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长葛市23中李建新第十期的作业.doc
9页一)关于教材处理《新目标英语》教材以课标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融话题、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为一体,让学生在完成各项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语言客观地说,新教材的使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同时使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和谐和民主,而且由于其宽泛的编写体系给教师提供了充分的发挥空间然而,在使用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为:1.把教材当成教学的唯一依据许多老师认为教科书就是教材的全部,教材被简单地理解为课本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教材往往成了教学的的唯一依据,成为了“圣经”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教师仍然不能理解和处理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的问题,照本宣科,面面俱到,按部就班地根据教材内容顺序授课,教材中使用的任何字、词、句、课文、语法都要求学生全面掌握,不能有任何疏漏这使得课堂教学的重难点不突出,不知哪些知识需要学生掌握,又好像什么都要求学生掌握还有,由于新目标教材采用的是活动为主线的编排体系,有的老师不加取舍,不加整合,一节课竟和学生做了十几个环节的活动,听完一节课后的感觉是做了不少活动,但不知学到了什么试想一下,长次以往学生能学会什么?课堂效率怎么讲?2.对教材的处理较为随意新目标英语教材比较松散和灵活的材料编排给教师处理和使用教材提供了较大的自主空间。
但是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教师在对教材内容进行处理时往往比较随意,自己认为教学有难度的就删掉,然后增加许多对教学目标达成无关的但教师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这种做法既不考虑教学内容本身蕴含的逻辑关系,也不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水平,当然也无法保证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例如:新目标教材中每一单元的首页都有一副图片,不但可以让学生了解本单元的话题和功能项目,而且也集中呈现了部分重要的核心词汇但有许多老师只有在教完Section A 1a时才会用到这幅图片,有些干脆就放弃不用再如,阅读篇章中的许多插图对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提高学生的预测能力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但在课堂观察中我们发现使用的情况并不乐观二)关于教学目标设置教学目标是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没有适切、合理和科学的教学目标,就会使教学失去方向和评价的标准值得肯定的是,绝大部分教师在备课时按要求标示出了课时教学目标,但在检查时我们发现,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教学目标的单一化比较科学、全面的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但许多老师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如何进行语言知识的传授上,例如:Teaching aims:1. Review the problems in health, study and life.2. Review how to give advice在上述复习课的教学目标中我们只发现关于语言知识目标的描述,缺少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进行语言运用的技能目标,更没有文化意识和学习策略等方面的目标。
在这种单一知识目标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必然会以教师的讲解为主,而缺少学生的参与2.教学目标教师本位化教学是否有效是以学生的学习成效为衡量标准的,课标也明确要求关注学生,因此,教学目标的设置必须以学生为出发点然而,我们发现很多老师的目标描述都是以老师为本位的,强调教师教的行为,例如:Ability aims:1. To train the ability of talking about their vacations.2. To develop students’ ability of communication with other people in English. 上述目标中,教师是行为主体课堂教学中目标的达成是以教师是否完成教学任务为标准的,而不在乎学生是否真正达到了目标描述所表现的能力水平3.教学目标笼统、空泛教学目标笼统、空泛就会使教学失去方向,同时也使教学目标的检测不具有可操作性例如:Teaching aims:1. Most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grasp the following words and phrases: have doing, …2.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improve their reading ability.上例中的教学目标已经兼顾到了知识和能力两方面的内容,但第一个目标缺乏具体的层次标准,而第二个目标则过于宏观,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是整个英语教学的核心内容,是每一节阅读课都应该追求的目标,但也不是某节课就能完成的目标,因此这样的教学目标无法检测。
4.教学目标的虚化有些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游离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发展之外;有些则脱离教学实际和特定语境,孤立地、人为地设计情感目标、态度目标和价值观目标,如:Moral aims:1. Students will cooperate well in groups and in pairs.2. Students will be interested in communicating in English上例中的情感目标适用于所有的英语课型,但很空泛,没有针对性;除此之外,有些教师写教学目标是来应付学校的定期检查的,并非为自己的教学服务三)关于教学过程的有效性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能设计一定的语境来进行各项教学活动,通过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有效的引导,促使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学习,体会学习过程,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但从教师的教案和课堂观察来看,还存在着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1.对课型的把握不准2.教学环节缺乏层次和梯度3.教学活动缺乏成效问题解决的对策(一)进一步学习课标,提高教材处理能力实施新课程以来,国家用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并强调实行教材选用制,从而赋予教师处理教材、重构教材甚至自编教材的极大自主权。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具有在分析课程标准、学生和教学环境的基础上自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能力,要具有对教材“删、增、换、改等“的能力1.创造性地整合教学内容首先要创造性地整合单元之间的教学内容,例如在教完三个预备单元,学生已经掌握26个字母的情况下,可提前介入第二单元的教学因为在预备篇第三单元学生实际上已经接触到了以be动词开始的一般疑问句,而且他们在小学也已经学过,此时正是学习第二单元的最佳时机,也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再如,九年级教材中Unit 3 和Unit 9都涉及被动语态,教师可在授完Unit 3后,提前教授Unit 9,这样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被动语态知识体系其次要创造性地整合单元内的教学内容教师需要根据单元内知识的逻辑顺序,对教学内容做重新调整,从而更好地体现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例如,新目标英语九年级Unit 7 Where would you like to visit在 1a学生填完有关度假的形容词后,可先做 1c的结对口头练习,这样不但运用了 1a的语言信息与 1c衔接紧密,而且降低了学生听 1b的难度再如,在执教七年级(上)Unit 2第一课时时,教师可在处理完Section A 1a—2c后,跳过第三个活动,直接进入4a和4b的教学。
这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处理方式,1a—2c完成了从呈现新单词(学生的文具)和新句型Is this your/ my/his /her…? Yes, it is / No, it isn’t,到听音强化目标语,再到初步运用目标语进行机械模仿和替换操练的过程而4a、4b是猜一猜的游戏,要求学生运用Is this /that your /his/her…句型进行更具有交际意义的会话活动这一安排,既增强了本堂课的趣味性,也符合从输入到输出的语言学习规律2.合理删减或增加教学内容新目标英语教材中有许多课标不作要求的教学内容例如,虚拟语气和现在完成进行时是课标五级目标中不要求学生掌握的,那么在教学时我们需要把握好度,要删减一些相关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而不必花大力气进行教学,否则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再如,教材中有许多类型繁多且枯燥无味的活动,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把远离学生生活实际、学生不感兴趣或不宜操作的删去比如,新目标英语七年级( 上)Unit 8 Section A 中的第四个环节是“生日游戏”,要求学生询问他人的生日和年龄,然后按从小到达的顺序排队活动的前半部分要求学生用所学的目标语进行交流,但后半部分缺乏语言操练的价值,而且在人数较多的班级容易造成混乱的局面,所以可以删除这一环节。
与此同时,教师还应根据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延伸和适当的补充比如,语音教学的落实是新目标教材中比较薄弱甚至可以说是一个严重的缺陷而掌握发音规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步骤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更加语音教学的内容这样,随着语音知识的丰富,学生就能根据读音写单词,使背单词变成了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效益再如,新目标英语教材中可供学生模仿的完整对话较少,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听完教材中的听力练习以后,去朗读和表演教材后听力录音稿中的对话,以增加学生可模仿语言的输入量,真正做到一材多用3.巧妙替换教学内容对教材中不符合教学实情的内容和活动,教师可以对其进行替换例如,倪丹英(2006)老师在教学七年级(上)Unit 8 Section A 3a活动时,把教材中要求学生根据所给身份证进行对话创编的活动设计成要求学生利用自己的身份证进行对话,这种教学内容的替换使活动显得更加有趣,具体活动步骤如下:(1)Make your own ID card, And introduce yourself: My name is… My birthday is… I am…(2)Ask and answer in pairs: When is your birthday? My birthday is… / How old are you? I’m …(3)Ask and answer in threes: When is Jiang Wei’s birthday? His birthday is… / How old is he? He is…这样设计后的活动不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容易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又能较好结合运用目标语的教学要求,可谓一举两得。
二)钻研教材和学情,设置科学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在设计前教师必须对学生的的起点能力和通过一节课的教学所能达到的终点能力有清楚的认识教师除了要考虑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外,还要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所设计的目标必须是大多数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同伴互助和教师引导所能达到的(吴燕,2008)为了使教学目标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教师确定教学目标时应以学生在本节课能够发展什么能力为出发点,同时要在考虑语言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同时,关注学生在学习策略方面和品格教育方面的发展目标,这也是课程标准中所强调的目标要求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设计为具体的行为目标,要求做到ABCD,即要有明确的行为主体(Audience)——学生,可以检测的行为动词(Behavior),行为产生的教学条件(Condition)以及行为达成的层级标准(Degree)例如,话题为Birth order and personality的阅读课可设计如下目标:● The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know the meanings of the following new words and phrases and try to use them to describe personality.personality, responsibility, indep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