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层厂房剖面设计.doc
4页课程名称房屋建筑学课 时2序 号26授课班级 日 期 教学方式讲授课 题单层厂房剖面设计任课教师 教学主要内容、目的、要求、重点与难点、复习、提问、小结、布置作业等教学主要内容 教学目的要求 重点难点 复习提问 小结 作业 10.2 单层厂房剖面设计10.2.1 厂房高度的确定1. 1. 厂房高度的确定2. 2. 室内外地坪标高的确定3. 3. 厂房高度的调整10.2.2 天然采光1. 1. 天然采光的基本要求2. 2. 采光方式及布置3. 3. 采光面积的确定10.2.3 自然通风1. 1. 自然通风的基本原理2.厂房的自然通风 1、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在厂房平面设计的基础上合理的进行单层厂房剖面设计2、具体要求为:(1)确定合理的厂房高度,使其有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足够空间2)解决好厂房的采光和通风3)选择好结构方案和围护结构形式 厂房高度的确定采光方式及布置 1、工业建筑的特点是什么?2、工业建筑如何分类?3、工业建筑的设计要求有哪些?4、单层厂房平面设计主要研究哪几方面的问题? 单层厂房剖面设计是在平面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解决建筑空间如何满足生产工艺的各项要求,并为提高建筑工业化创造条件。
单层厂房剖面设计主要研究厂房高度的确定,厂房的采光、厂房的通风等三个方面的问题 P328 思考题 10.4 10.5 10.6 10.7 10.2单层厂房剖面设计 10.2.1 厂房高度的确定 (1)无吊车厂房 柱顶标高通常是根据最大生产设备的高度和其使用、安装、检修时所需的净空高度确定的同时,必须考虑采光和通风的要求,以及避免由于单层厂房跨度大,高度低时给空间带来的压抑感一般不低于3.9m,柱顶标高应符合300mm的整数倍,若为砖石结构承重,柱顶标高应为100mm的倍数2)有吊车厂房有吊车厂房的柱顶标高可按下式计算求得: 柱顶标高 H=H1+H2(图10.24) (10.1) 轨顶标高 H1=h1+h2+h3+h4+h5 轨顶至柱顶高度 H2=h6+h7式中: h1为需跨越最大设备,室内分隔墙或检修所需的高度; h2为起吊物与跨越物间的安全距离,一般为400mm—500mm; h3为被吊物体的最大高度; h4为吊索最小高度,根据起吊物件大小和起吊方式而定,一般大于1000mm; h5为吊钩至轨顶面的最小尺寸,由吊车规格表中查得; h6为吊车梁轨顶至小车顶面的净空尺寸,由吊车规格表中查得; h7为屋架下弦至小车顶面之间的安全距离,主要应考虑到屋架下弦及支撑可能产生的下垂挠度,以及厂房地基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时对吊车正常运行的影响。
最小尺寸为220mm,湿陷性黄土地区一般不小于300mm如屋架下弦悬挂有管线等其他设施时,还需另加必要的尺寸 《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规定,钢筋混凝土结构柱顶标高H应为300mm的整倍数,轨顶标高H1为600mm的整倍数,牛腿标高也应为300mm的整倍数 2.室内外地坪标高的确定厂房室内外地坪的标高是在厂区总平面设计时确定的,室内外高差的大小应考虑方便运输,防止雨水侵入等因素,常取100~150mm,并在室外入口处设置坡道在地形较平坦的情况下,整个厂房地坪一般取一个标高,相对标高定为±0.000当厂房内地坪有两个以上不同高度的地坪面时,主要地坪面的标高为±0.000(图10.26,图10.27) 3.厂房高度的调整(1) (1) 在厂房高低不齐的多跨厂房中,提高低跨高度,变高低跨为等高跨1)在采暖和不采暖的多跨厂房中,当高差值等于或小于1.2m时,不宜设高度差; 2)在不采暖的厂房中,当一侧仅有一低跨且高差不大于1.8m时,也不宜设置高度差 (2)在工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把高大设备布置在两榀屋架之间,利用屋顶空间起到缩短柱子长度的作用,从而降低了厂房高度(图10.29)。
(3)在厂房内部有个别高大设备或需高空间操作的工艺环节时,可采取降低局部地面标高的方法,从而减小厂房空间高度(图10.30)11.2.2天然采光1.天然采光的基本要求 (1)满足采光系数最低值的要求 (2)满足采光均匀度的要求 (3)避免在工作区产生眩光2.采光方式及布置 (1)采光方式1) 1)侧窗采光(图10.34a、b、e)即采光口布置在厂房的侧墙上2)顶部采光(图10.34(d),(f),(g),(h),(i))即在屋顶处设置天窗 3)混合采光(图10.34(c))当厂房很宽,侧窗采光不能满足整个厂房的采光要求时,则须在屋顶上开设天窗,即采用混合采光的方式 (2)采光天窗的形式和布置 1)矩形天窗(图10.40)是沿跨间纵向升起局部屋面,在高低屋面的垂直面上开设采光窗而形成的,是我国单层工业厂房应用最广的一种天窗形式,其采光特点与侧窗采光类似,具有中等照度 2)锯齿形天窗(图10.41)是将厂房屋盖做成锯齿形,在两齿之间的垂直面上设采光窗而形成的 3)横向下沉式天窗(图10.42)是将相邻柱距的屋面板上下交错布置在屋架的上下弦上,通过屋面板位置的高差作采光口形成的。
4)平天窗(图10.43)是在屋面板上直接设置采光口而形成的3.采光面积的确定 采光面积一般是根据厂房的采光、通风、立面设计等综合因素来确定的首先大致确定窗户面积,然后根据厂房对采光的要求进行计算校核,验证其是否符合采光标准10.2.3自然通风1.自然通风的基本原理 (1)热压作用 (2)风压作用2.厂房的自然通风(1)冷加工车间的自然通风 冷加工车间无大的热源,室内余热量较小,利用门窗就可以满足室内通风换气的要求由于室内外温差小,组织自然通风时可结合工艺与总平面设计进行,尽量使厂房纵向垂直于夏季主导风向或不小于45°倾角,厂房宽度限制在60m以内在外墙上设窗,在纵横贯通的通道端部设门,以便组织穿堂风为避免气流分散,影响穿堂风的流速,冷加工车间不宜设置通风天窗,但为了排除积聚在屋盖下部的热空气,可以设置通风屋脊 (2)热加工车间的自然通风 1)进、排风口的布置根据热压通风原理,进风口的位置应尽可能低南方炎热地区低侧窗窗台可低至0.4~0.6m,或不设窗扇而采用下部敞口进气;寒冷地区低侧窗可分为上下两排,夏季将下排窗开启,上排窗关闭(图10.46a);冬季将上排窗开启,下排窗关闭(图10.46b),避免冷风直接吹向人体。
侧窗开启方式有:上悬、中悬、平开和立转四种,其中立转窗通风效果最好(图10.47)排风口的位置尽可能高,一般设在柱顶处或靠近檐口一带(图10.48a)当设有天窗时,天窗一般设在屋脊处(图10.48b),另外,为了尽快排除热空气,需要缩短通风距离,天窗宜设在散发热量较大的设备上方(图10.48c)外墙中间部分的侧窗,应按采光窗设计,常采用固定窗或中悬窗,一般不采用上悬窗,以免影响下部进风口的进气量和气流速度2)通风天窗的类型 ①矩形通风天窗②下沉式通风天窗③开敞式厂房 3)合理布置热源热源布置的恰当,对于热加工厂房的通风降温起重要作用在布置热源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 ①利用穿堂风的风向,热源应布置在复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②有天窗时,利用热压为主的自然通风,热源应布置在天窗口的下方;下沉式天窗,热源应与下沉底板错开布置 ③多跨厂房中,利用冷热跨间隔布置,且用轻质吊墙(距地3m左右)分隔二者,以便组织通风(图10.55)④连续多跨均为热跨时,可将跨间分离布置,以便缩短进排气口的路径(图10.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