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近距离、大断面上跨既有地铁运营线矩形顶管隧道施工技术.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40582786
  • 上传时间:2022-01-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89.82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近距离、大断面上跨既有地铁运营线矩形顶管隧道施工技术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产业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的顶管技术运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其面临着的挑战也越来越多作为一个特殊的工程建设项目,大断面、近距离既有地铁运营矩形顶管隧道施工难度大,工程中存在较多危险因素,为了保证工程建设质量,降低工程施工风险,相关单位要加强现场监测,严格控制土产压力和出土量,并做好设备管理工作,最终为解决小间距既有地铁线路施工问题奠定基础关键词】:近距离、大断面上跨既有地铁;运营线;矩形顶管隧道施工技术顶管隧道施工法是现代隧道施工的常用技术,在施工中隧道或者地下管道需要穿越道路、河流以及铁路等多种障碍物,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多采用顶管法施工矩形顶管法的技术依旧在研发中,其适合已经修建好的建筑物、地下交通管线、涵洞以及河流湖泊等,按照挖土的方式不同该施工可以通过水力机械开挖、人工开挖、挤压顶进以及机械开挖顶进等施工时候,机械传力顶铁和导向轨道支撑基坑后座的液压千斤顶后将其压入土层中,后挖出并运走管道正面的泥土,第一层管进入土层后将第二层土放在后面持续顶进,进而将管子定入,后期做好接口,连接成涵洞。

      作为一个特殊的工程项目施工工艺技术,矩形顶管隧道施工项目难度大,施工中也面临一定的工程风险,为了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相关单位要做好工程综合管理,确定施工技术,预防工程风险本次研究针对某工程案例,分析近距离、大断面环境下跨既有地铁运营线矩形顶管隧道施工技术要点,现将内容总结如下1.工程案例概述本工程项目位于A区和a道路接口处,整个项目的区间长99m,南端负一层有17m,属于下一层的地下空间结构兼并顶管的接收井,整个项目基坑的深度为9.0-10.0m,北边负一层有40m,作为顶管的始发井,基坑的深度为9.2-11.2m,中间的矩形顶管长度为40m,有三个并孔,共计120m,每个孔的断面尺寸为7.0*5.0,通道的覆土厚度为3.5m,通道的间距为2200m2.施工的方法分析顶管隧道施工的方式要注意隧道开挖的速度,出土量控制、既有线上浮控制、沉降控制等2.1顶管隧道的施工工艺技术分析顶管的初始速度初始控制在10毫米每分钟,正常的施工时间应当控制在20-30毫米每分钟,因为加固区的土质较硬,建议针对施工区域的土质情况来改进顶进速度2.2出土的方式和出土量控制首先,为了保证顶进的效果,需要根据不同的地质土壤情况在顶管机前段加入适量的土壤改良剂,如聚丙烯酰胺溶液,改良后将土壤慢慢从螺旋输送及出口挤出;其次,在顶管顶进的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出土量,预防超挖或者欠挖,正常情况下要将出土量控制在理论的98%以上;每斗出渣结束后要将土闸门关闭,保持土仓内部的压力,维持土压平衡。

      3.上跨既有地铁施工3.1施工技术措施设定技术人员要收集上穿既有地铁运营的各项参数信息,并将其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并初步确定顶管机的运营指导参数:(1)设置土压为1.5-1.8bar,推进力为700-1500T,掘进速度为15-25毫米每分钟;(2)注浆压力为0.03-0.06MPa;(3)出渣量控制在52-55立方米每环3.2既有线上浮控制设计要求在地铁线5米范围内增加8个配重块,保证平均每延米增加30吨,预防既有地铁线路可能发生上浮问题3.3地表沉降测点路中布置两个主测断面的监测点,设置距离为25m,可沿着三条隧道轴线进行布置,每条轴线要布置8个测点,间距为5m3.4自动化监控分析需要在整个装置内部构建自动化监测控制点,可以每隔30m设置一个监测断面点,实行25小时不间断监测4.顶管壁后的泥浆置换分析顶管机头调出接收井后需要马上将两头的洞门和管节的间隙封堵住,可采用1:1水泥,设置压力为0.1-0.2MPa,封堵后对注浆孔上部注浆,浆液可以自上而下从管节的底部流出,可以对溢出的泥浆进行集中处理5.预应力压浆是施工预应力张拉和压浆时候都需要采用标准的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要求应力为1850MPa,锚具可采用M15-5系列的I 类锚具,将控制应力设置为0.75倍的钢绞线标准值。

      后采用8个张拉千斤顶进行左右同时张拉,同时也需要保证钢绞线的总伸长量和理论计算伸长值的偏差控制在-6-+6%范围内,要求两端伸长量要在10%变化以内 张拉工作完成后需要采用真空压浆工艺技术对整个孔道的缝隙进行压浆处理,需要采用C40的水泥浆,控制水灰比为0.50-0.50;可针对施工需求适当增加微膨胀剂6.防水施工研究混凝土的管节的接头都需要采用F型的承插式接头,需要在混凝土管节F插口处设置膨胀止水条或者是密封圈实现关节密封的作用;为了增强防水的效果,可以在膨胀止水条的预留通道处加注环氧树脂溶液,及时填充其中的间歇,进一步加强防水密封的综合效果7.结语综上所述,大断面的上跨既有地铁线路矩形顶管的隧道施工难度大, 相关技术人员应当要积极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工艺,控制施工中的小间距,提升上跨既有线路的施工技术难题,进而降低施工的劳动强度和成本,加快工程的施工总进度,保证各工程建设的整体安全性,避免对既有地铁线路的影响,同时也为类似工程的工程项目积累安全,质量施工经验参考文献】[1]刘阳,王凡,赵星星.小净距下穿地铁运营线盾构接收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21(03):8-15.[2]程国良,刘宝林,董勇,陈健.盾构穿越既有地铁运营线控制措施与效果分析[J].施工技术,2021,50(01):87-90+95.[3]卢昌宪. 重庆地铁六号线隧道运营通风系统实测和数值模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4]Cuigenqun, Lin Dayong. Construction risk assessment of existing railway under shield tunnel of Metro [J]. Construction machinery, 2018 (04): 63-67+4[5]王吉永.盾构隧道下穿高速铁路运营线路路基段的施工技术[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5,18(07):105-108.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