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关于中学生如何看待参考答案的调查报告.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hh****pk
  • 文档编号:342059537
  • 上传时间:2022-12-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5.50KB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关于中学生如何看待参考答案的调查报告陈洁 01032209 叶嫦 0103221501英本(3)班1、 调查目的:面对当前市场上练习及参考答案的大量涌现,了解当代中学生如何看待和利用参考答 案,使之在利用的问题上有一个正确的态度2、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跟踪访谈选点:温州七中高一(5)、(6)调查问卷的设计:针对中学生如何看待参考答案的设计问卷(10个单项选 择题)问卷数量:发出问卷(100份)和收回并抽取有效问卷数量85份 统计方法:采用百分比计算方法,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有效数字统计结果 直接附在调查问卷上,并作分类分析3、 调查结果及简要分析:一般说来,随着学习的深入和学业的加重,学校里和社会上针对不同 学科的练习接踵而来,这对学生来说给他们提供了许多练习的机会,并能检验自己所学知识是否已掌握,从而提高解题能力但随之而来的问 题是面对练习后面现成的答案,学生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他们所持的 正面的或负面的态度又对学习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当面对答案与自己所 学知识不符或产生矛盾时会怎么做?同时,作为老师又是如何对待参考答 案呢?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对某中学高一段的两个班级进行了问卷 调查。

      3.1、你是否喜欢买有参考答案的练习A、是 B、不是100. 00%0. 00%8TTZU%-□喜欢-18.80%□不喜欢图180. 00%60. 00%40. 00%20. 00%1从图表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81. 2%被试者喜欢买有参考答案的练习, 可见参考答案已经成为中学生们必不可少的工具在与他们的对话中了解到 大多数人买有参考答案的练习主要基于以下心理:(1) 、自己可以随时校对,不必等待老师的解答,这样可以节省时间,提高 学习效率2) 、老师不可能一一解答所有的问题,参考答案成了最有力的选择3) 、在某种程度上,参考答案可以开阔思维不喜欢买有参考答案的练习的同学主要是那些对学习持无所谓态度的人3.2、你希望参考答案 B、难点有详细的解释即可D、简单的解释即可C、图270. 00%60. 00%50. 00%40. 00%30. 00%20. 00%10. 00%0.00%1□每题有详解■难点有详解□只提供答案,无解释□简单解释即可A、每题都有详细的解释 只提供正确答案,无解释如图所示,几乎所有同学希望参考答案有详细的解释,其中64. 7%人希 望每题都有详细的解释,因为老师只是针对性地讲解练习,不能顾及到所有 的同学。

      所以这些同学会觉得有必要每题都有详细的解释而另外的34. 1% 的同学主要是本身的基础较好,认为不必要每题都有详细的解释,多了反而 会限制思维发展极少数人对答案无要求3.3、 你在做练习时,你 B、边做边看答案A、做完所有的题目再看答案C、不看答案,等待老师的解答3.4、 你认为你对参考答案有依赖心理吗?A、有 B、有时有 C、没有图3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做完所有题目再看 答案H边做边看答案□不看答案,等待老 师解答160.00%0. 00%50.00%40.00%30. 00%20. 00%10.00%有依赖有时有依赖没有依赖由上图可知,49.4%的被试者选择做完所有的题目再看答案,这种做法 是可喜的,在访谈中了解到,这些学生认为做完所有题目再看答案的做法有 利于自我思维的发展,不受答案的限制,而边做边看答案在某种程度上会引 起人的依赖心理当一题解不出来时,会马上去看答案而前面那种做法(即 做完所有题目)却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他们认为在接下去做题目的过程中,你 有可能受到别的题目的启发而解出上面遗留的难题在调查中还发现,同学承认自己有依赖心理的达29.4%,有时有的高达 56.5%,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思考。

      而只有14.1%的学生没有地参考答案有 依赖心理图4□直接看答案□思考后,不会再看答案□先留着,等待以后攻克绝大多数的同学(71.8%)选择了思考后,不会做再看答案这是值得 肯定和可喜的有思考才有进步直接看答案的做法,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发 展,虽然他有可能节省了时间,但效率绝对是成反比的,在以后遇到相同类 型的题目时也不能做到举一反三而思考后再做的学生,答案会激发和创造 他的思维,从而掌握题目和解题技巧3.6、当你对参考答案有疑问时,你会 A、认为参考答案即是正确答案B、认为参考答案是错误的,写自己的答案C、找资料,直到弄清楚为止 D、直接去问老师或同学图5□认为参考答案即是正确答案■认为参考答案是错误的,写 自己的答案□找资料,直到弄清楚为止□直接去问老师或同学1如图所示,48.2%的被试者选择直接去问老师或同学,而自己找资料, 直至弄清楚为止的仅8. 2%,原因是(访谈结果)学生学业加重,找资料过 于浪费时间,不切合实际,问老师或同学在实际上可达到一定的效果但另 人忧心的是16.5%的同学认为参考答案即是正确答案,从而盲目地相信正确 答案,这样会抹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于27. 1%的坚持写自己的答案,应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3.7、 当老师的解释与参考答案发生冲突时,你会 A、认为老师的答案是正确的 B、认为参考答案是正确的C、与老师或同学进行探讨3.8、 当你的见解与参考答案不符时,你的老师会 A、 马上否决,认为参考答案是对的B、 仔细分析后,给出正确答案C、没有及时给岀正确答案,但承诺弄清楚后再告诉你0.00%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1□认为老师的答案是 正确的■认为参考答案是正 确的□与老师或同学进行 探讨0. 00%80. 00%70. 00%60. 00%50. 00%40. 00%30. 00%20. 00%10. 00%1□马上否决,认为参考 答案是对的■仔细分析后,给出正 确答案□没有及时给出正确答 案,但承诺弄清楚后 再告诉你多数学生在老师与参考答案发生冲突时,不会看盲目信任任何一方,而是与 老师或同学进行探讨这有利于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并且在某种程度上,这种 做法可得到一种质的飞跃但还有不少的学生认为老师的答案是正确的,这就说 明了老师在学生的心目中仍然是“正确的化身”而相对的,当学生的见解与参 考答案不符时,老师应给予学生积极肯定。

      现在有的老师对学生有创意的想法置 之不理,哪怕学生有胜过老师的独到见解也不予以鼓励,“这道题就这么答,不 能改了”,最终以“教参”作为标准答案一锤定音为什么?因为教师在潜意识 里依然存在对学生、对课堂的控制和支配欲,希望学生沿着自己事先思路回答问 题,在自己事先安排好的空间开展“自主”活动,最后圆满地实现预定目标不 过从调查中,我们欣喜地发现,绝大数老师对学生持着支持的态度可喜的是, 90%多的会仔细分析后给出答案3.9、 当老师发练习册时,会要求把后面的参考签字交上吗?A、会(3. 6%) B、有的会(17.6%) C、不会(78.8%)3.10、 你对老师收答案的行为是怎么看的?A、 有必要,有助于对问题的思考(10. 6%)B、 没必要,应该让学生自己掌握(80%)C、 其它 ( 9. 4%)78. 8%的被试者选择了老师不会要求把后面的参考答案交上,而相对的 80%的同学认为老师收答案的做法没必要,应该让学生自己掌握在访谈中, 同学们有的认为:(1 )有些必要,有些不必要;(2)对自觉的同学没必要;(3 )依情况定4、结果分析:本次调查的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在做练习遇到困难时,他们能够做 到先思考后再看答案,懂得思考的重要性,这有助于发挥他们的思维能力 和动脑能力;接近半数的学生在做练习时能够克服后面参考答案的引诱, 做完题目后再校对,这是种很好的习惯;多数学生在面对老师解题时与参 考答案发生冲突时,能够选择与老师或同学进行探讨,而不是盲目地相信 老师或参考答案;少数学生在发现参考答案有疑问时能做到找资料弄清 楚,这是很难得的。

      但在看到这些优点的同时,也必须注意存在的一些不 可忽视问题如:由于频频使用参考答案,使得学生对其产生了一定的依赖 心理;多数学生不重视思考的重要性,在遇到对参考答案产生疑问时,采 取的是直接去问老师或同学;部分学生在做题时采取边做边看答案,从而 受到答案的牵制,等等此次调查的对象较少,因此调查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通过本次 调查,我们还是获得了不少重要信息,我们了解了学生们对待参考答案的态度 总的来说还是好的,学生能够重视自我思维的发展,能够克服答案的干扰,在 遇到困难时不会盲目地照搬后面的答案或一味地相信老师的答案但还有相当 一部分学生走了 “弯路”,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答案的影响和牵制,忽视思 考的重要性,并对后面的参考答案产生了依赖心理,这些都是过分相信答案造 成的捷径不成,反入误区,使自己的自身发展反受限制从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大部分老师能重视学生的思维发展,让学生能有问 题就问而不会强加自己的思想但也有一部分的老师,自身的知识结构不够完 善,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能够及时给出答案或不让学生因有疑问而提出不同 的见解我们针对这种情况,经过分析和讨论,认为: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知道,动机是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 部动因和动力,人的活动受兴趣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作先 决条件。

      兴趣可以产生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源之一,有了兴趣, 学生才能认真对待学习,重视自身的思维发展,并能培养思考的能力,能够正 确对待参考答案,正确认识参考答案的作用中国学生学习很刻苦,书本知识成绩很好,但动手能力差,创新精神不 足”国外不少学者都这样评价中国学生,他们认为“创新精神最重要”,而事 实确是如此并尖锐地指出了中国学生与美国学生的差距应该说,这一评价是 中肯的、切中时弊的我们的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如何失去的呢?这当 然应该从教育本身找根源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成了知识的容器,失 去了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过于陈旧的教学内容,结论式的结构,使学生失去了时 代感,没有了创造欲;机械模仿式的练习题,无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作业 量过大,学生无暇进行深入的、全方位的思索;可见, 解决问题的关键还在于 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彻底改革新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就是在这样背景下 产生的新的教学大纲要求教师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 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当然学生思维能力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培养和训练过程作为老师,就应该要 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通过操作、观察,引导学 生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进行简单的判 断、推理,启发学生动脑筋想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 培养学生能够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思考。

      而不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爱因斯坦 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也就是说,在教学中,教师既 要更新观 念,又要鼓励学生敢于大胆质疑,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提出难倒教 师和学生的问题,只有“疑”才有“思”即教师要放下居高临下的架子,要尊 重学生,善待学生,要和学生建立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让学生思 维敏捷,想象丰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