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平交口设计方案.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拖***
  • 文档编号:291607352
  • 上传时间:2022-05-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7.79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平交口设计方案 城市道路交错口 1 城市道路交错口,应根据相交道路的等级、分向流量、公共交通站点的设置、交错口周边用地的性质,确定交错口的形式及其用地范围 2 无信号灯和有信号灯管理的T字形和十字形平面交错口的规划通行才能,可按表 7.4.2的规定采用 平面交错口的规划通行才能(千辆/h) 表7.4.2 相交道路等级 交 叉 口 形 式 T 字 形 十 字 形 无信号灯管理 有信号灯管理 无信号灯管理 有信号灯管理 主干路与主干路 -- 3.3--3.7 -- 4.4--5.0 主干路与次干路 -- 2.8--3.3 -- 3.5--4.4 次干路与次干路 1.9--2.2 2.2--2.7 2.5--2.8 2.8--3.4 次干路与支路 1.5--1.7 1.7--2.2 1.7--2.0 2.0--2.6 支路与支路 0.8--10. -- 1.0--1.2 -- 注:1.表中相交道路的进口道车道条数:主干路为3-4条,次干路为2~3条,支路为2条; 2.通行才能按当量小汽车计算 3 道路交错口的通行才能应与路段的通行才能相协调。

      4 平面交错口的进出口应设展宽段,并增加车道条数;每条车道宽度宜为3.5m,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1 进口道展宽段的宽度,应根据规划的交通量和车辆在交错口进口停车排队的长度确定在缺乏交通量的处境下,可采用以下规定,预留展宽段的用地 (1)当路段单向三车道时,进口道至少四车道; (2)当路段单向两车道或双向三车道时,进口道至少三车道; (3)当路段单向一车道时,进口道至少两车道 2 展宽段的长度,在交错口进口道外侧自缘石半径的端点向后展宽50—80m; 3 出口道展宽段的宽度,根据交通量和公共交通设站的需要确定,或与进口道展宽段的宽度一致;其展宽的长度在交错口出口道外侧自缘石半径的端点向前延迟30~60m当出口道车道条数达3条时,可不展宽; 4 经展宽的交错口应设置交通标志、标线和交通岛 5 当城市道路网中整条道路实行联动的信号灯管理时,其间不应夹设环形交错口 6 中、小城市的干路与干路相交的平面交错口,可采用环形交错口 7 平面环形交错口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 1 相交于环形交错口的两相邻道路之间的交织段长度,其上行驶货运拖挂车和铰接式机动车的交织段长度不应小于30m;只行驶非机动车的交织段长度不应小于15m; 2 环形交错口的中心岛直径小于60m时,环道的外侧缘石不应做成与中心岛一致的同心圆; 3 在交通繁忙的环形交错口的中心岛,不宜建立小公园。

      中心岛的绿化不得遮挡交通的视线; 4 环形交错口进出口道路中间应设置交通导向岛,并延迟到道路中央分隔带 8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的环形交错口,环道总宽度宜为18—20m,中心岛直径宜取30~50m,其规划通行才能宜按表7.4.8的规定采用 环形交错口的规划通行才能 表7.4.8 机动车的通行才能(千辆/h) 2.6 2.3 2.0 1.6 1.2 0.8 0.4 同时通过的自行车数(千辆/h) 1 4 7 11 15 18 21 注:机动车换算成当量小汽车数,非机动车换算成当量自行车数换算系数应符合本模范附录A的规定 9 规划交通量超过2700辆/h当量小汽车数的交错口不宜采用环形交错口环形交错口上的任一交织段上,规划的交通量超过1500辆/h当量小汽车数时,应改建交错口 10 城市道路平面交错口的规划用地面积宜符合表7.4.10的规定: 平面交错口规划用地面积(万平方米) 表7.4.10 城市人口(万人) 相交道路等级 T字形交错口 十字形交错口 环形交错口 >200 50--200 200 50--200 <50 中心岛直径 (m) 环道宽度 (m) 用地面积 (万平方米) 主干路与主干路 0.60 0.50 0.45 0.80 0.65 0.60 -- -- -- 主干路与次干路 0.50 0.40 0.35 0.65 0.55 0.50 40--60 20--40 1.0--1.5 次干路与次干路 0.40 0.30 0.25 0.55 0.45 0.40 30--50 16--20 0.8--1.2 次干路与支路 0.33 0.27 0.22 0.45 0.35 0.30 30--40 14--18 0.6--0.9 支路与支路 0.20 0.16 0.12 0.27 0.22 0.17 25--35 12--15 0.5--0.7 11 在原有道路网改造规划中,当交错口的交通量达成其最大通行才能的80%时,应首先改善道路网,调低其交通量,然后在该处设置立体交错口。

      12 城市中建立的道路立体交错口,应与相邻交错口的通行才能和车速相协调 13 在城市立体交错口和跨河桥梁的坡道两端,以及隧道进出口外30m的范围内,不宜设置平面交错口和非港湾式公共交通停靠站 14 城市道路立体交错口形式的选择,应符合以下规定: 1 在整个道路网中,立体交错口的形式应力求统一,其布局形式应简朴,占地面积少; 2 交通主流方向应走捷径,少爬坡和少绕行;非机动车应行驶在地面层上或路堑内; 3 当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开行驶时,不同的交通层面应相互套叠组合在一起,裁减立体交错口的层数和用地 15 各种形式立体交错口的用地面积和规划通行才能宜符合表7.4.15的规定: 立体交错口规划用地面积和通行才能 表7.4.15 立体交错口层数 立体交错口中匝道 的根本形式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 交通有无冲突点 用地面积 (万平方米) 通行才能(千辆/h) 当量小汽车 当量自行车 二 菱 形 有 2.0--2.5 7--9 10--13 苜蓿叶形 有 6.5--12.0 6--13 16--20 环 形 有 3.0--4.5 7--9 15--20 无 2.5--3.0 3--4 12--15 三 十字路口形 有 4.0--5.0 11--14 13-16 环 形 有 5.0--5.5 11--14 13--14 无 4.5--5.5 8--10 13--15 苜蓿叶形与环形① 无 7.0--12.0 11--13 13--15 环形与苜蓿叶形② 无 5.0--6.0 11--14 20--30 四 环 形 无 6.0--8.0 11--14 13--15 ①三层立体交错口中的苜蓿叶形为机动车匝道,环形为非机动车匝道; ②三层立体交错口中的环形为机动车匝道,苜蓿叶形为非机动车匝道。

      16 当道路与铁路平面交错时,应将道路的上下行交通分开;道口的铺面宽度应与路段铺面(包括车行道、人行道,不包括绿带)等宽 — 5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