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5 世说新语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20页世说新语课题课型课时使用者上课时间世说新语预习展示三课时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2、知识与能力:阅读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3、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展示的学习方式学习重点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学习难 点分析人物的形象,领悟文中的道理学习流程:第一课时一、文学常识积累(2分钟)《世说新语》,笔记小说集,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南朝宋刘义庆撰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族阶层人物的遗闻轶事全书语言精练,善于通过一言一行刻画人物肖像、精神面貌,意味隽永.全书按内容分类记事,共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刘义庆(403—444),南朝宋彭城人,曾任荆州刺史,爱好文学《世说新语》就是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二、激趣导入(3分钟)自古以来,出现过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你知道哪些关于机智儿童的故事呢?和同学们一起交流一下王冕四岁作画; 曹植七岁作诗; 甘罗十二岁做宰相;司马光砸缸。
三、预习《咏雪》(15分钟,可提前预习)(一)一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读音1、朗读课文,注意文章的停顿,用“/”划分朗读的节奏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2、需要注意的字的读音俄而雪骤(zhòu) 差可拟(chā) 柳絮(xù) 无奕女(yì)(二)二读课文,理解重要的词语1、词语的积累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一个重要环节,一篇文言文中我们要掌握以下重要的词语的意思①、重点实词和虚词(可以结合课本下的注释或资料书理解)内集:( ) 文义:( )俄而:( 俄:时间很短;突然间 欣然:( )差可拟:(差: 拟: ) 未若:( )②、一字多义(分析一字多义我们要根据以前所学的课文找出一些经常出现的同一个词语,比较它们的区别,这样有助于我们识记、掌握文言文中一字多义的现象。
如:“寒雪日”中的“日”的意思是一天,我们可以想到《童趣》的“张目对日”的“日”,这里“日”的意思是太阳的意思;我们还可以想到《论语十则》中的“吾日三省吾身”中的“日”, 这里“日”的意思是每天的意思试试你的分析:公欣然曰(…的样子)《童趣》为之怡然称快(…的样子)《论语十则》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样) 《山市》然数年恒不一见(但是)③、古今异义(这类实词我们可以从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褒贬色彩的转换、名称说法的改变以及单双音的变化等方面进行辨析如:儿女 古义:对子侄等晚辈的统称; 今义:指儿子、女儿试试你的分析:撒盐空中差可拟 拟:古义:相比 今义:模仿未若柳絮因风起 因:古义:凭借 今义:因为讲论文义 文义:古义:诗文 今义:文章的意思师小结:其实在文言文中我们还要积累通假字,词的活用现象等三)三读课文,用汉语翻译课文1、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的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如:“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一句,“左将军”官名,“王凝之”人名,翻译时可保留,这个句子可以翻译为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一个字)为双音词(两个字);(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如:“即公大兄无奕女”一句,这一句前面省略了谢道韫,翻译时要补上,这个句子可以翻译为(谢道韫)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通假字都要换成本字解释 “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如:“白雪纷纷何所似?”一句,这一句是一个宾语前置句,原句的顺序应是“白雪纷纷所似何?”这句可以翻译为白雪纷纷扬扬像什么呢?“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翻译时还要联系上下文,整体理解、推敲,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翻译翻译之后,仔细检查,看看是否有漏译词语,句子是否通顺2、重点句子的翻译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 ③未若柳絮因风起 3、试着翻译课文四)四读课文,探讨下面的问题1、文章开头一句话,短短十五字,从记叙的角度来看交代了哪些内容? 我的理解:时间:寒雪日 地点:家里人物:谢太傅、儿女 事情:与儿女讲论文义2、“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我的理解:融洽欢快轻松3、以“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第一种意见:“撒盐空中”好。
它注重了形似,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与盐比较接近;而柳絮是灰白色,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与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第二种意见:“柳絮因风起”一句好好的诗句应有深刻的意蕴,“柳絮”句将物象与意蕴统一起来,形成了诗句的意象,给人以春天即将来临的感觉;而“撒盐空中”仅有物象而无意蕴4、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我的理解: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谢道韫的才气五)五读课文,要求能背诵课文(六)拓展联想,积累运用1、同学们,那么请大家闭上眼睛,想像眼前就是纷纷扬扬、飘飘洒洒的雪花,请用以下文言句式再写出一两句,对纷纷扬扬的白雪作生动的描述 曰:“ 差可拟” 曰:“未若 ” 提示:可以联想的事物有:糖,鹅毛,棉花,槐花,梨花,樱花,棉絮等撒糖空中差可拟 “未若槐花迎风飘 “未若鹅毛当空舞 “棉絮纷飞差可拟 “未若梨花漫天飞 “未若天仙散百荷 “樱花飘落差可拟 “未若玉屑静静落 “天女散花差可拟 “未若白蝶翩迁舞2、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诗句: 作者: 篇名: 诗句: 作者: 篇名: 四、小组交流。
5分钟)五、分组展示(20分钟)六、师小结,整理学案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2分钟)二、《陈太丘与友期》导学(13分钟)(一)一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读音1、朗读课文,注意文章的停顿,把握语气、语调、节奏2、需要注意的字的读音太丘舍去( shě ) 尊君在不( fǒu )(二)二读课文,理解重要的词语1、重点实词陈太丘与友期 期日中 过中不至 太丘舍去 门外戏 相委而去 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2、通假字 尊君在不( )3、一字多义元方时年七岁(当时 ) 《童趣》故时有物外之趣(经常)相委而去(表承接(顺接)的连词)人不知而不愠(但是)温故而知新(表承接的连词)下车引之( 代词 )《童趣》中故时有物外之趣(助词的) 驱之别院(代词)4、古今异义陈太丘与友期 期:古义:约会 今义:日期相委而去 去:古义:离开 今义:前往,到某地区 则是无信 信:古义:信用 今义:书信元方入门不顾 顾:古义:回头看 今义:照顾(三)三读课文,用汉语翻译课文1、你能说出“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吗?君: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相当于“您”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2、翻译前请你把文中省略的成分补上(填的词语有:友人、太丘、元方、君、尊君、家君)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友人)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太丘)去后(友人)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元方)答曰:“(家君)待君久(君)不至,(家君)已去友人便怒:“(尊君)非人哉!(尊君)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君)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君)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友人)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3、试着翻译课文(注意上一课提示的方法)四)个性表演,品读人物1、同学们,你们想当导演、当演员吗,今天就给你们一次机会,自己作主,当一回导演、演员,让我们一起演一演文中的故事提示:⑴把本文故事编成短剧⑵四位同学自由组合,一位当导演,其他三位扮演太丘、友人、元方⑶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表演要到位⑷可创造性地增加情节,可以改编对话,甚至还可以创编结局表演内容参考:陈太丘与朋友约好了同行,说好了中午见面,已过中午,友人未到,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友人才到元方当年七岁,在门外玩耍,友人便问元方:“你父亲在吗?”元方答:“等你等了半天不来,已走了。
友人便发怒说道:“真不是个东西,与我说好了同行,却丢下我一人走了元方说:“你与我父亲约定的是中午,中午过了你还未到,则是不守信用对儿子骂父亲,则是没有礼貌友人感到惭愧,下车过来握住他的手说:“刚才是我的不是,对不起,对不起于是元方便……2、学生表演,师生评价评点时要注意评一评表演者的语言、动作、神态(参考文中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