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1中考物理总复习ppt课件(全部).ppt

651页
  • 卖家[上传人]:des****85
  • 文档编号:329305009
  • 上传时间:2022-08-0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6.28MB
  • / 65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目 录 第一讲机械运动 第十一讲简单机械 第二讲声现象 第三讲物态变化 第四讲光现象 第五讲透镜及其应用 第六讲从粒子到宇宙 第七讲质量与密度 第八讲力运动与力 第九讲压强 第十讲浮力 第十二讲功功率机械效率 第十三讲机械能及其转化 第十四讲内能与热机 第十五讲电流和电路 电压 电阻 第十六讲欧姆定律 第十七讲电功率第十八讲生活用电 第十九讲电与磁 信息的传递第二十讲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部分 考点扫描精讲练 第二部分 热点专题集中突破 专题一声、光、热知识 专题二力学知识 专题三电学知识 专题四热学知识 专题五估题题 专题六图片信息题 第一讲机械运动 常考点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常考点二: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常考点三:运动快慢的描述 速度 重点摘要第一讲机械运动一、长度的单位 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 ,常用的国际单位及其符号是:千米(km)、分米()、厘米(cm)、毫米()、微米(um)、纳米()2单位换算:1 m103 mm um109 nm.mm dm 米 nm 常考点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常考点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帮你归纳1.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7 m2.手掌的宽度约为1 dm.3.指甲的宽度约为1 cm.4.新铅笔的长度约为17 cm、铅笔芯的直径约为2 mm.5.课桌的高度约为80 cm.6.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 cm、宽度约为18 cm、纸张的厚度约为0.1 mm.7.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大约是1.5 m8.教室每层楼高约为3 m.二、长度的测量 1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 2使用刻度尺的规则(1)看: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和 (2)放: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尽量靠近被测物体,不用磨损的零刻度线(3)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 ,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4)记:测量值由数字和 组成,最末一位是 值,包括估读值在内的测量值称为有效数字刻度尺 分度值 垂直 单位估读 易错警示不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因零刻度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对齐物体时,切莫忘记实际长度为最后读数减去这一整数刻度值刻度尺较厚时,刻度线应紧贴被测物体 帮你归纳长度测量的一些特殊方法:1.累积法:用累积法测微小长度,如细铜丝直经、纸张厚度.2.组合法:用直尺和三角板组合,可测出圆形或球体的直径.3.化曲为直法:用化曲为直法测量地图上的铁路长度、圆的周长.4.滚动法:用滚动法可以测量操场的跑道长度 三、时间的测量 1时间的国际主单位是 ,符号是 2单位换算:1 h min s.3测量工具(1)常用:机械表、电子表、石英表(2)实验室和操场常用停表测量时间秒秒 603600S 帮你归纳 1.石家庄日出至日落时间约8 h2.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0.4 s3.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约50 s4.普通中学生跑完1000 m 用时34 min.5.成年人1 min脉搏跳动约70次 易错警示时间的国际主单位是秒而不是小时;光年是长度单位而不是时间单位,它是指光传播一年所通过的距离 (3)停表的读数 停表通常有大、小两个表盘,大表盘的时间单位为秒(s),小表盘的时间单位为分(min)不同规格的停表指针运动一周所表示的时间不同,如图知,大圈1整圈是30 s,每大格分为10小格,所以每小格是0.1 s,小圈1整圈是15 min,每小格是0.5 min.由图观察发现,小圈走了1大格即1 min,大圈指示4 s,所以表中指示时间为1 min 4 s.四、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易错警示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是针对由于测量的人导致的误差而言,且最后结果保留的有效数字的位数与测量过程量应保持一致常考点二常考点二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参照物: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或静止时,必须选择另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 (1)参照物是事先假定静止(不动)的物体 (2)参照物的选择应遵循两个原则:一是任意性原则;二是方便性原则为了研究问题方便,物理学中一般选择地球、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易错警示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但不能选研究的物体本身当作参照物,因为这一选择的结果是这一物体永远是静止的我们平常说地球公转,所选的参照物是太阳,而地球自转所选的参照物是地轴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运动是 的,一切物体都在 ,运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静止是相对的 (2)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就看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否发生 的变化如果位置变化了,则该物体是运动的;如果位置没有变化,则该物体是 的 易错警示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以及它的运动情况如何,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离开参照物谈运动和静止是没有意义的 绝对 运动 位置 静止 常考点三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常考点三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时间路程运动快慢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相同时间比路程在运动 相同的情况下,比较物体运动的路程,路程长的运动快.(2)相同路程比时间在运动 相同的情况下,比较物体的运动时间,时间短的运动快 (3)速度是描述物体 的物理量,是运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来比较物体的快慢的 2速度 (1)速度的大小等于物体在 内通过的路程也就是运动路程和运动时间的比值 (2)速度的公式 (3)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 ,读作米每秒,符号为m/s.(4)速度的大小等于路程和时间的比值,这并不意味着速度的大小取决于路程和时间的长短速度的大小往往取决于运动物体自身的性质单位时间vs/t米/秒 帮你归纳 1.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 m/s.2.15 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3.自行车的速度为5 m/s 3匀速直线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 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所示为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时间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为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的图像 不变 (2)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其速度的大小常常是变化的,即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不相等 (3)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常用平均速度 来粗略地描述运动的快慢平均速度表示的是运动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快慢程度 易错警示平均速度公式 .计算平均速度时,必须明确是计算哪段路程(或哪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且要注意运动路程和运动时间应一一对应平均速度不能理解为速度的平均值,如果认为平均速度 ,那就大错特错了,必须根据具体的运动路程和对应的运动时间,运用速度公式进行运算 典例典例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2.50337.5例 1 图 例例1如图甲所示,木块的长度为 cm.如图乙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s.【方法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白刻度尺的读数规则和秒表大、小表盘的意义第一问有两个地方容易出错:一是起始刻度不是0刻度,被测物体的长度应该为两端所对的刻度值之差;二是在进行精确测量时,一定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第二问在读秒表的示数时,首先要清楚小表盘表示分,大表盘表示秒接着要知道大表盘和小表盘的分度值,然后看指针在什么位置,从而得出示数 解析:这把刻度尺零刻度已经磨损,它把刻度线1当作0,则物体右边所对的3.50要减去当成0刻度线的1 cm即2.50 cm.秒表读数时先看小圈,它每一大格表示1分钟,大圈每一大格表示1秒,每一小格表示0.1秒,从小圈可以看出超过5分钟而没有到达6分钟,则应该读成5分37.5秒,即为337.5 s.典例典例2 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例例2 2014嘉兴,5甲、乙两车并排停着,当甲车司机看着乙车时,忽然感觉自己的车正在缓慢运动,但当他看到地面时,却发现自己的车并没动,对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是运动的 B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静止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是静止的 D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运动的 解析:甲、乙两车并排停着,当甲车司机看着乙车时,以甲车为参照物时,乙车是运动的,以地面为参照物时,甲车是静止的,乙车是运动的,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方法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D 典例典例3 速度的相关计算速度的相关计算 例例3 2014株洲,19两辆汽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时出发,其位置x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甲车的速度为 m/s.当 时,甲、乙两车相距 m.例 3 图45030 【方法点拨】会识图、能从xt图像得出相关信息是解本题的关键由题知,两辆汽车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辆车同时、同向、异地出发,出发时相距300 m;由图得出甲车在某一时间内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求甲车的速度由图得出甲车追上乙车的时间(20 s),再行驶30 s两车行驶的路程,求出两车距离。

      解析:由图得出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在 时,甲车行驶的路程 ;由图得出行驶20 s时甲车追上乙车,再经过30 s,甲车行驶了 ,乙车行驶了两车相距s900 m450 m450 m.学生随堂巩固1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课桌高度约为80 cmB考场内的气温约为50 C一份理化试卷的质量约为80 gD初中生跑50 m所需时间约为3 s2教材拓展题如图所示,是人们乘坐扶梯时的情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可以认为人们是静止的()A地面B扶梯C墙壁上的画D指示牌第 2 题图 A B 3教材拓展题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4教材拓展题如图所示,是运动员四百米赛跑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员是静止的B运动员跑得越快,到达终点所用的时间越长C以其中一名运动员为参照物,其他运动员是静止的D裁判员是利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员运动快慢的第 4 题图3教材拓展题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3教材拓展题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3教材拓展题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3教材拓展题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3教材拓展题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D 5教材拓展题(1)如图,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此刻度尺的分度值 ,铅笔的长度是 (2)秒表读数为 s.1 mm3.60 cm156第 5 题图 6教材拓展题小红在跑200 m比赛时,前100 m用时12 s,后100 m用时14 s小红前、后100 m及全程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解:(1)前100 m的平均速度(2)后100 m的平均速度(3)百米全程用时则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 实验强化过关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命题角度命题角度:1.实验器材(刻度尺、停表、斜面及小车).2.停表及刻度尺的读数.3.实验原理(vs/t).4.速度公式的应用.5.实验方法(间接测量)2015原创为了“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时速度的变化”给你提供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1)要完成该探究实验,需用的测量工具有 和 (2)实验依据的原理是 刻度尺停表 vs/t例题图 解析:(1)需用的测量工具有测量路程的工具刻度尺、测量小车运动时间的停表(2)实验依据的原理是 .(3)由图可知,s160 cm0.6 m,s230 cm0.3 m,t5 s,t13 s;小车通过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m/s;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 .(4)比较v1、v可知,小车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3)若图中停表的每格为1 s,那么实验中小车通过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m/s,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m/s.(4)小车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速度的变化情况是 0.10.12速度越来越快第二讲声现象 常考点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常考点二:声音的特征 常考点三:声的利用 重点摘要第二讲声现象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一切发声物体都在 ,停止,发声也停止 常考点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常考点一声音的产。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