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裁判文书幻灯片.ppt
51页第十一章,行政裁判文书,第一节 概述,一、概念 行政裁判文书,是人民法院在解决因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而引起的行政争议,就案件的实体问题或者程序问题所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行政诉讼的特点:1.争议的一方为国家机关,另一方为该国家机关行政管理的相对人,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行政诉讼争议的焦点在于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 3.行政诉讼的被告负举证责任二、范围与分类,(一)范围 (二)分类 1.按照文种的不同分类: 2.按照审判程序的不同分类: 3.按照要求审判对象的不同分类:,三、制作要求,1.充分体现合法性审查原则 2.注重证据分析原则 3.强化说理的原则 4.坚持改革的原则,第二节 第一审行政判决书,一、概念 第一审行政判决书,是人民法院依照行政诉讼法规定的第一审程序,对审理终结的第一审行政案件,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以及参照有关行政规章,就案件的实体问题作出处理决定时制作的法律文书第一审行政判决书是人民法院最重要的行政裁判文书,是制作其他程序行政裁判文书的基础它通过对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作出公正、合法的处理,体现了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司法监督和司法审查。
一审行政判决书包括: 1.一审作为类行政案件用判决书 2.一审不作为类行政案件用判决书 3.一审行政赔偿案件用行政判决书,二、第一审作为类行政案件行政判决书,第一审行政判决书由首部、事实、理由、判决结果和尾部五部分组成 (一)首部 1.标题 2.案号:(立案年度)X行初字第X 号 3.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基本情况 4.案由 5.审判组织和开庭审理过程等,(二)事实,1.详细叙述被告实施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程序和具体行政行为的主要内容 2.被告主张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证据 3.简明扼要写明原告的诉讼请求及提供的证据 4.概述被告的答辩理由和要求 5.调取证据情况的说明,(三)理由 根据查明的事实和有关法律、法规和法学理论,就行政主体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原告的诉讼请求是否有理进行论证 (四)判决结果分为: 1.维持判决 2.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判决 3.变更判决 4.确认判决 5.驳回诉讼请求判决等九种情形,(五)尾部 依次写明诉讼费用的负担,交代上诉的权利、方法、期限和上诉法院,合议庭成员署名等 (六)附录,格式(一审作为类行政判决书): 首部(标题、案号、当事人情况、案由、案件来源及审判经过) 被告(行政主体名称)(写明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程序)于_年_月_日对原告作出_号__决定(或其他名称),(详细写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认定的事实、适用的法律规范和处理的内容)。
被告于__年__月__日向本院提供了作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 原告诉称,(概括写明原告的诉讼请求及理由,原告提供的证据)被告辩称,(概括写明被告答辩的主要理由和要求)第三人述称,(概括写明第三人的主要意见及提供的证据)本院依法(或依原告、第三人的申请)调取了以下证据:经庭审质证(或交换证据),本院对以下证据作如下确认:经审理查明,(经审理查明的案件事实内容),本院认为当事人的诉讼理由逐一分析,论证是否成立,表明是否予以支持或采纳,并说明理由)依照(写明判决依据的行政诉讼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的条、款、项、目)之规定,判决如下: (写明判决结果),共九种情况: 第一、维持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写:维持(行政主体名称)____年___月____日作出的(___)__字第__号(具体行政行为名称) 第二、撤销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写:一、撤销(行政主体名称)____年___月____日作出的(__)___字第___号(具体行政行为名称);二、责令(行政主体名称)在___日内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不需要重作的,此项不写 第三至第九(略)尾部(略)、附录(略),作业5:根据案例,制作一份一审行政判决书。
未尽事项,依格式补齐) 基本案情 XX县大荆镇五里村村民委员会拖欠李如南工程款14.2万元,其多次前去索讨无果2014年4月15日下午,李如南再次到村民委员会办公处索要欠款,与村支部书记发生争执期间,李如南踹了村会议室大门一脚,导致大门门锁侧边固定铁翼螺丝松动,不能正常关闭村支部书记报警后,XX县公安局大荆派出所派员出警至现场,当日立案,并于次日作出处罚决定,认定李如南故意损坏公私财物,影响村委会正常办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作出X字第X号处罚决定,决定对其行政拘留5日李如南不服,起诉到XX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判结果 XX县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本案系因XX县大荆镇五里村村民委员会未能及时偿付原告工程款而引发原告脚踹会议室大门一下,导致门锁固定翼螺丝松动,这一损害后果轻微从纠纷发生的原因、实际损害后果等方面分析,应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九条第(一)项规定的违反治安管理情节特别轻微的情形,依法应减轻或者不予处罚被告认定原告的行为系故意损毁公私财物,仅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作出X字第X号处罚决定,对其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明显存在过罚失当,属适用法律错误,应予以撤销。
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判决撤销XX县公安局作出的该行政处罚决定三、第一审不作为类行政案件行政判决书,第一审不作为类行政判决书,是一审人民法院依照行政诉讼法规定的第一审程序,对审理终结的不作为类一审行政案件,就实体问题作出的书面决定 首部、尾部、附录和正文中有关证据的列举、认证、说理及相关的写作要求,参考一审作为类行政判决书样式一)事实,原告应提供其已经向被诉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的事实以及被诉行政机关不作为的证据和依据 被告应提供证据证明原告的申请事项是否属于其法定职责或者法定义务等 (二)理由 对被告的行为进行分析 原告申请的理由是否成立 法律依据 (三)判决结果,四、第一审行政赔偿案件行政赔偿判决书,第一审行政赔偿判决书,是指第一审人民法院依照行政诉讼法规定的第一审程序,对审理终结的当事人单独提起的行政赔偿案件,就赔偿问题做出的书面决定 (一)事实 审理行政赔偿案件,应当以被诉行政行为违法为前提 (二)理由 (三)判决结果:行政赔偿诉讼不收取诉讼费行政赔偿判决书 (一审行政赔偿案件用) (______)____行初字第_____号原告(写明姓名或名称等基本情况)。
法定代表人(写明姓名、性别和职务)委托代理人(或指定代理人、法定代理人)(写明姓名等基本情况)被告(写明行政主体名称和所在地址)法定代表人(写明姓名、性别和职务)委托代理人(写明姓名等基本情况)第三人(写明姓名或名称等基本情况)法定代表人(写明姓名、性别和职务)委托代理人(或指定代理人、法定代理人)(写明姓名等基本情况)原告________不服(行政主体名称)作出的行政赔偿处理决定,于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向本院提起行政赔偿诉讼被告不作行政赔偿裁决的写:原告于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向(行政主体名称)提出行政赔偿申请,被告未给予答复(含未给予实质性答复),原告于________年____月_____日向本院提起行政赔偿诉讼.本院于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受理后,于________年_____月____日向被告送达了起诉状副本及应诉通知书因________与本案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本院依法通知其为第三人参加诉讼(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的写:“因________与本案被诉行政行为或者事实行政行为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经________申请,本院依法准许其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于________年____月_____日公开(或不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不公开开庭的,写明原因)写明到庭参加庭审活动的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和翻译人员等)到庭参加诉讼写明发生的其他重要程序活动,如:被批准延长审理期限等)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________诉称,(概括写明原告提出的主要事实、理由及赔偿诉讼请求)被告________辩称,(概括写明被告答辩的主要理由和要求),(如被告未提交答辩状的,写明:“被告未提交答辩状,但在庭审中辩称”)第三人________述称,(概括写明第三人的主要意见,第三人提供的证据)原告就赔偿请求提供了以下证据:(概括证据名称、内容及证明目的)经质证,被告认为,(写明被告异议的理由,如无异议,应予说明)原告则认为,(辩驳理由)被告就答辩内容提供了以下证据:(证据的名称、内容及证明目的)经质证,原告认为被告则认为,(辩驳理由)本院依法(或依原告、第三人的申请)调取了以下证据:经庭审质证,本院对证据作如下确认:本院根据以上有效证据及当事人的质证意见认定以下事实:(写明有效证据所证明的事实) 本院认为,(1.对未经确定的事实行政行为,应根据被告的举证确定该行为是否存在;对已经确认违法的具体行政行为和事实行政行为,无需分析论证。
2.论证原告的合法权益是否被侵害、被侵害的程度和后果及其与被诉行政行为的因果关系,是否应予赔偿3.论证各方当事人的诉讼理由是否成立,表明是否予以支持或采纳,并说明理由)依照(写明判决依据的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的条、款、项、目)之规定,判决如下: (写明判决结果),分两种情况:第一、驳回原告赔偿请求的,写:驳回原告________关于(赔偿请求事项)的赔偿请求第二、判决被告予以赔偿的,写:被告(行政主体名称)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________日内赔偿原告________(写明赔偿的金额)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提起上诉,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递交上诉状副本,上诉于________人民法院 审判长_______________ 审判员_______________ 审判员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院印)本件与原本核对无异 书记员_______________附录:(根据案件需要,可以通过附录形式载明判决书中的有关内容),第三节 第二审行政判决书,一、概念 第二审行政判决书,是第二审人民法院依照行政诉讼法规定的第二审程序,对不服一审判决的上诉案件审理终结后,就实体问题依法作出的维持原判或者改判的书面决定。
法律依据: 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五条 关于执行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结构、内容和制作方法,(一)首部 标题 文书编号:(XXXX)X行终字第X号 当事人称谓:上诉人、被上诉人 案由与案件来源、审判组织、审判方式,(二)正文 1.各方意见 2.法院审理查明的事实和证据 有针对性地围绕一审认定事实的错误或者双方有异议的事实情节进行叙述,同时注重证据的运用 3.判决理由 维持、改判或者发回重审的理由 第二审判决所依据的法理条文,4.判决结果 5.诉讼费用的负担 (三)尾部 写明: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署名等 三、格式 参考P293页二审民事判决书格式,第四节 再审行政判决书,一、概念 再审行政判决书,是人民法院依照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审判监督程序,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发现确有错误,或因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进行重新审理后,就案件的实体问题做出的书面处理决定 法律依据:行政诉讼法第九十条、九十二条、九十三条,二、结构、内容和制作方法,(一)首部 文书编号:(XXXX)X行再初/终字第X号 当事人称谓:原审原告、原审被告 原审上诉人、原审被上诉人 案由部分,(二)正文,1.各方意见 首先概括原审生效判决的基本情况 其次概括检察机关的抗诉要点或者当事人的申诉意见 2.法院查明的事实和证据 3.判决理由 4.判决结果,(三)尾部 按照一审程序进行再审的,交代上诉事项 按照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