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瑶乡田野重新奏响“甜蜜事业”(案例).doc
6页1瑶乡田野重新奏响“甜蜜的事业”——都安倾全县之力发展蔗糖产业实现富民兴县目标的启示中共都安县委党校 罗捷、蓝英滇案例描述隆冬时节,都安县八仙开发区,永鑫糖厂大门口前,一辆辆满载原料蔗的运蔗车排着长队,鱼贯驶入厂内,过磅、验蔗、卸车……一切井然有序,忙而不乱,厂区内机器轰呜,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似乎冲淡了冬日的严寒看到这一切,谁又能想象得到,一年前这里曾是一片荒地短短一年时间,一座规模宏大的糖厂巍然屹立于此这都得益于年前都安开展的那场轰轰烈烈的甘蔗生产大会战旧糖厂下马—“都安人曾经的心痛”很多人都知道,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曾有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 《甜蜜的事业》现在人们常用它来比喻蔗糖业,因为它寓意着事业的美好希望和前景但人们不会淡忘,如今都安这项红红火火的“ 甜蜜事业” ,过去曾 经经历过多少曲折和 艰辛这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上世纪八十年代,和广西许多的县市一样,都安蔗糖业发展也有过一段辉煌县里有一座糖厂,规模虽不算大,但每年也能为县里提供四百多万元的税利和二百多个就业岗位但就在九十年代中期,风云突变,市场步入低谷,食糖价格低迷,制糖企业步履艰难,2加上技改失败,县糖厂负债沉重,在此情况下,关停破产成为唯一选择 。
企业破产了,政府面临着一大摊善后的麻烦事:由于财政困难一时拿不出钱,许多蔗农手中的蔗款欠条,只能由县财政筹资几年分期偿还;企业职工的安置遣散费心费力……很长一段时间,蔗农怨气冲天,干部垂头丧气,种甘蔗成了全都安谁都最不愿提起的话题,都安糖业揠旗息鼓审时度势敢于决策—“重振糖业雄风”决策的作出时间飞逝,进入本世纪初,就在旧糖厂下马带来的阵痛已逐渐被人们淡忘的时候,食糖市场却在悄然转暖,在自治区政策措施的鼓励和推动下,广西糖业迎来了大发展的黄金期,逐渐发展成为广西举足轻重的大产业全区产糖量占全国的 60%以上,全区有 2/3的县种植甘蔗,全区 49 个贫困县中有 36 个主要靠种植甘蔗解决农民温饱问题……2006 年都安县域经济排名中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财政收入等多项指标在全区处于倒数第二,主政者感到了空前的压力和挑战,寝食难安他们重新把目光投向蔗糖业对于蔗糖业,是抱着“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的心态去逃避,还 是正视现实,顺应潮流,迎难而上,重振旗鼓,成为摆在都安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道考题2007 年底,都安县委县政府在充分调研反复论证、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基础上,以非凡的胆识与勇气果断抉择,决定通过引进区内有实力的制糖企业为龙头带动,重新上马蔗糖产业,动员全县干部群众,倾全县之力,努力做大蔗糖产业,实现富民兴县目标。
至此,3一场都安历史上规模空前的蔗糖业生产大会战拉开了帷幕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见效—一个奇迹的诞生时任县委书记黄瀚影、县长韦绍仕多次到崇左、北海、来宾、横县、大新等主要蔗糖产区考察蔗糖生产情况,为引进有实力的制糖龙头企业而四处奔走在有关部门牵线搭桥下,经过多次协商谈判,2007 年 12 月,广西永鑫华糖集团与都安县成功达成协议,决定投入 2.23 亿元建设广西都安永鑫糖厂,项目落户都安县八仙工业区项目设计生产能力为日榨甘蔗 4000 吨2008 年 12 月,在克服诸多困难之后,经过一年的紧张建设,都安永鑫糖厂正式建成并投产,创造了“当年建 设当年投 产当年见效” 的奇迹特殊的“蔗田考场”—砥砺作风、能力的试金石、干事创业的大舞台做大蔗糖产业的前提是必须要有相当规模、稳定的原料蔗供应,保证制糖企业能够正常生产, “吃得饱”所以发动群众大力种植原料蔗是会战最首要的任务而首要的是要做通干部群众的工作,帮助大家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坚定信心2007 年 9 月 12 日,都安县发展甘蔗种植大会战动员大会召开县委主要领导亲自给干部群众作动员,既讲蔗糖产业发展的宏观形势和前景,谈发展产业的重大意义和必要性,又具体地算种蔗的成本、收益帐,比较发展不同经济作物的优劣,讲得干部群众心服口服,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
与此同时,群众的思想宣传发动工作也迅速展开县直各单位、4各乡镇组织工作队分头深入农户进行宣传,把永鑫公司的惠民承诺及县委、县政府有关发展壮大蔗糖产业的政策精心讲解,使农民消除思想顾虑,坚定种蔗决心随着会战的全面展开,又出现了新问题:面上工作发展不平衡,一些乡镇工作进度慢;部分乡镇、单位弄虚作假,虚报种植面积,严重干扰了县委、县政府决策;政府企业之间协调不够,服务不到位,影响蔗农信心……针对这些情况,县委县政府果断调整思路,加大工作力度,推动工作深入开展:——与主动与企业沟通,引导企业制定“三送一补” ( 免费“ 送蔗种” 、“送机耕 ”、“送基肥和地膜 ”、“补贴甘蔗生产贷款利息”,并免费发放蔗种消毒药剂)和价格保护等扶持政策,调动蔗农种蔗积极性——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推动并举,倾全县之力,掀起目标 8万亩的甘蔗种植大会战,扩大甘蔗种植面积,为产业发展夯实基础——加大督查工作力度,有效遏制弄虚作假、浮夸种植面积现象——加强技术培训,壮大技术队伍,提升科技含量,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加大优良品种筛选力度,创建甘蔗种植示范基地——抓好蔗区路网建设工作,确保榨季蔗区道路畅通事业是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人,在于各级干部。
会战中,广大干5部迅速行动起来,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以对人民负责对事业负责的态度,真抓实干,以身作则,带领群众把县委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全县上下,从县四家班子领导,到普通干部,人人有包点任务,责任到人天道酬勤,有付出必定有收获经过全县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2009 年都安甘蔗种植面积已达 8.04 万亩,圆满完成了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全县两年内甘蔗总面积达 8 万亩的任务2008/2009 年榨季于 2008 年 12 月 30 日开榨,整个榨季安全生产,进厂原料蔗 21 万吨,实现总产值 7851 万元利税一千多万元这标志着蔗糖生产大会战取得了阶段性胜利2008 年 7 月,都安荣获 2007 年广西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奖第一名蔗糖业的成功崛起,进一步加快了都安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充分证明县委县政府政府作出的以此为突破口,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富民兴县新跨越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案例评析从本案来看,都安县委县政府顺应潮流,审时度势,从都安的实际出发,顶住压力,以超凡的胆识和勇气果断决策,把重建蔗糖产业作为产业调整的突破口,倾全县之力,开展甘蔗生产大会战,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这种对事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勇于面对挑战,敢于决策的勇气和胆识,开拓创新、勇于进取的精神,令人钦佩6产业结构调整,是壮大县域经济,实现富民兴县新跨越目标的必由之路都安选择了引进龙头企业,带动蔗农种蔗,做大做强蔗糖产业,进而增加农民收入和财政收入的路子,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一做法值得学习借鉴在结构调整中,政府找准自己的位置,既善于用行政手段来推动工作,发挥了引导作用,又尊重市场规律,不越位,不包办代替,自觉运用市场机制来引导群众主动进行产业调整,把属于企业经营服务职责内的事还给企业,从而充分发挥和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这是产业调整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问题思考1、请你结合本案例谈谈作为一个领导者,应该怎样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发挥组织领导职能,推动本地方、本部门事业的科学发展?2、从本案描述的都安蔗糖产业发展的曲折经历你得到什么启示?你认为一个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