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发现及干预对提高小儿弱视的重要意义.docx
5页早期发现及干预对提高小儿弱视的重要意义 R777.4+4A1672-5085(2012)45-0060-02【摘要】目的探讨总结早期发现并及早治疗,对弱视患儿的意义方法选取2007年07月-2010年07月于我院就诊的弱视患儿392眼,按年龄段分为低龄组和高龄组两组,两组均行综合治疗,观察比较其疗效结果两组在检出的弱视类别及程度方面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低龄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高龄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意义;而且低龄组的治疗疗程要明显少于高年龄段的弱视患儿,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及早发现小儿弱视,并及早治疗对提高小儿弱视具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弱视早期发现及干预意义弱视是指没有器质性的病变,无法矫正的远视力低于0.9的眼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儿童眼病为了验证在小儿眼发育成熟之前进行干预,对治疗弱视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回顾2007年07月-2010年07月在我院就诊的弱视患儿的392眼病例资料,总结分析,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7年07月-2010年07月于我院就诊的弱视患儿392眼,按年龄段分为低龄组和高龄组两组,低龄组患儿共273眼,年龄在3-5岁之间;高龄组患儿共119眼,年龄在6-12岁。
1.2治疗方法根据个体情况综合考虑,选择使用传统遮盖法、视刺激疗法、验光配镜矫正、后像疗法、压抑疗法、精细目力训练、同视机训练立体视等方法综合治疗1.3疗效评价标准治愈:患儿视力恢复至0.9;有效:患儿视力提高0.2或0.2以上;无效:患儿视力提高0.1、不变或退步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加标准差(x-±s)表示,数据用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本次研究中,低龄组和高龄组检出的弱视类别与程度,除先天性弱视外,其余弱视类别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如下表1所示表1两组检出不同弱视类别的比较注:轻(0.6-0.8);中(0.2-0.5);重(0.1以下);本组392眼中,低龄组小儿弱视共273眼,其中治愈250眼,有效22眼,无效1眼,总有效率为99.63%高龄组小儿弱视共119眼,其中治愈75眼,有效30眼,无效14眼,总有效率为88.24%,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意义此外,平均疗程高龄组18.3±13.5周,低龄组13.7±7.9周,两组在疗程方面的比较也具有显著差异(P<0.05)。
3讨论弱视是指先天性的,或者在视觉系统发育期间,光线刺激不充分,黄斑成像不完全,清晰物象与模糊物象之间发生竞争,造成视力减退小儿弱视病情和小儿的眼器官发育过程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甚至于有些低龄的弱视小儿在7、8岁之后,其视力就能自行恢复到0.9以上[1],而且即便通过医疗矫正工作,同样的弱视类型患者所得到的矫正效果上,低龄儿童也明显的比高龄儿童要好正因为如此,小儿弱视的治疗牵扯到小儿眼的可塑性,所以在理论和临床上都倾向于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近些年来,综合方法治疗小儿弱视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疗效显著,本组所有病例均采用的是综合疗法,根据患儿自身身体条件及弱视程度,行个体化综合治疗,西医方面的方法可以分为:(1)阿托品散光后配镜矫正;(2)联合精细手工活动的精细目力训练;(3)对于屈光参差弱视患者使用传统遮盖法或压抑疗法;(4)对于中心注视患者使用视觉刺激治疗法;(5)对于旁中心注视患者使用后像疗法;(6)对于斜视性弱视患者行斜视手术7)自动化医疗器械的物理疗法[2]中医方法在物理上方法有行针、灸法、压穴等,其疗程要比西医矫正的疗程要长,但复发率要明显低于西医矫正疗法多种方法综合治疗弱视患儿,总有效率将得到提高[3]。
本次试验研究得出,低年龄段的弱视检出的患病程度要高于高年龄段,经过综合治疗后,低龄组弱视患儿的治疗有效率(99.63%)要明显优于高龄组(88.24%),而且低龄组矫正疗程的平均耗时长度(13.7±7.9周)明显少于高年龄段的弱视患儿(18.3±13.5周),差异具有显著性可以说明,及早发现,并及早进行干预治疗对提高弱视患儿的视力有重要的意义,这一结论与国内外文献报道相符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建立起完善的婴幼儿及儿童的弱视筛查体系,如美国规定,从出生3个月开始定期筛查弱视而我国在这方面相对不足,小儿的视力检查都是从3岁开始的,并没有开展3岁以前的小儿弱视筛查工作有文献报道[4],在一岁以前进行视力筛查,同时做好随访工作,能显著降低3岁以后儿童发生弱视的机率参考文献[1]常中焕.儿童弱视166例综合治疗及早期干预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1):7700-7701.[2]李斌.综合治疗在治疗小儿弱视方面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9):51-52.[3]韦云昌.综合治疗48例小儿弱视临床报道[J].中外健康文摘,2012,09(24):225-226.[4]吕凤燕,于清,柳英武等.小儿弱视的现状、特点及对策[J].中医临床研究,2010,2(3):96.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