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动治疗技术》第六章 牵引技术(四肢关节功能牵引技术).ppt
9页第六章 牵引技术第六章 牵引技术第四节 四肢关节功能牵引技术四肢关节功能牵引技术是将挛缩关节的近端肢体固定于特制的支架或四肢牵引装置,在远端肢体的远 端按所需的方向施加重量进行牵引,从而达到牵伸关节或增大关节生理运动范围的一种牵引技术第六章 牵引技术第四节 四肢关节功能牵引技术一、牵引器具及基本方法(一)牵引器具1.简易制作牵引架 在缺乏上述牵引设备的场合,可利用身边的材料如滑轮、绳索、沙袋、哑铃或杠铃 片、墙拉力器等,因陋就简地自制各种临床需要的牵 引装置第六章 牵引技术第四节 四肢关节功能牵引技术一、牵引器具及基本方法(一)牵引器具2.机械式关节训练器 主要用于肌力训练,当肌肉 放松时即可达到关节牵引的目的 3.电动式关节运动器 由机械和微电脑控制部分组成,操作方便参数设置有牵引力值、角度、频率和 时间,并可在关节屈伸范围内定时扩大伸展范围,有 连续或间歇两种工作模式,同时还有过载保护功能第六章 牵引技术第四节 四肢关节功能牵引技术一、牵引器具及基本方法(二)基本方法1.牵引方法 将挛缩关节的近、远端肢体固定于支架或特定牵引器具的相应位置,设置牵引参数,启动电动牵 引,或在远端肢体上按需要的方向施加重力进行牵引。
2.牵引体位 根据病损关节部位的不同,可取仰卧位/俯卧位,坐位等不同体位进行关节牵引牵引时尽量使患 者处于稳定、舒适、持久的体位,能充分放松局部肌肉 第六章 牵引技术第四节 四肢关节功能牵引技术一、牵引器具及基本方法(二)基本方法3.牵引重量 牵引力以引起一定的紧张感或轻度疼痛感觉,但不引起反射性肌肉痉挛为度,病人能从容忍受并完成治疗牵引力量应稳 定而柔和,从小重量、间歇性牵引过渡到持续牵引4.牵引时间 每次10~20min,使挛缩的肌肉和受限的关节缓缓地伸 展开,每日至少l~2次,有条件还可增加次数5.牵引疗程 取决于每次牵引的效果,只要牵引后肌肉紧缩或关节活动受限再现,则均可考虑再行牵引 第六章 牵引技术第四节 四肢关节功能牵引技术 二、临床应用 (一)适应证四肢骨折、脱位后关节功能障碍;软组织损伤性 骨化(骨化性肌炎);关节附近烧伤后疤痕粘连;肌肉 韧带外伤手术后软组织挛缩;稳定期,前臂缺血性肌 挛缩和小腿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恢复期 (二)禁忌证新近骨折后;关节内及其周围的炎症或感染;骨 性关节强直;关节运动或肌肉拉长时疼痛剧烈;有血 肿或其他组织损伤征兆时。
第六章 牵引技术第四节 四肢关节功能牵引技术三、注意事项1.牵引前 详细阅读牵引设备操作手册,了解设备性能、特点 及注意事项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设定牵引参数牵引前先采取 局部热疗或热敷,使挛缩关节周围的软组织放松,提高牵引效 果牵引局部需要暴露,衣着应舒适、宽松,以免限制肢体的 牵引2.牵引中 病人局部应尽量放松,避免和牵引力对抗牵引 力不能强迫关节超过其正常的关节活动度,避免用较大的力量 牵引长期制动的肌肉和结缔组织发生运动的关节之间要加以 固定保护,对存在骨质疏松的病人操作要小心牵引时受力部 位应有衬垫保护,以免出现压疮避免牵引水肿组织和过度牵 引无力的肌肉第六章 牵引技术第四节 四肢关节功能牵引技术三、注意事项3.牵引治疗后 要询问、观察治疗后的反应,如出现疼痛、肿 胀加重,特别是关节周围温度增高要及时减轻牵引重量,预防 过度牵引而导致骨化性肌炎的发生关节功能牵引亦可作为关 节主动运动、被动运动等功能训练的准备当挛缩或缩短的软 组织替代正常结构对关节起稳定作用时,或当挛缩或缩短的软 组织有增大功能能力作用时(尤其是瘫痪或严重肌无力病人), 关节牵引必须慎重或不适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