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详论“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doc

2页
  • 卖家[上传人]:精****档
  • 文档编号:44049244
  • 上传时间:2018-06-0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5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无产阶级政党工作评判标准的初步论述 我们党既然确定现阶段的总任务,把发展生产力置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一切工作的 中心位置,这就需要确定一个与根本任务、奋斗目标相符合的党的工作评估标准对执政 党的工作是非功过的评判标准,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败得失的评估问 题,马克思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论述曾经有所涉及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 指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 “必须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马克思恩格斯选 集》第 1 版第一卷第 272 页)列宁曾经指出:在社会主义革命中,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 任务解决以后,随着剥夺剥削者及镇压他们反抗的任务大体上和基本上解决,必然把创造 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任务提到首要地位,这个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劳动 生产率毛泽东同志在民主革命时期就曾说过:“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 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 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 ”(《毛泽东选集》第 2 版第 三卷第 1079 页)这些都是关于无产阶级执政党的工作是非得失判断标准的思想端倪和曦光。

      二、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 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判断标准,并对这个标准进行完 整准确概括的,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改革开放以来,他 对生产力标准问题有过多次论述,其中主要有三次:1979 年,邓小平同志指出:“对实现 四个现代化是有利还是有害,应该成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最根本的是非标准 ”(邓小平文选) 第二卷第 209 页)1983 年进一步指出:一要以是否有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 否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是否有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作为衡量我们各项工作做得对或 不对的标准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23 页) 1992 年春天,他在南巡谈话中对党和国 家各项方针、政策,对各项改革开放试验正确与否,又作了更系统全面的阐述,强调指出: “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 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372 页) 至此,一个完整科学的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被确立下来这“三个有利于”,最 根本的还是生产力标准,因为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关键的基础是发展生产 力。

      因此,可以说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最根本的就是“生产力标准”这 “三个有利于”标准被党的十四大、十五大政治报告和《中国共产党章程》所载入成为检 验全党的各项工作的是非得失的实践标准 三、 “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科学含义 我们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必须明确其科学的含义首先, “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改革开 放各项具体政策和措施姓“社”姓“资”的标准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指出:“改革开放迈 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 ‘资’还是姓‘社’的问题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372 页)搞改革开放无疑要坚持社会主 义方向,这是一个根本原则问题那么,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在哪里?历史唯 物主义要求我们必须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去考察在经济方面,主要看生产资料所有制 形式和分配制度;在政治方面,主要看与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等,特别是要 看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我们进行的改革,不管如何的“改”和如何的“革”,我国的以 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形式不会变,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不会变党 的基本路线规定了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党的十四大、十五大报告强调,改革 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旧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 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中国的 四个现代化。

      只要坚持了这些,也就坚持了社会主义方向 其次, “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我国所进行的改革 开放和各方面的工作,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经济,促进社会主义现 代化的早日实现因此,一切符合有利于提高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 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政策、措施和行动,都应当给予肯定和 支持相反,离开了这个标准,影响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切做法,都是 错误的,都必须予以坚决地纠正和制止 四、 “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党的十五大报告在重申邓小平同志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时指出:一切以是否有利于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 平这“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判断标准为什么要把“三个有利于”作为我们党判断各方面工作 的根本标准?这是因为: 第一, “三个有利于”标准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具体来说,就是坚持了“实践是检 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将理论上的实践标准具体运用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之中, 用实践的结果,即是否发展了生产力,是否增强了综合国力,是否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作为检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的标准。

      第二, “三个有利于”标准本身坚持了社会主义方向,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 “三个有利于”标准 反映了我们党的根本性质,反映了我们政权的根本性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从人 民的利益出发,以人民的富裕幸福为奋斗目标,以人民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高兴不 高兴,作为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三,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一个有机统一体 “三个有利于”中, “社会主义社会”、 “生产力”、 “国家综合国力”、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等几个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它与巩固和完善社会 主义,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一致的 “三个有利于”作为完整的标准,既能 判断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是否坚持了社会主义方向,又能判断我们工作的成效如何 因此,十五大党章根据邓小平同志“三个有利于”的思想,再次肯定生产力标准,是有很 强的针对性和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的,是我们进一步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发展经 济的强大思想武器总之,只有深刻理解和牢牢把握“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才能冲破“左” 的禁锢,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增强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加快 改革开放步伐和经济建设的发展。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