记录,并进行裂缝描述1.2.3 隧道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围岩、初期支护的周边位移量测、拱顶下沉量测;安设锚杆后,应进行锚杆抗拔力试验当围岩差、段面大或地表沉降控制严时宜进行围岩体内位移量测和其它量测位于Ⅲ~Ⅰ围岩中且覆盖层厚度小于40m的隧道,应进行地表沉降量测1.2.4 量测部位和测点布置,应根据地质条件、量测项目和施工方法等确定1.2.5 测点应距开挖面2m的范围内尽快安设,并应保证爆破后24h内或下一次爆破前测读初次读数1.2.6 测点的测试频率应根据围岩和支护的位移速度及离开挖面的距离确定1.2.7 现场量测手段,应根据量测项目及国内量测仪器的现状来选用一般应尽量选择简单可靠、耐久、成本低、稳定性能好,被测量的物理概念明确,有足够大的量程,便于进行分析和反馈的测试仪具1.3 量测数据处理与应用1.3.1 应及时对现场量测数据绘制时态曲线(或散点图)和空间关系曲线1.3.2 当位移-时间曲线趋于平缓时,应进行数据处理或回归分析,以推算最终位移和掌握位移变化规律1.3.3 当位移-时间曲线出现反弯点时,则表明围岩和支护已呈不稳定状态,此时应密切监视围岩动态,并加强支护,必要时暂停开挖。

      1.3.4 隧道周壁任意点的实测相对位移值或用回归分析推算的总相对位移值均应小于表1.3.4所列的数值当位移速率无明显下降,而此时实测位移值已接近该表所列数值,或者喷层表面出现明显裂缝时,应立即采取补强措施,并调整原支护设计参数或开挖方法 隧道周边允许相对位移值(%) 表1.3.4 覆盖层厚度(m)围岩类别<5050~300>300Ⅳ0.10~0.300.20~0.500.40~1.20Ⅲ0.15~0.500.40~1.200.80~2.00Ⅱ0.20~0.800.60~1.601.00~3.00注:①相对位移是指实测位移值与两测点间距离之比或拱顶位移实测值与隧道 宽度之比 ②脆性围岩取表中较小值,塑性围岩取表中较大值 ③Ⅰ、Ⅴ、Ⅵ类围岩可按工程类比初步选定允许值范围 ④本表所列数值可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实测和资料积累作适当修正。

      1.3.5 二次衬砌的施作应在满足下列要求时进行:(1)各测试项目的位移速率明显收敛,围岩基本稳定;(2)已产生的各项位移预计总位移量的80%~90%;(3)周边位移速率小于0.1~0.2mm/d,或拱顶下沉速率小于0.07~0.15mm/d1.4 量 测 管 理1.4.1 隧道现场监控量测应成立专门量测小组,由施工单位或委托其单位承担量测任务1.4.2 量测组负责测点埋设、日常量测、数据处理和仪器保养维修工作,并及时将量测信息反馈于施工和设计1.4.3 现场监控量测应按量测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并与其它施工环节紧密配合,不得中断工作1.4.4 各预埋测点应牢固可靠,易于识别并妥善保护,不得任意撤换和破坏1.4.5 竣工文件中应包括下列量测资料:(1)现场监控量测计划;(2)实际测点布置图;(3)围岩和支护的位移-时间曲线图、空间关系曲线图以及量测记录汇总表;(4)经量测变更设计和改变施工方法地段的信息反馈记录;(5)现场监控量测说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