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21版语文《初中》八下2.8.ppt
25页第8课*时间的脚印,新知预习巧积累,1.注字音 腐蚀( )山麓( )掸去( ) 湖泊( )龟裂( )楔形文字(,sh,l,dn,p,jn,xi,2.写字形,3.明词义 (1)悬崖绝壁: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山沟 (3)_____________:直到海水枯干,石头粉碎,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 4.填词语 (1)夏天的太阳炽热得像火一样_________着大地 (2)夜空似藏青色的_________,点缀着闪闪繁星,让人不由深深地沉醉 (3)历史往往在经过时间_________后,可以看得更加清晰,形容山势险峻,沟壑,海枯石烂,烘烤,帷幕,沉淀,5.记常识 时间的脚印是一篇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题目运用 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了那些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岩石中 都潜藏着时间的踪影,以引起人们的探究欲望和阅读兴趣,科普说明文,陶世龙,拟人,思维提炼内容】 1.岩石是如何从毁灭走向新生的?请根据提示完成填空 岩石( )沙砾、泥土沉积( )胶结(,审美鉴赏培素养,小石子,重压,新岩石,审美鉴赏】 2.根据要求品析下面的语句。
(1)“根据计算,大约3 000到10 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1米厚的岩石这一句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加点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答:说明方法:列数字加点词语不能去掉,如果去掉“大约”,就表示形成1米厚的岩石就需要3 000到10 000年的时间事实上,人类读懂岩石的年龄,不论方法有多精确,也不论有多科学,都是推测出来的所以,“大约”一词,恰恰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2)“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答: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笨重的石块想跑也跑不动,只能留在附近;而小沙砾却能随心所欲地走向很远的地方,生动、形象的语言,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重现经典】 作者在文中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直击考点】 判断说明顺序,考点提能力,破解有法】 找准语言标志:时间顺序常用:古今、春冬、早晚;空间顺序常用:远近、内外、左右、南北、高低;逻辑顺序常用:首先、其次、为什么、原来、因此等,结合说明对象:介绍事物发展演变过程,多以时间为序;对建筑物、名胜等事物的介绍,多以空间为顺序;说明事物内在规律和道理,常用逻辑顺序。
答题模板: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 答:文章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写到岩石怎样记录时间,最后写了读懂岩石记录的重大意义这种依据事物内在联系、逐层进行说明的顺序,就是逻辑顺序,岩石有“烂”时,岩石很精彩,阳光、严寒,岩石有秘密,岩石生成啦,风吹雨打,酸腐、冰河(打比方,人类(举例子,风吹水带,旅行(拟人化,沉积、重压、胶结(列数字,沧海变迁(举例子,地壳活动(举例子,古代生物状况(举例子,地球发展过程(举例子,列数字,铁矿,煤矿,举例子,攻击”(拟人化,见证,岩石上有时 间的脚印,共15分,5分钟)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3分)( ) A.旅行(l)踪迹(zn) 岩石(yn)沙砾(l) B.逝去(sh)低洼(w) 堆积(du)帷幕(wi) C.龟裂(u)悬崖(y) 崩落(bn)裂缝(li) D.腐蚀(f)山麓(l) 粗糙(zo)装置(zh,基础整合试身手,B,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 A.楔形宝藏包裹犹豫 B.钟鼎冲涮吹拂笨重 C.孔隙遗体缓慢摩损 D.浑浊沟壑沉淀虎珀,A,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以怀托摩萤火虫洞博物馆附近为起点,漫步穿过农田,你会看到奇形怪状、 凹凸不平的岩石。
B.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持续扩散蔓延,包括留学生在内的海外同胞的安全 与健康无时无刻不牵动着祖国的心 C.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故乡的模样就全变了,真是海枯石烂,怎能不让我感慨万 千呢! D.“当代愚公”黄大发,带领村民历时36年,在悬崖绝壁上开凿出一条“生命” 渠,改变了当地贫穷落后的面貌,C,4.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 (1)这里在死亡,那里在生长;这里在建设,那里在破坏 (2)碎石是从哪里来的呢?还不是从那些山崖上崩落下来的! (3)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 A.反复反问拟人B.反复设问比喻 C.排比反问拟人D.排比设问比喻,B,5.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本文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如在讲到人对岩石的破坏时,举了建筑兰新铁路时,一个山头几分钟就被炸掉的例子 B.课文在说明“岩石保存了远比上面所说的多得多的历史痕迹”时,主要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C.作者在叙述中,始终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将静态观察与动态分析、历史思考与现实认识融为一体,赋予大自然中“时间的脚印”更为深广的意义。
D.本文大量运用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如“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碎石、沙砾、泥土被它们带着,开始了旅行,B,巩固拓展重落实,共10分,10分钟) 6.(2020安徽中考)综合性学习10分) 九年级(1)班开展“走进博物馆”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请按提示修改“实践活动注意事项”3分,实践活动注意事项 敬爱的同学们: 为保证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请注意以下事项 1.严格尊重活动安全的各项规定,确保人身、财物安全 2.按照规定的时间,准时到达指定地点 3.举止文明,保持安静,听从指挥,有序参观 4.仔细观察,认真听讲,勤于记录,积极参与互动 2019年10月15日 九年级(1)班班委会,注意事项中用语不得体的一处是“_________________”,应改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你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格式有一处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敬爱的同学们,同学们(亲爱的同学们,将“尊重”改成“遵守”(或直接写出正确的句子,将日期和署名调换位置,2)下面是活动中的三道题,请你回答。
7分) 在“建筑文化展厅”,导游介绍古代建筑亭、台、楼、阁时,给同学们出了一 道题,请你填写相应建筑的名称2分) 欧阳修宴饮___________,笑谈“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陈子昂驻足 _________,慨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崔颢置身___________,吟咏“日暮 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王勃凭栏滕王阁,激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 共长天一色,醉翁亭,幽州台,黄鹤楼,在“文化名人展厅”,展示屏上有一道古代文化名人“名”与“字”的搭配题,请你将正确选项填入表格3分,名人的“字”:A.幼安B.子美C.孔明,C,B,A,在“戏曲文化展厅”,大屏幕正在播放鲁迅小说社戏中演戏场景的视 频,视频里有一个涂成黑脸挂着长胡子的男子,还有一个咿咿呀呀唱戏的年轻 女子这两个角色分别是“小旦”“老生”中的哪一个?请你回答2分) 涂成黑脸挂着长胡子的男子是_________;咿咿呀呀唱戏的年轻女子是 _________,老生,小旦,本课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