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学科说课教案模板.docx
42页音乐学科说课教案模板第1篇:初中音乐学科说课标说教材讲稿 初中音乐学科说课标说教材讲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很兴奋和大家一起来探讨音乐教材今日我要给大家解析的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八年级16册音乐教材下面我将从以下七个方面对本册教材进行说课:1.课程目标 2.内容标准(新课标对本学段的基本要求) 3.教材的特点和内容结构 4.教材内容分析 5.教学建议 6.评价建议 7.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课程目标: 首先,我说的第一大方面是音乐课程标准音乐课程标准概括起来为三个层面:情感看法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学问与技能 (一)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1.培育乐观看法,2.激发音乐爱好,3.陶冶音乐情操,4.德育渗透,5.理解多元文化 把“情感看法与价值观”放在音乐课程目标的首位这是由音乐课程的性质和价值确定的音乐课属于美育的范畴,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其特质是情感审美,其教化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对于音乐课程来说,其教化效应主要不在于学问和技能的习得,而是体现在熏陶、感染、净化、震惊、顿悟等情感层面上。
所以说,音乐教化的根本机制,在于有情感的老师面对有情感的学生从教化目标来说,音乐课程最核心的目标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育学生的审美情趣,这是第一位的 (二)、过程与方法: 1.体验,2.仿照,3.探究,4.合作,5.综合 音乐学科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征,它本身的非语义性和不确定性使它具有特别的学习方式——体验的方式音乐学习原则上是不 能依靠讲授的,因为讲授这种方式完全与自身的体验相悖,是以他人的感受取代自己的感受 音乐学习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比学习结果更为重要,因为对于审美教化来说,大多是体现为“润物细无声”式的潜效应,很多目标就蕴含在学习过程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会音乐,不如会学音乐,这样才会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 (三)、学问与技能: 1.基础学问,2.基本技能,3.创作与基本背景,4.音乐与相关文化 基础教化中的任何课程,只要是一门学科,必定会有系统的学问和技能体系因此,对于音乐教化来说,学问与技能的学习是必要的,这既是人的整体素养中的音乐素养的一种须要,同时也为学生进一步的音乐奠定了基础 目前的问题是:一要变更音乐课程中那种单纯传授学问和训练技能的倾向,二要变更学问与技能的学习方式,把其放在详细的音乐实践活动中,怜悯感、看法、爱好等因素紧密融合,并看重学习学问获得技能方法与剁成,这是我们当前音乐教化和教学所应关注的探究与改革方向。
二、内容标准:(下面,我要说的其次方面是新课标对本学段的基本要求 内容标准概括起来为四个领域:1.感受与鉴赏;2.表现;3.创建;4.音乐与相关文化 (一)、感受与鉴赏 1.音乐表现要素;2.音乐心情与情感;3.音乐风格与流派; (二)、表现 1.演唱;2.演奏;3.综合性艺术表演4.识读乐谱 (三)、创建 1.探究音响与音乐;2.即兴创建;3.创作实践 (四)、音乐与相关文化 1.音乐与社会生活;2.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 在上述四个领域的基础上,《音乐课程标准》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学须要、教学管理等因素来划分学段的内容标准详细地说,在九年义务教化阶段,划分为“1-2年级”、“3-6年级”、“7-9年级”三个学段 各学段的共性目标包括以下内容: 1、激发、培育学生的音乐爱好 2、激发、培育学生参加音乐艺术实践活动的主动性 3、培育学生的音乐感知实力 4、培育学生的音乐鉴赏实力及良好的音乐观赏习惯 5、培育学生的音乐表现实力 6、培育学生的音乐创建实力。
7、培育学生高尚的情操及乐观向上的生活看法 8、培育学生的友爱精神、群体意识及合作实力 9、驾驭必要的音乐基础学问及音乐基本技能 各学段目标之前的关系则是相同的、一贯的,是由初级向高级方向发展的也就是说前段目标是后段目标的发展基础;后段目标是前段目标的拓展与延长它们之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是,各学段目标在详细内同上依旧存在着不同之处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各项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 在培育学生爱好方面,1-2年级仅提出了激发和培育学生音乐爱好的要求;而在3-6年级不仅提出了“保持”音乐爱好的要求,还提出了“使学生乐于参加音乐活动”的要求;在7-9年级则进一步提出“增进”音乐爱好的要求及关注并乐于参加音乐活动的要求由“激 发”“培育”发展至“保持”,继而发展至“增进”,这种程度上的区分是自不待言的 在培育学生的音乐感知实力方面,1-2年级的要求是“开发因纽约的感知力”;3-6年级的要求是“培育音乐感知实力”;7-9年级的要求是“提高音乐感受实力” 在培育学生的音乐鉴赏实力方面,1-2年级的要求是“体验音乐的美感”;3-6年级的要求是“培育音乐鉴赏实力”;7-9年级的要求是“提高音乐评价鉴赏的实力,初步培育良好的音乐观赏习惯”。
在培育学生的音乐尼奥向实力方面,1-2年级的要求是“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颂,乐于参加其他音乐表现活动”;3-6年级的要求是“培育表现音乐的实力”;7-9年级的要求是“发展表现音乐的实力” 在培育学生音乐创建实力方面,1-2年级的要求是“乐于参加即兴创建活动”;3-6年级的要求是“培育艺术想象和创建力”;7-9年级的要求是“丰富和提高艺术想象和创建力” 在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培育乐观向上的生活看法方面,1-2年级和3-6年级的要求都是“培育乐观的看法和友爱精神”;7-9年级的要求是“培育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乐观的看法,增进群里意识,熬炼合作与协调实力” 三、教材的特点和内容结构:(今日要说的第三大方面是教材体例支配) (编排意图:)人音版的初中音乐教材以单元的结构编排,每册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一个人文主题,主题下支配3-5首甚至更多的作品,老师可以敏捷支配教学内容和课时,这样有利于老师资源的充分体现,也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更 (两种不同版本的比较):我们油区学校曾先后运用过人教版和人音版的两种不同的音乐教材,针对于此两种教材,我做了以下的分析: 1、在单元主题选择和支配上, 人教版的教材注意单元主题与季节以及节日的结合。
比如:新学年开学第一个节日是老师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学时代》中支配了《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和《飞来的花瓣》两首作品;其次单元的教学时间在国庆节前后,教材支配了《祖国颂歌》主题,特别刚好;接下来第三单元又支配了《金色的秋天》,与此时的季节也很吻合 人音版的教材结合了乡土教材内容的开发,利用了地方传统音乐资源,从而也节约了教材编写的重复投入借鉴人教版大纲教材的做法,每册教材首页均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另外还设有《音乐是我的好挚友》、《音乐自学园地》等相关音乐学问栏目这些栏目附在教材单元内容之后,既是对单元综合内容的飞类归纳,也是飞类后有关内容的补充这些内容虽然不是必学内容,但与单元内容共同组成了完整的教材设计 2、在单元内部学习内容组合上: 人教版和人音版教材每单元内部均设计有多种学习领域,讲音乐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内容标准”,包括表现、感受与鉴赏、创作、音乐与相关文化等有机结合奇妙地分布到各个单元中 如,人教版教材每单元内都有“唱歌”1首,“观赏”2-8首,另外“音乐活动”、“学吹竖笛”、“表演唱”、“音乐家肖像画”等学习领域也设计在不同的单元; 人音版的教材每单元“唱歌”1首,“观赏”2-3首和“实践创建”三个教学环节构成,每个单元内容和每个详细学习领域较为均衡。
四、教材内容分析(今日要说的第四大方面是八年级16册音乐教材的内容支配:) 本课教材的学问包括六个人文主题的教学单元 第一单元:绿色家园 其次单元:西南情韵 第三单元:奇丽的电声 第四单元:歌剧世界 第五单元:化蝶 第六单元:婆娑舞姿 在这六个教学单元中,包含了唱歌教学、观赏教学、器乐教学以及实践与创建等四个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学会驾驭 学唱歌曲7首:1.给将来一片绿色;2.阿西里西;3.歌颂漂亮的家乡;4.大海啊,家乡;5.猎人合唱;6.化蝶;7.红色娘子军连歌 观赏作品15首:1.瀑布与溪流;2.日出;3.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4.瑶族舞曲;5.五月蝉虫唱得好;6.渔舟唱晚;7.夜莺;8.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9.饮酒歌;10.卡门序曲;11.十八相送; 12.梁山伯与祝英台;13.场景音乐;14.西班牙舞曲;15.飞天仙子 器乐演奏1首:瑶族舞曲 今日要说的第五大方面是教学建议:重视倾听、激发情趣、激励创建 重视倾听:“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特点”,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体验是音乐学习的基础在音乐教学的各个领域,无论是唱歌、演奏、创作活动,都是围绕“听”(听觉体验)这个中心来进行的。
因此,引导学生参加听觉体验、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之中,是音乐教学的中心环节,作为八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心理、生理日趋成熟,参加的意识和交往的愿望增加,获得学问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在学习上形成自己的初步阅历,由于七八年级的学生正值变声期,他们无论在音色、音准上都存在缺陷,不够完备,因此老师更应多激励学生学会倾听,在倾听中更 多的体验音乐的美,并将音乐学问和技能的学习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中 激发情趣: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化“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在音乐教学中,老师要以自己对音乐、对音乐教化、对学生的真情感染学生,使学生宠爱音乐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学生们对音乐的剧烈爱好与爱好,是激发学生宠爱、并情愿终身学习音乐的动力之所在也是学生从事音乐表现的动力源泉 激励创建:音乐创建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建性潜质在教学过程中,应设定生动好玩的创建性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情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加学生的创建意识 针对于16册音乐教材中,倾听音乐作品多达15首,歌曲演唱则为7首,器乐演奏1首,而每一单元都设有针对性的实践与创建活动,目的在于在学生倾听、表现音乐作品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创建音乐作品,这种音乐创建活动,也特别适合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六、评价建议(今日我要说的第六大方面是评价建议:) 教学评价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科学的教学评价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发展,激励老师进去取,完善教学管理经过多年的音乐教学,我自己总结出一套适合我们油区学生的教学评价机制 1、自评、互评与老师评价相结合学生的自我评价应以描述性评价为主,同时辅以分值或者等级形式呈现,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学生对自己的音乐学习进行总结、回顾和比较老师应留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留意承认学生音乐学习的个体差异在每一单元内容结束后,老师都应组织学生进行单元总结评价此外老师还要针对本单元的歌曲演唱、乐曲理解、参加教学活动看法与程度、与他人合作等情 况绽开学生自己评价和同学相互评价,老师对学生本单元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2、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