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江苏_培养长大计谋性新兴家当的举动与启发.pdf

3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47405501
  • 上传时间:2018-07-02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83M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52010.09本期特稿浙江省科技厅办公室楼新明江苏: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举措与启示进入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新一轮国际竞争已经演变成争夺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的竞争, 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成为引领未来发展的强大引擎近年来, 江苏省顺应发展潮流, 加快科技创新步伐,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新兴产业快速崛起, 取得了显著成效他们的做法值得借鉴一、 江苏省战略性新兴 产业发展概况近年来, 江苏省新兴产业总量迅速扩大, 技术层次快步提升,竞争力显著增强, 形成了较好的发展基础, 具备了一定的先发优势一) 产业规模不断壮大2009年, 江苏省新能源、 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 节能环保、 软件和服务外包、 物联网等六大新兴产业的销售收入达 1.52 万亿元, 占全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超过 20%, 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10%太阳能电池产量占全国的 55%、 全球的22% , 新 医 药 产 业 占 全 国 的11.5%, 产业规模居全国第2位,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规模居全国第3位, 环保产业规模占全国1/5二) 产业体系不断完善江苏省初步形成了以新能源、 新材料、 医药及生物技术、 环保产业等为主的新兴产业体系。

      光伏产业拥有290多家相互配套的特色企业, 从多晶硅、 硅片、 电池、 组件、集成系统设备, 到光伏应用产品,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风电产业拥有 60 多家风电成套机组和关键零部件制造企业医药方面构建了中间体、 原料药、 药物制剂、 制药机械、 药用辅料等医药制造产业链三) 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主要光伏企业的电池转换效率居世界前列重组人胰岛素、 血管内皮抑素等基因工程药物率先上市, 转基因育种技术水平居全国前列, 基因芯片、 抗体诊断等生物医药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新材料产业中的半导体照明用二代化合物、 MO源和T300碳纤维等高端关键材料取得突破, 实现批量生产四) 企业实力不断增强新能源产业有5家光伏企业进入世界前20强,新医药产业有17家企业进入全国百强, 位居全球 500强的13家制药企业已有8家在江苏省设立生产企业或研发机构无锡尚德生产规模全国最大扬子江药业销售和利润列全国同行业第一新材料产业有 20 个中国名牌, 11件驰名商标在全国20家上市的集成电路企业中, 江苏省拥有6家二、 江苏省培育发展战 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做法江苏省抓住全球产业结构尤其是能源结构调整机遇, 注重发挥科技创新的驱动作用, 坚持以企业为主体, 以市场为导向, 以成果转化为关键环节, 在新能源、 新材料、 生物医药、 节能环保等领域率先突破。

      一) 加强规划引导, 超前进行新兴产业发展战略部署江苏省在 2006 年就提出要发展新兴产业, 省政府出台指导意见, 明确提出从江苏省比较优势出发, 积极推动新能源、 新医药、 新材料和生物四大新兴产业成长壮大, 力争 “十一五” 末销售收入均达到千亿元级规模由于新兴产业发展迅猛, 2009年四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合计已突破万亿元, 提前超额实现了预定目标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 江苏省委、 省政府又顺应新科技革命和低碳、 绿色经济发展趋势, 对新一轮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出部署, 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新能源、 生物技术和新医药等六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今年, 江苏省政府又出台新兴产业倍增计划, 提出到 2012 年, 六大新兴产业实现销售收入超3万亿元, 年均增速超过30%, 占规模2010.0916Observation & Instruction观察 · 指导以 上 工 业 销 售 收 入 的 比 重 达30%, 新兴产业领域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超过3%, 新兴产业成为江苏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主要增长点二) 加大资金投入, 为新兴产业发展注入强劲血液江苏省科技资金坚持 “三个确保” , 有效建立了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投入机制。

      一是确保政府引导性资金投入的稳定增长2004年起, 江苏省政府就设立了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 资金规模从每年 3 亿元逐年增加到10亿元, 累计实施了 543 个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安排省级科技投入 58.4 亿元, 带动企业及社会投入 673 亿元, 为江苏新兴产业的爆发崛起助力添翼2008 年在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财政减收增支的情况下, 江苏省政府还建立了50亿元再担保资金、 20亿元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以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和高新技术项目建设的资金困难2009 年省财政科技支出达 100.8 亿 元 , 比 上 年 增 长14.2%二是确保社会多元化资金投入的大幅度增长通过贷款担保、 贴息、 风险补贴等方式逐年加大对科技金融的引导和激励2009 年全省金融机构科技贷款总额突破400亿元, 为9.5万家中小企业担保贷款3139亿元, 有力推动了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三是确保企业主体性资金投入的持续增长在高校科研单位大量集中的情况下, 全省企业研发投入年均增幅超过 30%, 2009年全省企业研发投入大幅增长,总额560亿元, 居全国第一, 占全社会的83%三) 突破关键技术, 着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2008 年江苏省提出 “高技术产业发展 841 攀登计划” 和相关技术纲要, 5年内集中突破制约新兴产业发展的800项关键技术, 实施400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培育 100 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引领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产品同时, 积极推动企业研发能力建设: 一是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建立高水平研究院以开展前瞻性、 原创性研究和重大战略产品研发为目标, 分别建设尚德光伏研究院、 扬子江新药研究院等 13 个重大研发机构 , 省 首 期 一 次 性 资 助 都 在1000~2000 万元以上二是推进大中型骨干企业普遍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围绕新兴产业培育和优势产业需求, 以产学研用合作方式, 省市联动建设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900 多家三是面向中小企业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在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企业集中的高新园区、 特色产业基地等, 建设 230 家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服务企业 15000 多家全省 2000 多家企业建立了知识产权制度, 形成了 165 家创新型试点示范企业、 4717家高新技术企业、 22000 家民营科技企业的产业创新 “三大梯队” , 培育出一批创新型企业群, 为新兴产业成长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 打造产业链条, 增强新兴产业发展的整体竞争力在发展新兴产业中, 江苏省注重以龙头企业或主导产品为核心, 推动产业链向两端延伸, 不断完善产业体系, 增强产业整体竞争力如光伏产业, 以无锡尚德为核心,支持关联产品和配套发展, 先后培育出以生产高纯多晶硅为主的徐州协鑫、 扬州顺大等, 以生产多晶硅和单晶硅切片为主的常州亿晶、 江阴海润等, 以生产电池及组件为主的常州天合、 南京中电光伏等, 以做电站和发电系统为主的中盛光电、 江苏省兆伏等, 以及以做生产与检测设备为主的常州华盛天龙、 无锡南亚等 300 多家光伏生产企业, 建立了以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优势产品为基础,从高纯多晶硅、 硅片、 电池、 组件、集成系统设备到光伏应用产品的完整产业链五) 优化产业布局, 发挥新兴产业发展的地方特色优势江苏省把各类园区作为发展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 通过高新技术园区、 科技园区、 创业园区等各级各类园区建设, 集聚资源、 要素、 人才和政策, 对新兴产业发展实行全方位、 全过程的支持和服务据初步统计, 全省16个国家和省级高新园区, 集中了全省 60%的新兴产业产值, 光伏、 风电、 生物医药等90%以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都是从高新区内成长起来的,充分显现了园区对发展新兴产业的示范带动效应。

      南京软件和服务外包、 苏州电子信息和纳米技术、 无锡太阳能和传感网、 泰州生物医药、 连云港新材料、 扬州新光源等产业都形成集聚优势截至2009年底, 全省建设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200家, 孵化面积941万平方米, 在孵科技企业11421家,分别占全国的1/3和1/5六) 强化人才支撑, 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江苏省在发挥科教大省优势、 大规模培训人才的同时, 注重引进高端人才从2006年起,在全国率先设立 “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引进计划” , 投入专项资金20亿元, 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6000多名、 创新团队 840 多个, 其中相当一部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同时,全省投资18亿元建立142家企业院士工作站, 引进 154 名两院院士, 把高端人才及团队送到企业今年, 江苏省重点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 积极引进172010.09本期特稿国内外优秀创新团队, 对入选世界先进水平或国内顶尖水平的科技创新团队, 连续 3 年分别给予每年1000万元或500万元的科技项目经费资助通过引进一个领军人才、 一个创新团队, 发展一个乃至一批高科技企业, 进而带动一个新兴产业成长如施正荣的“尚德” 太阳能、 沈国荣的 “南瑞继保” 电气、 张雷的 “远景” 风电等。

      三、 江苏的做法对浙江 省的启示总体来看, 浙江省依靠科技创新的驱动作用, 坚持人才、 平台、 项目、 环境 “四位一体” , 积极推进科技金融体系建设, 大力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生物制药、 节能环保、 新能源汽车、 新材料等产业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为了进一步促进浙江省新兴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借鉴江苏的做法, 在以下一些方面需要重点推进一) 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一是把新兴产业规划纳入省 “十二五” 规划总体布局, 抓紧制订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 9 个专项规划, 明确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 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 提出需要重点发展的关键技术和产品二是进一步创新政策, 在财政投入、 税收优惠、 金融支撑、 专利保护、 土地使用、 政府采购、 人才培育和引进等方面,对新兴产业发展给予更大支持,鼓励新兴产业科技研发、 孵化以及市场培育三是建立和完善全省新兴产业统计指标体系, 合理界定统计范围, 全方位科学统计全省新兴产业的有关数据二) 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一是围绕新兴产业发展, 积极推动行业龙头企业建立高水平企业研究院, 推进大中型企业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面向中小企业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不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二是在传感信息、 纳米材料、 太阳能光伏、风电装备等已具有一定基础的领域, 加快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加强跨领域的集成创新, 构建产业核心技术创新链三是设立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以传感网、 智能电网、 高性能纤维材料、 新能源汽车、 生物医药等为重点, 推动重大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 吸引更多创新水平高、 产业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落户浙江三) 着力推进新兴产业基地建设一是积极鼓励支持各地建设一批各具特色和产业优势的科技城, 新建或扩容一批省级高新园区, 争创一批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二是重点发挥好杭州、 宁波、 嘉兴等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的作用, 选择一批产业基础好、 创新能力强的市、 县(市) 开展省级创新型城市试点,系统推进创新型城市技术创新、企业创新, 促进城市创新和产业创新互动发展三是坚持 “企业化+产业化+专业化” 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方向,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创办孵化器, 进一步扩大规模, 增强功能, 提高质量四) 加快构筑人才高地抓住当前大批海外留学人员归国创业的有利时机, 大力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 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措施, 引进更多新兴产业发展急需的各类高素质人才和创新团队。

      强化高校新兴产业领域专业设置, 加快构建新兴产业学科专业体系积极发展职业教育,依托主导行业、 骨干企业共建高水平示范实训基地, 加快培养生产一线的高技能劳动者组织实施科技企业家培育计划, 开展新兴产业领域科技型企业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培训, 大力提升企业家的创新意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