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漳卫新河堤防宁津段工程简介(完整版).doc
6页1漳卫新河堤防宁津段工程简介1、工程概况宁津县位于华北平原南部,鲁北平原德州市东北部,地处东径116о 30′—117 о 01′,北纬 37о 31′—37 о 51′之间漳卫新河沿宁津县西部、北部穿流而过,西与河北省吴桥县、北与东光县、南皮县隔河相望漳卫新河右岸堤防宁津段(桩号 44+334--100+477)全长 56.143公里,为二级堤防一类工程,是防洪、排涝功能的纯公益性水利工程漳卫新河宁津境内河道上共有险工 2 处,长 0.11 公里,已护砌;堤上有各类桥梁 15 座;堤防上有各类排水闸 24 座,穿堤管 14 处,上堤坡道 128 条2、自然条件2.1 地形地貌概况宁津县为缓坡平原区,地面高程在 10.5—20.3 米之间,形成了西南高、东北低,地势低平,稍有起伏,地面自然比降约为 1/6000宁津县属河间高地类型,主要有三种地貌形态,形成了河滩高地、坡地、洼地相间分布的地貌特征河滩高地主要分布在漳卫新河沿岸及宁津镇、杜集镇一带,面积 263.6km2,占全县总面积的 32.08%坡地主要分布在广阔的中心地带,是宁津县的地貌主体,面积 496.13 km2,占全总面积的 60.38%。
洼地包括沙质河槽和浅平洼地,主要分布在古河道和洼坡地下端,面积 59.86 km2,占全县总面积的7.29%,另外,还有零星分布的沙丘地,面积 2.07 km2,占总面积的0.25%2.2 土壤2据《水经》记载,在四千多年前,大禹治水时宁津就是九河之地,由于地质的构造运动和黄河的多次改道泛滥,形成黄泛冲积平原,到解放前两千多年来泛滥 1593 次,大的改道 26 次,平均 3 年两泛滥,百年一改道在改道和泛滥时,由于水流的分选作用,形成了不同的质地,又经过多年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作用,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土壤宁津县主要土壤类型有潮土、盐土及沙土三大类按耕层质地分为五类:紧沙土、砂壤土、轻壤土、中壤土、重壤土2.3 气候宁津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大陆性气候,春季少雨多风,夏季炎热多雨一般年份秋旱少雨,冬季严寒干燥气温:多年平均气温为 12.3о C,月平均气温以一月份最低,平均温度为零下 4.3о C极端最高温度 41.7о C,极端最低温度为零下23.7о C,出现在 1972 年 1 月 26 日7 月份为平均气温最高月,平均气温为 26.52о C宁津县无霜期 204.4 天,最长无霜期出现在 1977 年,为 263 天,最短无霜期发生在 1965 年,为 176 天,平均初霜期在 10 月 23 日左右。
历年最早初霜期在 1969 年 10 月 9 日,最晚终霜期出现在 1959年 4 月 22 日日照:宁津县多年平均实照时数为 2812h全年各月中以五月份日照时数为最多,达到 300 h,12 月份为最少,仅有 192 h宁津县大于或等于 10о C 的积温为 4335о C,平均初日是 4 月 5日,终日是 10 月 27 日初终间隔 203.5 天,热量充足,有利于适宜农作物生长2.4 水文宁津县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528.3mm,年际变化很大,1964 年降雨量 1100.5mm,为多年平均降雨量的 2.08 倍1965 年降雨量最小,3为 262.5 mm,是多年平均降雨量的 49.7%,最大降雨量为最小降雨量的 4.19 倍因受季风影响,降水有季节性,年内分配极不平均暴雨多集中在 7、8 两月,暴雨历时一般 3 天左右,强度较大的暴雨常集中在 1 天甚至数小时内,历时较长的暴雨通常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天气系统组合而成6—9 月份占全年雨量的 79.2%,而作物生长最需水的 3—5 月份降水仅占 10.8%,10 月至来年 2 月份占 10%,所以经常出现春旱宁津县多年平均径流深为 37.9 mm。
3、工程任务与规模漳卫新河是漳卫河流域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漳卫河水系的入海通道1963 年特大洪水发生后,按照《漳卫河流域防洪规划》,于 1971 年-1975 年四女寺减河扩大治理,成为漳卫河洪水入海的主要路径,并改名为漳卫新河根据《海河流域综合规划》,漳卫新河治理后防洪标准为 50 年一遇,堤防设计:漳卫新河宁津境内设计堤防高程超出设计洪水位 2米,超强迫行洪水位 0.5 米左右,实际堤防高度 6--9 米;为确保堤防安全,加做前后戗台,前戗台宽度 10 米,台面低于设计堤顶 3.5 米;后戗台宽度 8 米,台面低于堤防 4 米;堤防轮廓线大于 60 米,堤顶宽度 8 米,迎水面边坡 1:4,背水面边坡 1:3河道设计:主河槽除大王铺以上原减河采用双复式断面外,其他均采用单式断面河床糙率选用主槽 0.0225、滩地为 0.033主河槽底宽按 60 米、70 米、80 米分段设计,边坡为 1:4 和 1:5 两种,纵坡为 1/9770—1/11400漳卫新河行洪达到设计流量为 3500m3/s 时,相应四女寺进洪闸闸上设计水位 25.27 米,相应罗寨闸闸上设计水位 15.50 米;在超警戒水位洪水的情况下,强迫行洪 5000 m3/s,相应四女寺进洪闸闸上校核水位 26.77 米,相应罗寨闸闸上校核水位 17.00 米。
排涝按 3 年4一遇标准,漳卫新河承泄上游来水 1000 m3/s,加入两岸排涝流量后,自四女寺至大王铺为 1180 m3/s,大王铺至庆云 1200 m3/s王营盘闸上设计保证标准水位 19.46 m;洪水达到警戒水位 16.20 m 时,洪水为 50 年一遇设计标准,行洪流量为 3500 m3/s 设计标准;洪水达到争取标准水位 20.74 m 时,洪水为 100 年一遇强迫行洪,强迫行洪流量为 5000 m3/s96.8’抗洪时,8 月 4 日洪水进入宁津县境内,12 日达到最高水位,王营盘闸水位 17.3 米 m,行洪流量 1470 m3/s,由于河道多年淤积及阻水物的影响,出现 “小流量、高水位”的洪水特点,8 月 20 日洪水退去4、工程布置及建筑物漳卫新河在宁津县境内堤防长度 56.143 km,起于大曹镇包庄村桩号为 44+334,止至长官镇小高村 100+477 处,境内流域面积 262 km2漳卫新河由上游至下游依次流经大曹镇(鲍庄、孙庄、黄河崖、张鳌、武庄、小王蒋、西李、盖佃王、郭红、八沟孙、赵竿竹、西大孙、大曹村、邢刘营、屠张、于庄、西哱啰寨等 17 个村庄)、保店镇(东哱啰寨、黄镇、后高等 3 个村庄)、相衙镇(西彭、郝庄、李桥、编席杨、小王庄、张程、谷白、惺悟寨、邢庄、西纸、朱道口、张道口、杨老头、梳头李、楼子李等 15 个村庄)、刘营伍乡(赵庄、龙潭、张庄、前宗、后宗等 5 个村庄)、张大庄镇(大鱼李、冯庄、白集、后郑、王庄、杏行、前徐、中村、后村、李七、刘辉等 11 个村庄)、长官镇(曹塘、盐头李、艾庄、刘宅、小侯、果子赵、小高等 7 个村庄)等 6 个乡镇的 58 个村庄。
漳卫新河宁津段现有涵闸 24 处、穿堤暗管 14 处,主河槽底宽为:盖佃王以上为 70m,盖佃王至大鱼李段为 70m,大鱼李至果子赵段为 80m5、工程永久占地51990 年根据漳卫南局工作会议布置,德州地区管理处在漳卫新河堤防宁津段开展工程占地确权工作,宁津县土管局、沿河乡镇村庄派人参与实际测量此项工作历时一年,至 1991 年底结束,经实际测量漳卫新河堤防宁津段工程确权用地面积总计 17134224 平方米1992 年 1 月,经宁津县人民政府批准,共发国有土地使用证 87 份同时,增设临背河界桩各 470 个,滩地界桩 81 个,工程占地范围更加明确6、工程管理1966 年设立漳卫新河宁津管理段,隶属于漳卫南运河管理局德州地区管理处,办公地点设在刘营伍公社龙潭大队1971 年至 1973年漳卫新河扩大治理后,漳卫新河宁津管理段办公地点迁至道口公社朱道口村96.8”洪水后,漳卫新河进行治理,确定宁津管理段办公地点迁至县城,2005 年 11 月搬迁完成2011 年漳卫新河宁津管理段更名为漳卫南运河宁津河务局,隶属于漳卫南运河德州河务局目前,漳卫南运河宁津河务局有正式职工 8 名,人员编制:公务员 3 人、事业人员 5 人,职称结构:助理工程师 4 人、技工 1 人,学历层次:本科学历 1 人、大专学历 3 人、中专学历 4 人。
多年来,宁津河务局按照授权全面负责漳卫新河右岸宁津县境内堤防工程的管理、运行和调度,保持堤防工程完整性,保证堤防工程安全运行和防洪排涝效益的发挥,为沿河宁津县的防汛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7、存在问题⑴、堤顶硬化成为宁津县防汛抗洪工作的迫切需要1996 年 8 月漳卫新河抗洪时,8 月 4 日洪水进入宁津县境内,12日达到最高水位,王营盘闸水位 17.3 米 m,行洪流量 1470 m3/s,由于河道多年淤积严重,出现“小流量、高水位”的洪水特点,防洪大堤部分险工段出现险情,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6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宁津县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与水利工作者全力抗洪抢险,最终夺取了抗洪抢险工作的全面胜利经过 96.8’抗洪抢险,漳卫新河防洪大堤的堤顶较窄抗洪能力低,堤顶未硬化,多处堤段为红粘土,交通不便利,抗洪抢险物资不能及时输送到位等抗洪缺陷暴露出来为提高漳卫新河防洪大堤的抗洪能力,宁津县于 1999 年 5 月至 7 月对境内的全部大堤进行了加宽加固,堤顶宽度由原来的 7—8 米,加宽至 14—16 米,抗洪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目前,由于漳卫新河右岸宁津境内的大堤堤顶至今未能得到硬化,如遇抗洪抢险,抗洪抢险物资将不能及时运输到位,危及抗洪抢险工作的及时开展,宁津县人民群众生命与财产安全无法得到保障,因此漳卫新河宁津境内防洪大堤的硬化工程,成为当前开展防汛与抗洪抢险工作的迫切需要。
⑵、漳卫新河右岸宁津段涵闸管护问题漳卫新河右岸宁津段涵闸由宁津县水务局负责日常运行管护,宁津县水务局招聘了群众涵闸看护员 25 人,由于宁津县水务局财政困难,看护人员的工资待遇较低、看护人员少,难以保证看护人员对涵闸的及时、负责的看护,涵闸被盗或破坏事件时有发生由于宁津县是经济欠发达县,县财政没有足够的资金,对漳卫新河上的 25 座涵闸进行定期的养护,无法保障涵闸设备可以随时正常启闭,不利于漳卫新河防洪的需要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定期下拨涵闸养护资金至宁津县水务局,由宁津县水务局对涵闸进行养护,以建立一支高效、负责的管理队伍,确保防汛工程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