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年级(上)第16课《说勤奋》主备:邢春燕.doc
12页“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施教日期 年 月 日教学内容 16 说勤奋共几课时2课型新授第几课时1三维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注意读准多音字“重、剥、华”,理解本课重要的词语3.学会用排除法找到课文的观点: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注意读准多音字“重、剥、华”,理解本课重要的词语难点:学会用排除法找到课文的观点: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教学资源Ppt《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著名历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预习设计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至少3遍2.在课文中划出生字词,思考哪些生字在字音(特别是多音字)、字形方面要注意,还想到哪些形近字理解生词的意思1)一类生字词:一遍、枕头、稍微、期末、校园、习惯、远渡重洋、基础 (2)二类生字词:资治通鉴、毫不气馁、名列前茅、剥离、良训字形 字音 字义 3.说说以下成语的意思,并选择两个词语口头造句。
滚瓜烂熟、毫不气馁、急起直追、名列前茅、有所作为、远渡重洋学 程 设 计导 航 策 略调整与反思第一板块:走进课文(5分钟)1. 板书:勤奋2. 说说想到的勤奋的名人或身边的人3. 交流表示勤奋的词语:坚持不懈、起早贪黑、孜孜不倦、勤学苦练齐读词语4. 认识文体第二板块,预习展示(20分钟)预习作业2● 字音:1.预设:依次板书:重、剥、华2. 读准多音字,并用另一个读音组词3. 齐读含有多音字的词语远渡重洋 剥离 华罗庚● 字形:容易混淆的字预设稍——梢 度——渡容易写错的字 惯 末在《习字册》上书写读下列两组词语:★史学家 砸缸救人 滚瓜烂熟 警枕 史学巨著 资治通鉴★生物学家 毫不气馁 急起直追 名列前茅 远渡重洋 勤能补拙1.说说两组词的特点,预设:(1)第一行的词语都和司马光有关(男生读读)2)第二行的词语都和童第周有关(女生读读)2.用上上面的词语说说两个人的故事3.了解《资治通鉴》4.理解词语:警枕 A 危险的情况 B提醒,使人注意 C警察的简称(警的意思选择B)勤能补拙:勤奋不懈可以弥补天生的笨拙第三板块:整体感知课文,找出论点(15分钟)学程单一: 请同学们再一次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你从这篇文章中懂得了哪些道理?把相关的句子用横线划出。
时间:3分钟1. 学生自学2. 展示交流(1)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2)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3)即使基础比别人差一些,只要肯下功夫,也是照样可以成才的4)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3.读好重点词4.用排除法找到表示作者观点的句子 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1)自由读、个别读2)把句子改成陈述句预设: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5. 大声读作者的观点: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6. 知道作者用举例的方法把道理说清楚7. 了解议论文中举例应选择具有代表性、众所周知的事实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更有说服力第一板块:揭题导入1.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想送给大家一个词“勤奋”,(板书)谁来读说到勤奋,你的脑海中马上想到哪些勤奋的人呢?(可以是名人,也可以是你身边的小朋友他们的勤奋都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有哪些词可以形容?看来,说到勤奋,我们都有很多话要说,怪不得还有位作家围绕“勤奋”写了一篇文章呢!2.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说勤奋(在“勤奋”前添上一个“说”字) “说”,就是“谈”和“讲”的意思。
这表明,这篇课文和我们以前学习的课文不一样,是一篇说理的文章也叫议论文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谈谈“勤奋”二字第二板块:检查预习,反馈自学情况1.检查朗读情况1)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不知同学们在预习的时候将课文读了几遍?(2)光说可不行,让老师来看看你们的实际行动吧● 字音:打开课本,说说看,在你预习的过程中,发现哪些字是要提醒大家读准的?出示文中生词导学:(1)远渡重( chóng)洋 它还有另外一个读音,——重( zhòng)量(2)剥(bō)离 当这个字作为合成词时读剥(bō),比如说剥削,当我们说去掉外面的皮或壳的时候,就读剥( bāo),比如说:我们吃香蕉要剥( bāo)香蕉皮,吃橘子要剥( bāo)橘子皮 (3)当这个字作为姓时,读华(huà ),跟我读华(huà )罗庚,华罗庚是谁呀?(我国著名数学家)文中有句他的名言,谁会读——“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一起读——“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这个字还读(huá),组词:中华(huá),华夏老师也特别想提醒大家注意这些多音字,让我们再一次读读:出示:远渡重洋 剥离 华罗庚● 字形:导学:哪些字在写的时候容易混淆呢?稍——梢 度——渡哪些字在写的时候容易写错呢?(1)“惯”字右半部分注意和“母”字的区别;“末”字第一、二两横必须是上长下短,如果是上短下长那就成为另外一个字“未”。
我们再把这两个字写两遍,打开习字册2.再看这两组词,谁会读?出示:史学家 砸缸救人 滚瓜烂熟 警枕 史学巨著 资治通鉴 生物学家 毫不气馁 急起直追 名列前茅 远渡重洋 勤能补拙读了这么多,你发现这两组词有什么特点吗?(板书:司马光 童第周)3. 文章哪些自然段写了他们俩的故事呢?请你再认认真真读一读,用上老师给你的这些词语,简洁地说说这两个人的故事趁机介绍《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著名历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 “警”在字典中有这样几个解释,(出示)警枕 A 危险的情况 B提醒,使人注意C警察的简称勤能补拙:勤奋不懈可以弥补天生的笨拙第三板块:整体感知课文,找出论点1.同学们在预习时果真下了番功夫不仅自己会学习生字词,还能把课文中的两个故事说的清清楚楚2.任务驱动3.导学策略(1)同学们学到了很多道理,老师总结了下,主要有这些:出示(2)让我们一起读!(3)这些话令人深思,我们读的时候尤其要注意这些地方,(出示重点词) 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即使基础比别人差一些,只要肯下功夫,也是照样可以成才的 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4.这些道理都是同学们读到的,但课文主要讲的一个观点,谁火眼金睛,发现了最能集中体现作者观点的一句话呢?(板书)5. 指导找出观点 我们可以用排除法:即使基础比别人差一些,只要肯下功夫,也是照样可以成才的可以找找这句话在第几自然段?发现了吗,原来这句话只是从童第周身上得到的启示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这句话在文章的最后,是对全文的一个总结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我们说,一般议论文的观点鲜明,而这句话却用了众多的比喻,只是具体,形象地说明勤奋的重要ppt: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1)自由读 (2)指名读谁能把这个自问自答的句子换成一个陈述句吗?“桥梁”比喻什么?(途径)对,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小黑板出示这就是作者的观点,让我们再一次大声地告诉大家作者的观点这就是议论文的特点6.那作者又是怎样把这个道理说清楚的呢?(举例)师:对了,用事实说话,事实胜于雄辩 作者举了谁的例子?(司马光,童第周板书)怎么不举老师我的例子的? 师:我们又学到一点:用最具有代表性的、众所周知的事实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更具有说服力。
7.那他们俩又是怎样勤奋学习的呢?我们下堂课继续探讨作业设计★ 1.完成《习字册》上的描红临写 2.完成《课课练》一、二部分和《补充习题》一、二、三部分★★查阅有关司马光、童第周的资料★★★ 查找一两个名人勤奋学习的故事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施教日期 年 月 日教学内容16 说勤奋共几课时2课型新授第几课时2三维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初步感知说理性课文的表达方法,尝试从生活中选择事例,并结合事例表达自己的看法3.学习找关键词句、读中感悟、借助资料等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4.通过想象说话、感情朗读,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通过想象说话、感情朗读,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2.学习找关键词句、读中感悟、借助资料等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难点:初步感知说理性课文的表达方法,尝试从生活中选择事例,并结合事例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学资源Ppt古今中外名人勤奋学习的故事牛顿:有一次课间游戏,大家正玩得兴高采烈的时候,一个学习好的学生借故踢了牛顿一脚,并骂他笨蛋。
牛顿的心灵受到这种刺激,愤怒极了他想,我俩都是学生,我为什么受他的欺侮?我一定要超过他!从此,牛顿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早起晚睡,抓紧分秒、勤学勤思 过刻苦钻研,牛顿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不久就超过了曾欺侮过他的那个同学,名列班级前茅 预习设计1.查阅有关司马光、童第周的资料2.查找一两个名人勤奋学习的故事学 程 设 计导 航 策 略调整与反思第一板块:回忆课文(2分钟)预设: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第二板块:学习第二、三、四自然段(35分钟)预设:司马光、童第周(一)学习第二自然段【学程单一】1. 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你从哪些关键词句中体会到司马光的勤奋?在书上圈圈画画2.把找到的词句有感情地读读时间:3分钟学生自学展示交流预设:(1)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就去玩了,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