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别离(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亦***
  • 文档编号:239062355
  • 上传时间:2022-01-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7.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别离(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别离(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把握意象的内涵,准确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2、 能通过本模块的学习,掌握阅读鉴赏诗歌的根本方法 3、了解诗歌这种文学体裁的特征和感情表达的根本方法 【学法建议】 这首诗没有详细的叙事情节,应从意象入手,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展开想象,进展个性化的解读 【课前预习】 1、作者简介 冯至,中国现代作家、诗人作品有《昨日之歌》、《山水》等他的《十四行集》是关于个体与人类的生存状态、人的生命的形而上的体验与思考,由27首诗组成,是中国新诗史上“最集中、最充分地表现生命主题的一部诗集,它是一部生命沉思者的歌”,它使中国现代诗歌第一次具有了“形而上的品格”他选择了“十四行诗体”,完全采用现代白话口语,连关联词也很少使用,却将这种外来的诗体形式运用自如,到达了内在诗情、哲思与外在形式的和谐其《十四行集》整体风貌中所显示的庄严、单纯与沉着,以及艺术上的相对完美,使得它在40年代文学,以至整个现代文学之中,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另一方面,冯至《十四行集》的成功是一个重要的征候,它说明中国现代新诗人,已经有足够的思想艺术力量,消化外来形式,利用它来创造中国自己的民族新诗。

      2、资料链接 (1)背景知识 《别离》和其他十四行诗一样,均作于1941年原是作者在昆明时送给朋友的那时,为躲避日寇的飞机轰炸,诗人从昆明来到近郊的一座深山他虽然离开了闹市,身居茅屋,但仍关心着天下大事他的眼睛专注着多难的人生,“担负着工作的辛苦”由于有这样的思想根底,所以他即便是抒发个人的感受,写别离这样的题材,也没陷入李义山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的窠臼,而是道出暂时的别离与永存的友情的辩证关系作为友情颂歌,它宛如熊熊跃动的火苗,暖人肺腑;作为精神营养品,它又好似澄明晶亮臻于纯青的炉火,逗人思索 (2)名句分享 相见情已深,未语可知心 --李白 当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 --王昌龄 友谊是美德之手段,并且本身就是美德,是共同的美德 --费尔巴哈 所谓友情,是平等的人们之间离开了利益关系的交易哥尔斯 友情为人生之酒杨格 很多显得像朋友的人其实不是朋友,而很多是朋友的并不显得像朋友德谟克里特 友谊是培养人的感情的学校苏霍姆林斯基 友谊像清晨的雾一样纯洁,奉承并不能得到友谊,友谊只能用忠实去稳固它 --马克思 3、预习思考 (1)预设问题 ①诗中描写了哪些意象? ②这首诗提醒了友情怎样的内涵? ③这首诗是通过怎样独特的视角,来讴歌真挚的友情的? (2)预习课文后,你提出了哪些新的问题? ※互动课堂 【课时安排】1课时 一、 自学评价 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

      降生( ) 耘耕( ) 晤面( ) 轮替( ) 2、“像刚刚降生的两个婴儿”这个比喻句的意思是什么? 二、文本研习 1、层次构造 全诗共四个小节: 第一节先详细描写“ ”,诗人感到分别前的那一招手,仿佛是把世界劈成了两半于是,一股悲凉的情绪涌上心头,浑身骤然感到寒冷起来但是,诗人并没有悲观厌世,分别使他获得了全新的生命感受 第二节承上把别离看成是“ ”,看成是新生活的开始,这样不仅可以排遣别离的痛苦,更可以使友情有新的开展 第三节,诗人写友情因分别而有了新的开展,新的内涵 第四节,诗人的思考进一步升华:只要怀着感恩的心态,保持精神状态的年轻,那么,友谊常青,人生不老 2、艺术特色 (1)新颖的形式 这是一首格律严谨的十四行诗十四行诗是西方的一种格律诗它音韵盘旋,有很强的`抒情性,善于表现沉思的状态和歇咏比拟永恒的主题作者借这种形式充分表达了 (2)严谨的构造 诗人非常注意构造的安排,全诗具有“起”“承”“转”“合”的构造第一节“起”,突出离别带来的情感冲击,第二节“承”,写离别后默默地承当,严肃地生活,第三节“转”,写友情因分别而有了新的开展,第四节“合”,强调要平静地承受人生的聚散,坦然面对岁月的流逝、人世的变化。

      (3)内在的情绪 深邃的哲理 这首诗从“ ”的详细描写开始,以抽象的感悟完毕淡化详细的离别场景描绘和过程交代,侧重表达内在的情绪和深邃的哲理是“思与诗相结合”的“沉思的诗” 三、问题探讨 1、分别前的那一招手,仿佛是把世界劈成两半诗人的这种奇想,有现实依据吗?为什么? 2、这首诗是一首“沉思的诗”,诗人抒写友情并融入了自己的生命体验请谈谈你的理解,并与同学交流 ※选修延伸 【师生互动】 学习完这篇文章后,你提出了哪些新的问题? 生: 师: 《别 离》 预习思考 1、“招手”、“辽阔”、 “工作”、“相逢” 2、诗中指出友情是朋友之间彼此的勉励和支持,友情是生活的动力,提醒了友情的价值 3、通过朋友别离这一特定视角,展开奇特的想象,讴歌了真挚的友情 一、自学评价 1、jiàng yún wù lún 2、诗人是借这个比喻来表达分别后的感受:眼前的世界一下子空阔起来,一种新奇感油然而生,获得全新的生命感受 二、文本研习(此中答案仅供参考,大意对即可) 1、“招手” “降生” 2、对生命的体验和对友情的感悟 “招手” 三、问题探讨 1、参考意见: 诗人的这种奇想,是有现实依据的因为彼此工作都很忙,再加上相距遥远,相聚的时机就更少了。

      2、参考意见: 这首诗没有详细的叙事情节,表达的是幽眇迷离的人生感悟写的是别离,又不仅仅是别离因而,不能强求统一应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发挥想象,进展创造性的阅读理解 冯至十四行诗,受德国现代主义作家里尔克的影响,表现了对于永恒,对于自然,对于流逝中万物的体验和思考没有急躁,担当风雨,忍受艰辛,默默地从事有意义的工作,诗中“我们担负着工作的辛苦”,“各自把各人的世界耘耕”等,就表达了这样的人生思考而这样的思考又包含着时间意识生长、死亡,独立不移,以感恩的心情,与万物融为一体,获得永恒冯至把这样的人生体验融化在诗歌的后两节诗境中,表现静默深邃的情怀怀着感谢的情怀想过去/像初晤面时突然感到前生”,“一生里有几回春几回冬/我们只感到时序的轮替/感受不到人间规定的年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礼仪讲授教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名句名篇默写.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1部分 写作 任务组五 微任务 作文书写——比天还大的事儿.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古诗词 任务组二 真题研练.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3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文言文(考点部分) 任务组三 任务四 仔细比对准确提取概括分析文意.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部分 语言策略与技能 任务组二 任务五 看准对象因境设辞做到语言得体.docx 高考化学 1.传统文化与STSE 答案解析.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现代文阅读 专题16 Ⅱ 真题研练.docx 高考化学 专项拔高抢分练 9.反应热与反应历程.docx 高考化学 专项拔高抢分练 1.传统文化与STSE.docx 高考物理 板块三  气体实验定律和热力学定律的综合应用.docx 高考化学 二题型3 无机化工生产流程题.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写作 专题17 Ⅲ 突破二 绘声绘色巧用细节描写生动丰满.docx 高考数学 中档大题练1.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教材文言文复习综合试卷.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古诗词 任务组三 微任务一 聚焦诗意准确选择.docx 高考数学 创新融合4 数列与导数.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必修5课文1 归去来兮辞 并序.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1部分 写作 任务组五 任务二 “三管”齐下美“言”有术文采抢眼养颜.docx 高考数学 满分案例三 立体几何.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