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 沁园春 长沙》导学案附答案.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559778052
  • 上传时间:2023-04-2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3.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一语文导学案答案    编号:001教学课题课型主备教师把关教师使用教师使用时间、班级沁园春·长沙新授学习目标1、 品味诗词,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2、 感受诗人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背诵课文学习重点难点 领会诗人主宰大地沉浮的宽广胸襟和革命气概.          教学过程一、预习内容1、词的知识词产生于唐代、流行于宋代,原是配合乐曲的歌词,后来逐渐脱离音乐而成为一种独立的韵文文学形式词有许多调子,每调有一个名称,叫词牌,如“沁园春”则为词牌名.由于配合不同的乐曲歌唱,每调的句数,每句的字数,以及用韵的位置,字声的平仄都有一定格式词的句子长短不齐,因此又称为“长短句”.¨ 课题“沁园春”是词牌名,长沙是词的标题2、背景介绍 1911-1925年,毛泽东在长沙学习、生活、从事革命活动长达十三年,这期间发生了辛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五四运动和共产党成立等,他与何叔衡、蔡和森等人创立新民学会,领导长沙学生爱国运动,主编《湘江评论》,建立湖南共产主义小组.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农民运动也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

      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先后建立了20多个农民协会,创建了湖南农村第一个党支部--韶山支部当年10月,他奉命前往广州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如画的秋色和大好的革命形势,回忆过去战斗的岁月,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动人的诗篇 "诗言志",词是抒情性很强的文体作者用词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的秋色和革命形势的强烈感受,抒发了革命的抱负和豪情3、字词积累(加点字注音)沁园春  百舸  寥廓   峥嵘  挥斥方遒 遒劲   浪遏飞舟竞自由  苍茫 (沧海桑田 ) 激浊扬清教学设计二、自主学习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诵读指导:结合注释自由朗读,抓住关键词语,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      上片“看”字、下片“恰"字都是领字,两字后要稍停顿,突出领字作用.“看”字所领之句要读得抑扬顿挫,充满兴奋喜悦之情;“万类霜天竞自由”要读出彻悟、慨叹之情;“恰”字所领之句要读得激昂慷慨,充满自信,语速稍快 2、抓住点明人物、时间、和地点的词语,把握“看”和“忆"等起贯穿全词作用的词语,展开联想与想象,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领悟3、全词分上下两阕,上阕重在 写景     ,下阕重在 抒情   。

      三、合作、探究1、“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开首三句有什么作用?¨ 上阕前三句点明时令、地点和特定的情境,渲染了气氛2、“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七句从“看”字领起转人  写景    ,展现了世间万物蓬勃活跃、奋发自强的情状,作了富有哲理性的概括,引起人们的丰富联想景物描写顺序由 远及 近 , 动景 与 静景 相结合这几句中极富表现力的字眼分别是   “万”“遍"“漫"“争”“击”“翔”仔细品味并写出它们的内涵及作用 如“万”字写出山之多,“遍"字写出红之广,“层”字表现出林木重叠,“染”字写出岳麓山枫林的壮美,“漫”字写出江水满盈之态,“透”字则极尽碧水清澈之色;一个“争”字道尽大江之上的热闹,一个“击”字活现出苍鹰击空的雄姿,一个“翔”字描写出游鱼自如轻捷的神态一字传神,妙语连珠,体现出诗人非凡的驾驭语言的能力3、最后以”万类"一句概括,从眼前的景物联想到 宇宙间万物,并用一个” 竞 "字总括大自然活跃、自强的生机这几句色彩艳丽,传神入化的景物描写,为下阕的抒情作了背景烘托4、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触景生情使诗人发出了这气壮山河的一问,抒发了诗人对国家民族盛衰兴亡,对人民革命前程深切关注之情,也表现了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

      5、 上阕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并即景抒情,后三句通过对自然的询问,提出了“ 谁主沉浮 "的问题 5、上阕小结(在括号里填原句)         眼前景 看   万山红遍,      画图(色彩绚烂的秋景)           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心中情 抒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  壮志(胸怀博大的凌云)谁主沉浮?6、“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忆"字照应上阕“看”字.统领下阕.“百侣”与上阕的“独立”照应,突出忆往昔,令人无法忘怀下阕:“携来百侣曾游”~“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写旧地重游,唤起诗人思绪万千,忆起当年战斗生活,表现出革命青年雄姿英发的风貌和气概下阕头两句是"忆”的开始,"  峥嵘岁月   ”概括了毛泽东和他的革命战友们聚会、游览所度过的不平凡而有意义的岁月一个“ 恰 ”字统领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7、体会结尾的象征意义对于结尾的象征意义,不要牵强地与帝国主义、军阀势力、国民党中的右派、陈独秀机会主义等挂钩,要从整体上看,是对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的歌颂.精彩语句赏析: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用问句收束全词,将诗人气壮山河的丰富联想和革命豪情,凝聚在一句问话上,使得全词尾句具有势不可挡的千钧之力,激励革命者,肩负重担,投人主宰中国命运的革命洪流中去!8、下阕小结(在括号里填原句)峥嵘岁月   忆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豪迈气概 记   到中流击水,            奋然前行浪遏飞舟? 9、下阕回忆往昔峥嵘岁月,表现了诗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气豪情,后三句用“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设问,巧妙地对上阕中“谁主沉浮”的问题作了回答,号召革命青年应该像飞舟那样激流勇进,担负起历史的重任 四、课堂小结¨ 一、读诗词一定要朗读,最好能脱口背出.通过抓关键词语,理清思路,便于诵读¨ 立、看、怅、问、忆、记,这些动词具有贯穿全词线索的作用他们的内在联系是:通过立、看等词写出江山的壮丽和万类的自由自在,这些是明写:通过怅、问等词暗写出国内外反动派的飞扬跋扈,广大人民的灾难深重.由此回忆起曾一起并肩战斗的战友,激起革命者的历史责任感. 五、课外阅读拓展      清平乐·六盘山毛泽东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注释]:  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的红军,在六盘山击败了前来堵截的敌骑兵团.在战斗胜利的鼓舞下,当天下午便一鼓作气翻过了六盘山.10月下旬,到达陕北,胜利地完成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这首词就是毛主席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补充深化六、课后巩固1、下列加点的词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看(kàn)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màn)江碧透,百舸(gě)争流B、怅(chàng)寥廓(guō)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fú)?C、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zhēng)嵘岁月稠(chóu)D、书生意气,挥斥(chì)方遒(qi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2、对下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层林尽染(被着色)   浪遏(阻止)飞舟B、挥斥方(正当)遒  粪土(象粪土一样)当年万户侯C、激扬(激浊扬清)文字 百舸(大船)争流D、峥嵘(不寻常)岁月 百侣(同伴)曾游3阅读下面的词语,完成后面的问题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对这段文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 诗人站在橘子洲头,远观江天秋景,写壮美的景象,写出了磅礴的气势,表现了年轻革命者开阔的胸襟.B、 “层林尽染"中的“层”,突出森林的层次;“尽染”说明都被绚丽的色彩所“染”,红叶烂漫,美丽多姿。

      C、 “漫江碧透”,写出湘江之水清澈透明,碧绿如翡翠,也说明秋天的江水比较浅,能一望见底D、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对偶工整,动词运用灵活生动,“翔”字本形容飞行的动物,这里形容鱼游的畅快,生动形象写作特色:1·思路清晰   这首词的思路:由景到情,由实到虚,由眼前之景到追忆往昔的战斗岁月,由自然情趣到人生哲理层层推进,步步深人谁主沉浮”这一句是构思的枢纽,转变的关键,起承上启下的作用2·层次分明¨ 对革命青年战斗生活的回忆,写得层次分明¨ 第1层:“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描绘了他们特有的气质、秉赋¨ 第2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描绘青年们的精神状态¨ 第3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这三句描写同学们的战斗行动,表现了对当时大官僚、大军阀的蔑视3、全词结构严谨、缜密   全词上下两阕分别围绕“看”“忆”两个动词逐层展开,勾划出一幅优美动人的画面¨ 中心思想《沁园春·长沙》通过望秋景忆青年时代的斗争生活,表现了革命青年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抒发了激流勇进,蔑视反动派,立志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学生反馈文中如有不足,请您指教! /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