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营造东方的心灵绿洲.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547776979
  • 上传时间:2023-05-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近年来,越来越多外国摄影师到中国“淘金”,这其中包括名声卓著的资深摄影家,本就以拍中国而知名的摄影中坚,还有越来越多以相对观念化的手法拍摄中国现实题材的新一代归总起来,大多数摄影师的拍摄都基于对于现实的观察和评价这是否意味着在外国摄影师眼中的东方没有太多的美好风景可拍,还是他们压根儿对画意的风景照片不屑,抑或无意与中国的风光摄影大军竞争?从我们可以知道的答案来看,至少这位来自英国的知名摄影师迈克尔·肯纳是个异类  迈克尔?肯纳:营造东方的心灵绿洲姜纬 采写 迈克尔·肯纳 摄影  迈克尔·肯纳(Michael Kenna),1953年出生于英国西北部兰开夏郡的一个爱尔兰裔天主教家庭兰开夏郡多雨雾,秋冬尤甚,其西岸的莫克姆湾临爱尔兰海,东部为奔宁山麓丘陵,南部为沼泽地,北部为森林,西部为有冰碛物和沼泽的低地,海岸曲折,里布尔河两岸有园艺业如此丰富多样的自然大环境,显然对肯纳的成长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深刻烙印  肯纳11岁时进入神学院,17岁就读于牛津郡的班伯里艺术学校,之后又到伦敦印刷学院研习摄影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他在美国师从知名女摄影师露丝·伯恩哈德(Ruth Bernhard)后者生于20世纪初的德国,在柏林的艺术院校毕业后移居美国,曾追随摄影大师爱德华·韦斯顿,后在好莱坞执业人像摄影,更以人体作品享誉全美。

      肯纳在伯恩哈德的工作室当了7年助手,深谙暗房之道,奠定了他以后技艺风格的坚实基础  肯纳曾说过,他选择景致进行拍摄时,大多是由于受到一种来自于景致本身的“邀请”,即当他注视眼前的景象,并感觉到它们为他“敞开”时,就会开始拍摄不为人注意的平常景致,都被他重新定义,并在胶片上焕发出神秘的光彩  肯纳的实践告诉我们,美的照片是如何在恰当的时机中才能完成,而自然中栖居着多么巨大的诗意,他的洞察力将其深深地凝聚在一起,从而转换成更多的表现力,更多的热情和敏感他的照片也传递了宏大的观念,通过光线和阴影,通过影调和位置,让景致自足圆满肯纳小心翼翼地分析他的拍摄主题,小心翼翼地操纵他的照相机,他不仅仅考虑景致如何呈现,更思考景致曾经的形态,他在追溯和探究历史的源头,涉及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肯纳非常喜爱在东方旅行,喜欢松尾芭蕉的俳句,他坦言受到了佛教禅宗思想的影响综观其拍摄于世界各地的照片,不难发现他对于日本、中国经典美学的独特体悟和热爱,极简的画面和静谧的气息,散布着浓郁的东方韵味此时的他游离于有限和无限的空间,照片如同面对着一个缓慢深呼吸的世界,让流逝的时光徐徐扩展开来,仿佛天地都被笼罩于华严境界之中。

      肯纳对人类生存状态的直接纪实或者描述并不感兴趣,但是沿着画面中深深浅浅的痕迹,我们发现他隐藏在之后,延伸穿越整个世界的轨迹  日本北海道和中国黄山,曾带给无数画家和诗人源源不绝的创作灵感在肯纳的照片中,禅意盎然的雪原、起伏叠嶂的山峰、奇崛矗立的松树,与稍纵即逝的云烟雾霭相互辉映,流露出类似于俳句的意境,与冥想世界接壤他说:“我的照片与其说是散文,不如说是俳句我不描述里面有什么,相反,我更倾向于借用一到两个元素作为我的想象催化剂   回顾摄影史,我们也许可以简单地将肯纳的照片归入画意摄影的脉络,这一传统起源于19世纪中期,式微于20世纪初,其着眼点就是将摄影从传统的机械记录的偏见中解脱出来,释放在艺术领域然而当时的画意摄影,主要技巧就是使用特殊的镜头,或者多底合成,从不同角度模仿绘画的样式而就肯纳来说,他追求异于寻常的氛围,从他所创造的独特视野力图摆脱平庸,他很少使用强烈的光感,而是将光线融入一切,涵映着世界的广大精妙,释放出自如的力量,澄观一心而腾踔万象,空灵幽渺又深沉丰实他的摄影语言具有非常纯粹的艺术特征,具有确切而虔诚的情感魔力,当然这也源于他年轻时代对绘画的喜爱和钻研,并最终将此热情转向了摄影。

      东方的空间美学让我受益匪浅  姜纬:你曾说起受到过比尔·布兰特(Bill Brandt)的影响,具体讲有哪些方面?  迈克尔?肯纳(以下简称肯纳):我是在英国长大的,一开始我从事商业摄影,而比尔·布兰特已经非常有名了,他拍摄的风景或艺术照片,给我的感觉是非常有力量的布兰特没有重复他拍摄的场景和事物,他在创造对世界的理解我认为他在创造和诠释,而不是简单的照相另外,布兰特和拍摄对象有着内在的联系与沟通,跟现实很不一样他的拍摄方式非常戏剧化,经常运用黑影或较抽象的画面构成,这在当时是非常独特的方式,我对这些印象很深刻  姜纬:你怎样看待自己的照片?  肯纳:我的照片绝大部分是关于景致的,我很注重这些景致中的记忆与形态之间的关系我喜欢大自然,比如说在一个很空旷的范围内,在一个角落里往往就有非常美丽的景色我拍摄的地点主要是在一些城市郊区,也有像海边或山区这样辽阔的地方我的早期作品有罗曼蒂克的浪漫风格,后来我更趋向于内敛和自省  姜纬:你以前拍过许多关于建筑的照片  肯纳:我的确对建筑感兴趣我比较喜欢拍摄老建筑,有神秘的氛围,也有历史人文的内容,而新建筑就往往缺乏这些,但我也一直在探索,看看能不能在新建筑里面寻找到我想要的东西。

        姜纬:你关于景致的照片有混茫苍润的格调,是运用了什么特殊的手法吗?  肯纳:我一直在寻觅特殊的时刻,将光线、气氛和题材混合我期待着照片能描绘出一种光,充满着神秘我常常觉得,拍摄时的光线、气氛和题材有明显的联系,这种联系吸引我拿起相机  姜纬:这些照片让人不禁联想起中国或日本的水墨绘画,同样也是空灵、飘渺、旷远东方的空间意识是虚实相生的生命节奏,中国大诗人苏东坡说“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所以,照片里面的空白处,不是死的物理的空间,反而是最活泼的生命源泉  肯纳:我非常欣赏东方的哲学和绘画,我很受此影响东方的哲学和绘画让我们向往无穷的心灵有所安顿,从而返回自我,生命成为一个回旋往复的节奏就像你说的,东方的空间美学确实让我受益匪浅  黄山对我而言是个挑战  姜纬:你很早就到日本拍摄照片了,日本文化对你有什么影响?  肯纳:我在日本首先受到佛教的影响,尤其是禅宗思想日本文化比较简洁、平静、明净,所以我的照片也是如此的然而简洁的背后往往蕴涵了许多文化的东西我在日本参观寺庙和乡村时,就会发现一种简洁而又丰富的美,这是日本文化给予我的启示  姜纬:禅宗讲究关联与和谐,重视静虑、冥想,这些在你的照片中都有所体现。

        肯纳:我们现在所处的世界是快速、嘈杂、多彩的,而且还常常让人分心我努力尝试营造一个属于心灵的绿洲,一个可以安静休养的地方,在某些时刻可以静下心来冥想  姜纬:从北海道到黄山,你觉得日本和中国这两个地方有相似之处吗?  肯纳:就我个人而言,首先这两个地方都非常美,而且都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我拍摄的照片都有人性的因素在里面到亚洲以后,我更多拍摄了风景我感觉这些照片好像有点书法和水墨画的意味,比较抽象,这是从北海道到黄山的照片最为相似之处  姜纬:是什么吸引你去拍摄黄山的?  肯纳:我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亚洲之旅,先去了日本,拍了很多照片,还做了展览,然后是中国、越南、韩国和印度黄山对我而言是个挑战,历史上许多艺术家、摄影师和诗人,都以黄山为灵感和对象,黄山就像一个朝圣地一样充满了吸引力我到了黄山以后,发现那里确实很美,也很神秘,所以我先后去了3次,还出版了一本画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