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物分析二作业1-3.doc
7页药物分析作业 1单选题(分数: 15 分) 1 . 《中国药典》的制定和修订者是 ( 1 )分 1.卫生部2.药典委员会3.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4.国务院5.商务部2 . 遇硫酸易炭化或易氧化而呈色的微量有机杂质一般叫作 ( 1 )分1.易炭化物2.易脱水有机物3.易氧化物4.碳水化合物5.糖类物质3 . 药物的鉴别试验是证明 ( 1 )分 1.未知药物的真伪2.已知药物的真伪3.已知药物的疗效4.药物的纯度5.已知药物的含量4 . 药物中重金属杂质检查时,其溶液的 pH 值不要求在 3 ~ 3.5的方法为: ( 1 )分 1.第一法(硫代乙酰胺法)2.第二法3.第三法4.第四法(微孔滤膜法)5.加硫化氢饱和溶液法5 . 检查砷盐的法定方法均需用醋酸铅棉花,其作用为 ( 1 )分 1.形成铅汞齐2.吸收砷化氢气体3.纯化砷化氢气体4.防止锑化氢 SbH3气体生成5.吸收 H2S,消除药物中所含少量硫化物的干扰6 . 一般杂质的检查方法收载于《中国药典》的哪部分内 容中( 1 )分 1.凡例2.正文3.附录4.索引5.目录7 . 《中国药典》规定“冷处”是指( 1 )分 1. 0 ℃2.0 ~ 2℃3.2 ~ 5℃4.2 ~ 10℃5.-2~2℃8 . 《中国药典》规定“精密称定”时,系指( 1 )分 1.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2.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万分之一3.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万分之五4.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五5.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百分之一9 . 《中国药典》规定称取“0.1 g”系指( 1 )分 1.称取重量可为 0.05 ~ 0.15 g2.称取重量可为 0.06 ~ 0.14 g 3.称取重量可为 0.07 ~ 0.13 g4.称取重量可为 0.08 ~ 0.12 g5.称取重量可为 0.05 ~ 0.14 g10 . 《中国药典》(2010 年版)第三部收载的内容为( 1 )分 1.中国药典注解2.中国药品处方集3.《中国生物制品规范》4.《临床用药须知》5.《中国药品通用名称》11 . 《中国药典》规定葡萄糖中氯化物的检查方法为: 取本品 0.6 g,加水溶解使成 25 ml,加稀硝酸 10 ml, 置 50 ml 纳氏比色管中,加水使成约 40 ml,摇匀,加 硝酸银试液 1.0 ml,用水稀释至 50 ml,摇匀,暗处放 置 5 min,与标准氯化钠溶液(每 1ml 相当于 10 g Cl-)1 ml 用同法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
如氯 化物的限量要求为 0.01%,制备对照液时应取标准氯化 钠的毫升数为( 1 )分 1.2.02. 3.0 3.5.04.6.05.8.012 . 《中国药典》规定的“澄清”指:( 1 )分 1.药物溶液的吸收度不得超过 0.032.目视检查未见浑浊3.药物溶液的澄清度相当于所用溶剂,或未超过 0.5 号浊度标准液4.药物溶液的澄清度未超过 1 号浊度标准液5.在 550 nm 测得吸收度应为 0.12 ~ 0.1513 . ICH 有关药品质量的技术要求文件的标识代码是( 1 )分 1.E2.M3.P4.Q5.S14 . 《英国药典》的全称是( 1 )分 1.Chinese Pharmacopoeia2.European Pharmacopoeia3.Japanese Pharmacopoeia4.British Pharmacopoeia5.United States Pharmacopoeia15 .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为:( 1 )分 1.Good Manufacture Practice,GMP2.Good Supply Practice,GSP3.Good Laboratory Practice,GLP4.Good clinical Practice,GCP5.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for Chinese Crude Drugs (Interim), GAP多选题(分数: 10 分) 1 . 药品质量标准的检查项下应包括: ( 2 )分 1.合理性检查2.均一性检查3.纯度要求4.安全性检查5.有效性检查2 . 重金属检查第三种方法适用的药物有 ( 2 )分 1.苯巴比妥2.司可巴比妥3.异烟肼4.磺胺嘧啶5.阿司匹林3 . 药物中的杂质为 ( 2 )分 1.没有治疗作用的物质2.影响药物疗效的物质3.药物制剂中的附加剂4.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5.影响药物稳定性的物质4 . 药物的性状应包括 ( 2 )分 1.外观2.臭味3.溶解度4.物理常数5.纯度5 . 制订药品质量标准应遵循的原则是 ( 2 )分 1.安全有效性2.先进性3.针对性4.规范性5.科学性药物分析作业 2:单选题(分数: 15 分) 1 . 精密度是指 ( 1 )分 1.测得的测量值与真值接近的程度2.测得的一组测量值彼此符合的程度3.表示该法测量的正确性4.对供试物准确而专属的测定能力5.在各种正常试验条件下,对同一样品分析所得结果的准确程度2 . 肾上腺素及其盐类药物中应检查的特殊杂质为: ( 1 )分 1.酮体2.对氨基酚3.游离水杨酸4.对氯乙酰苯胺5.对氨基苯甲酸3 . 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中应检查的特殊杂质为 ( 1 )分 1.对氨基酚2.对氨基苯甲酸3.对氯酚4.醌亚胺5.对氯乙酰苯胺4 . 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含芳伯氨基的药物含量过程中,加入适量溴化钾固体的目的在于: ( 1 )分 1.增加盐效应2.利于终点的判断3.防止重氮化合物分解4.保持被测药物的稳定5.加速重氮化反应速度5 . 直接酸碱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原料药含量时,所用的“中性乙醇”溶剂是指 ( 1 )分 1.乙醇2.无水乙醇3.pH 值为 7.0 的乙醇4.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的乙醇5.符合中国药典(2005 年版)规定的乙醇6 . 定量限常用信噪比法来确定,一般以信噪比对少时相应的浓度或注入仪器的量进行确定 ( 1 )分 1.10:12.8:13.5:14.3:15.2:17 . 体内药物分析中,最常用的体内样品是( 1 )分 1.血浆2.尿液3.唾液4.乳汁5.脑脊液8 . 不需进行临床监测的药物是( 1 )分 1.治疗范围较窄的药物2.在体内存在代谢分型的药物3.血药浓度个体差异较大的药物4.氨基糖苷类药物5.非处方药9 . 硝苯地平用铈量法进行含量测定的终点指示剂是( 1 )分 1.自身指示2.淀粉3.邻二氮菲 4.酚酞5.结晶紫10 . 下列药物中,可显双缩脲反应的是( 1 )分 1.盐酸多巴胺2.盐酸麻黄碱3.苯佐卡因4.对氨基苯甲酸5.对乙酰氨基酚11 . 在体内药物分析方法的建立过程中,用空白生物基质 试验进行验证的指标是( 1 )分 1.方法的定量范围2.方法定量的下限(LOQ)3.方法的精密度4.方法的准确度 5.方法的特异性12 . 阿司匹林中检查游离水杨酸的方法为:取本品 0.1 g, 加乙醇 1 ml 溶解后,加水使成 50 ml,立即加新配制的 稀硫酸铁铵试液 1 ml,30 s 内如显色,与水杨酸对照 液(0.1 mg/ml)同法制备溶液相比较,颜色不得更深。
其游离水杨酸的限量为:( 1 )分 1.0.01% 2.0.05 %3. 0.5 %4. 0.1%5.2.0%13 . 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常用的固定相是( 1 )分 1.硅胶2.氧化铝3.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4.甲醇5.水14 . 取某药物 0.1 g,加稀盐酸 5 ml 使,置水浴中加热 40 min(水解),放冷,取 0.5 ml,滴加亚硝酸钠试液 5 滴,摇匀,用水 3 ml 稀释后,再加碱性 -萘酚试液 2 ml,振摇,即显红色该药物应为( 1 )分 1.吲哚美辛2.阿司匹林3.对乙酰氨基酚4.美洛昔康5.布洛芬15 . 下列药物中,可显 Rimini 反应的是( 1 )分 1.盐酸多巴胺2.盐酸麻黄碱3.苯佐卡因4.硫酸沙丁胺醇5.重酒石酸间羟胺多选题(分数: 12 分) 1 . 取阿司匹林适量,加碳酸钠试液,加热煮沸 2 min,放冷,加过量的稀硫酸,出现的现象为: ( 2 )分 1.立即显紫堇色2.立即析出白色沉淀3.发生醋酸的臭气4.立即析出米黄色沉淀5.能使润湿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显蓝色2 . 《中国药典》规定,采用色谱法分析时,必须对仪 器进行系统适用性试验,应包括下列哪些内容( 2 )分 1.最小理论踏板数2.调整保留时间3.分离度4.重复性5.拖尾因子3 . 去除血浆中蛋白质,可采用的方法有( 2 )分 1.加入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2.加入强酸3.加入无机盐4.加入强碱5.加入缓冲溶液4 . 下列关于直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含量的说法,正确 的有( 2 )分 1.反应摩尔比为 1:1 2.用氢氧化钠滴定液滴定3.以 pH 值为 7.0 的乙醇溶液作为溶剂4.以酚酞作为指示剂5.滴定时应在不断振摇下稍快进行5 . 下列药物中,可显双缩脲反应的有( 2 )分 1.盐酸伪麻黄碱2.盐酸麻黄碱3.苯佐卡因 4.盐酸去氧肾上腺素5.肾上腺素6 . 硝苯地平用铈量法进行含量测定叙述正确的有( 2 )分 1.需要在强酸性条件下进行2.需要在强碱性条件下进行3.用邻二氮菲作指示剂4.硝苯地平与硫酸铈的反应摩尔比为 1:2 5.是基于硝苯地平的还原性单选题(分数: 15 分) 1 . 取某药物约 50 mg,置试管中,加甲醛试液 1 ml,加热煮沸,放冷,沿管壁缓慢加硫酸 0.5 ml,使成两层,置水浴中加热,界面显玫瑰红色。
该药物为 ( 1 )分 1.硫喷妥钠2.苯巴比妥3.布洛芬4.肾上腺素5.司可巴比妥钠2 . 溴量法可测定含量的药物为: ( 1 )分 1.硫喷妥钠2.苯巴比妥3.盐酸普鲁卡因4.肾上腺素5.司可巴比妥钠3 . 银量法测定苯巴比妥含量时,指示终点的方法为: ( 1 )分 1.永停滴定法2.电位法3.内指示剂法4.外指示剂法5.自身指示剂法4 . VE 的含量测定方法为 ( 1 )分 1.碘量法2.GC 法3.非水滴定法4.HPLC 法5.UV 法5 . Vc的含量测定方法为 ( 1 )分 1.碘量法2.GC 法3.铈量法4.HPLC 法5.UV 法6 . 非水滴定法测定硫酸奎宁含量时,1 mol 的硫酸奎宁可消耗高氯酸的摩尔数是 ( 1 )分 1.1/2 mol2.1mol3.2 mol4.3 mol5.4 mol7 . 硫酸奎宁中的特殊杂质是 ( 1 )分 1.莨菪碱2.其他金鸡纳碱3.游离肼4.生育酚5.阿扑阿托品8 . 用高氯酸的冰醋酸滴定液滴定杂环类药物的硫酸盐时(含1 个 N 的一元碱),将硫酸盐只滴定至 ( 1 )分 1.该药物的高氯酸盐2.该药物的盐3.游离杂环药物4.该药物的醋酸盐5.该药物的硫酸氢盐9 . 硫酸阿托品片的含量测定应采用 ( 1 )分 1.非水滴定法2.酸性染料比色法3.提取中和法4.反相离子对 HPLC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10 . 国内外药典关于吩噻嗪类药物及其盐酸盐原料药的 含量测定常采用的方法是( 1 )分 1.铈量法2.钯离子比色法3.非水溶液滴定法4.紫外分光光度法5.高效液相色谱法11 . 莨菪烷类生物碱的特征反应为( 1 )分 1.氧化反应2.氯奎宁(Thalleioquin)反应3.与钼硫酸试液的反应4.Vitali 反应 5.与 FeCl3试液的反应12 . 司可巴比妥的鉴别方法有:( 1 )分 1.与碘发生加成反应,使碘试液褪色2.红外光谱法3.与亚硝酸钠-硫酸的呈色反应4.与甲醛-硫酸的呈色反应5.与亚硝酸钠的反应13 . 取供试品,加氢氧化钠试液溶解后,加铁氰化钾试液 和正丁醇,振摇,放置分层后醇层显强烈的蓝色荧光, 加酸使成酸性,荧光消失,再加碱使成碱性,荧光又 出现。
此反应可鉴别的药物是( 1 )分 1.维生素 A2.维生素 B1 3.维生素 C4.维生素 E5.维生素 B2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